以《纲要》为导向开展幼儿一日活动的探索

2020-11-28 07:47张小燕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一日活动纲要

张小燕

【摘 要】当今社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主要强调了幼儿的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要在幼儿教育中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和认知的兴趣,因此,幼儿教育中不能仅给幼儿灌输科学知识,还应着重培养幼儿自身探索知识、乐于探索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意识的综合发展。而目前的教育模式往往忽略幼儿自身的能力,担心幼儿在课外活动中纪律混乱或发生危险。所以往往很少进行课堂以外的户外活动。但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在核心素养下我们应该全面培养幼儿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仅是教师示范,幼儿听,幼儿看,使得幼儿经常性的处于被动、顺从和缺乏兴趣的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好奇心,从而限制幼儿能力。在幼儿每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学习知识科学探索知识的能力,并通过自身主动探索带来学习知识获得知识的乐趣,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

【关键词】一日活动;幼儿指导纲要;能力探索

随着教育制度的深入发展和改革,科学教育成为育儿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也特别的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先天就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想法没有像成年人一样过于复杂,他们每天看到的、做到的、感受到的许多事物都在不断地发生,在幼儿每天生活中,总会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新鲜,并且贪玩好动也使幼儿本性。因此,幼儿园每天的活动安排应包括不同的教育。从幼儿的好奇和新鲜出发,抓住机会,努力提升幼儿探索能力,使幼儿的生长环境以及成长过程充满自己探索的满足感。

一、在区角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活动的兴趣

区角活动丰富多彩,幼儿可以在区角活动中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这种环境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创造性都会表现的特别充分,每个幼儿都会情不自禁的投入进去。幼儿教师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自己探究知识并提高幼儿自身的动手能力,因此,利用好区角活动更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以及自身动手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提前在幼儿园的一个角落投放一些供幼儿做实验以及开拓脑筋的材料和小工具,在给幼儿提供的这些材料中应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以及感兴趣程度,提供一些丰富的,便于幼儿操作和观察的材料。如:磁铁、纸、颜料、水等。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做小实验。又比如:“沉浮实验”“磨擦生电”“会变的颜色”等小实验。在魔术杯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提供透明的杯子和透明的容器,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底部塞纸团的杯子倒放在水中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从而让幼儿自己清晰的看到和了解这一奇怪的现象。幼儿的好奇心可能是由于,明明杯子已经完全放入了水中,但为什么杯子里面的纸团一点点都没有湿透呢?有了问题,就会勾起幼儿好奇心从而去进行探索,寻找答案。例如:在“浮与沉”的活动中,孩子们猜想的一定是轻的物品会浮起来,重的物品一定会沉下去。所以,教师可以提供硬币、回形针、花菜、萝卜、大木块等众多材料,进行实际的演习操作,得到的结果与幼儿们自身的认知大相径庭,又重又大的木头居然浮了起来,花菜也浮了起来,然而他们认为又轻又小的回形针却沉浸在了水中。通过这样反反复复的一遍一遍的实际操作,幼儿逐渐认识到了物体的轻重是不能决定物体在水中是沉下去还是浮了起来。在区角活动中,幼儿通过自身动手,在对幼儿自身的兴趣培养中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每个孩子都表现出了自己的真是想法和与众不同的学习能力。这样让幼儿们不仅在玩耍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探讨,还增添了学习的乐趣,让幼儿喜欢上学习,增加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探讨和学习的能力。

二、活动区域游戏化

在一定的活动区域中,可以进行角色游戏,其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让幼儿针对人际关系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进行不同的角色互换,扮演合适自己的行为方式,以此促进幼儿的社会性的發展和学习如何交往等技能,其中包括轮流、分享、互助、协商、合作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游戏区域,例如:积木区域、玩沙玩水区域、语言阅读区域等。另外在这种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意愿、情感和看法,在时间中勇于尝试,这样锻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幼儿的玩具离不开积木,因此,教师应利用好积木玩具,促进幼儿的构建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还能促进幼儿对空间知觉的发展,从而促使幼儿可以很好的认识最基本的形状、数量关系等。构建积木区域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让幼儿学习尝试不同的建构材料、方法和设计,以此促进幼儿的创造力的发展和想象力的发展;其次还可以很好的分工与合作,让幼儿们一起设计、构建,一起在一起游戏。通过一起游戏,使幼儿之间增加了交流,幼儿的表达以及交流能力随之提升,从而自己解决问题以及商量着共同解决问题。

又比如,幼儿活动还包括玩沙区域和玩水区域,通过沙子和水,幼儿对大自然中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在幼儿活动中,有的幼儿习惯于通过物体的摆放等去玩耍,因此,幼儿可以通过玩沙玩水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大自然的事物。通过沙水游戏,可以很好的让幼儿区分概念,什么是干湿?什么是冷热?什么是粗细?什么是浅深?以及对多和少的定义理解和如何区分。在活动完成以后,可以让幼儿亲自整理和收拾,由此还可以培养幼儿一定的技能和生活习惯。

此外,语言图书阅读区可以让幼儿通过实际练习,提高“听、说、读、写”的技能。教师可以在这个区域准备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课本,供幼儿阅读。可以教师带领幼儿而阅读,幼儿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阅读。不仅这样,还可以让幼儿养成一个好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喜爱上读书,有一个好的幼儿阅读图书学习方法。然而在“看、听、读”这一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让我们帮助幼儿很好的理解和感受图书中带来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让更多的幼儿在图书中进行积极地自主模仿和创造性的学习,最终不仅阅读图书可以大大增进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还而且可以很好地提高和培养幼儿的文学审美和阅读能力。

