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抵抗虚无的最后阵地

2020-11-28 07:42王朝军
西湖 2020年11期
关键词:郑先生阴谋死因

王朝军

一个公众人物死了。怎么死的?这是人们得知消息后的本能反应。何况有此疑问的还是一名报社记者。读完《阴谋》,我们知道该记者叫许恒,毕业后被死者生前的一句话发配到了某报社。说“发配”,是因为这事儿由不得他做主。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能得贵人相助已经是烧高香了,哪还有资格挑肥拣瘦?就像追查死因这件事,如果不是主编有意“点拨”,他宁愿用猜测和想象来补偿知遇之恩。

没什么大不了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波逐流、安贫乐道才是做人的本分。我们的主人公正是秉持如此“佛系”的世界观启动了他的“社会调查”。他往来穿梭于线上和线下的各个社交场,递出一份份调查表。每一份都复制着同一内容:郑先生是怎么死的?但不可思议的是,所有的反馈都是破碎的,凌乱的,无法达成基本的共识。由此,那个叫生活的东西,露出了它“阴险”的本质:这个世界根本就不需要真相。

那需要什么?需要生龍活虎、兴致勃勃的集体狂欢?还是需要站在生活的废墟上消费激情和欲望?很遗憾,这类诛心之论不幸成为事实。许恒的任务是,走进并接受事实,在事实的幕墙上虚构出有关死者的全部细节,包括死因。可许恒是记者呀,他怎么能随意篡改细节?那是对以真实为底线的新闻职业操守的亵渎!在此,以虚构为能事的小珂敏锐地发现了记者许恒的道德困境,但她显然爱莫能助。理由有二:一是,许恒不是小珂,他不可能把一篇新闻稿写成小说;二是,假若许恒如实报道,他连同他起码的生活尊严都可能被剥夺殆尽。后果很严重,许恒被迫选择退却。但这是一种有条件的退却。也就是说,许恒既未拆穿也未认领事实本身,他要以“中立”的姿态参与到这场巨大的虚构盛宴中。这场盛宴有个终极的名字,叫作“葬礼”。

加缪的《局外人》中也有一场葬礼,叙述者在与己无关的理性操演中完成了对葬礼的描述。而《阴谋》里的许恒却怎么也冷静不下来,他身负使命,誓要在葬礼流畅、炫目的表象之下寻找到真相。什么真相?是郑先生的死因吗