总之通过这些区域化的活动,不仅可以促使幼儿的全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还激发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幼儿想象和创作能力,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能够体验到探索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强大的探索能力,教师应在一日活动中关注幼儿对探索知识的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乐于探索的环境,激发探索兴趣,注重探索过程,从而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

三、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探索能力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动手操作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动手操作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探索活动的。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没有成人的理解力强,所以对于教师只是口头表述和直观演示还是比较抽象化的,不能够很好的去理解和认知,所以必须让幼儿自己亲自动手实际操作,这样被认识的对象才能进入到意识里面,任何的认识都是基于亲身实践和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放方式,把幼儿对事物单纯的好奇发展的兴趣变成一种持续性的、稳定性的教育兴趣,并且本质上是产生和深化在外在的和较为长期的一种探索教育活动。《纲要》中明确强调了对幼儿教育应该提供丰富的幼儿可以操作的教学材料作为辅助教学工具,通过这些辅助教学材料,让幼儿充分利用自身的视觉感官探索知识以及激发幼儿兴趣,因此,幼儿教师需要置办相关的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材料去支持幼儿开发自身思维,幼儿主动积极地去探索,通过自身的体验以及动手操作、玩耍去充分体会探索的乐趣,幼儿教师提供的材料都是尽可能的引起幼儿的探知欲,而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具有丰富性和趣味性,可以让幼儿产生想尝试,想探索的欲望。从而使幼儿热爱学习,热爱探索,而不是一味的没有意义的玩耍。

例如,为了丰富有而对各种各样水果的知识,可以开展“秋天的水果”这一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各样的水果,比如:苹果、葡萄、梨、草莓、橙子、橘子以及典型的热带水果,比如:火龙果、芒果、猕猴桃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水果制作成的水果果酱、水果色拉、果汁饮品,以及榨汁机和果盘。关于“各种水果有什么不同”的问题,教师可以先请幼儿品尝各种水果,在品尝的同时,可以对比、发现各种水果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发幼儿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纲要》为导向开展幼儿一日活动的探究,重在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从而加深印象,不会像传统课堂显得古板,反而一日活动中的课堂更加灵活有趣。教师应将探索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要善于挖掘关于一日生活的探索素材,对幼儿进行因势利导,适时教育。并且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允许和包容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多用夸奖和鼓励的口吻,例如“你能行”“让我们一起试一试”“你想用什么办法?”“你说呢?”等鼓励性的语言教导幼儿,帮助他们找到失败的原因,从而激起幼儿再一次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同时教师要给与幼儿足够的时间供他去探索,尊重幼儿和理解幼儿的想法,让他们在探索中勇于面对自己的失败,让孩子们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和积累经验,从而调整自己的状态和行为,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和结构。让幼儿充分体验探索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喜欢探索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红,王晓玲.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探索幼儿环境教育实践[J].环境教育,2002(01):15-17

[2]薛莉.一日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2015:223-225

[3]吴丽杰.浅谈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3:1066-1069

幼儿园的课程必然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来落实。一日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以教学内容分,有自然常识类和社会认识类;以教学组织形式分,有集体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及个别活动;以活动的空间场合分,有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以获取教育结果的方法分,有教师演示式、传授式教育和幼儿动手操作式、游戏式直接得到经验等。

正因为教育活動有不同的分法,教师在制订一日活动计划时必须树立“一日生活即课程”的观念。

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只给教师提供幼儿在园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和一周活动内容,具体每天的活动内容由教师自主选取,教师甚至可以自行增加或减少具体的教学活动,有主宰一天教育活动的权利。一日活动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自由交往活动(自选活动)、早锻炼、生活活动(小便、洗手、喝水、点心等)、集体活动(内容及形式自定)、课间操、各类游戏活动、餐前准备及进餐、午睡、自由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等。

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第一,每项活动在各年龄段的时间长短由教师按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自行控制。但根据幼儿实际生理基础,大脑兴奋与抑制是有规律的,活动中不管幼儿怎样有兴趣,最多在原来的课时规定上延伸1 0分钟左右为宜。第二,自选活动、早锻炼、课间操、进餐、午睡时间三个年龄段大致统一,在统一中又有各年龄段及幼儿个体的差异。第三,上述集体活动的自主内容、自主形式,由年级组全体成员定时研讨。研讨每周一次,在幼儿午睡时间进行,在大致统一的基础上让教师自选,以保证活动成效和平行班间的教育交流和互补。

首先,动静交替原则表现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一方面体现在早锻炼和自选活动的剥离;另一方面是早操与早锻炼剥离变为课间操。按照惯常的理解,早锻炼和早操在运动量上有强弱之分,时间有长短之别。根据这些差别,结合幼儿体力、情绪、气温的综合因素,我们把清晨留给“早锻炼”,让幼儿参与较强运动量的活动,把上午较热的时间留给“课间操”。

其次,动静交替原则也表现在某一个教育活动中。如为了使一些费时较多、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活动顺利进行,我们采取切段的方式,即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切段,让幼儿休息片刻以调适情绪。这样既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又能使幼儿及时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感受学习快乐。特别是在操作类活动中,以切段方式体现动静交替的安排,还有利于照顾个别差异,速度慢者可利用段与段间的小憩完成任务,既能消除幼儿间最后的明显差异,也能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一日活动在对各项原则具体体现的过程中,目标是最主要的,明确幼儿发展的目标,以目标为依据,才能寻找和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再据内容的特点综合考虑上述编排原则,组织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各种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一日活动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落实《规划纲要》,加快发展转型
浅谈一日活动中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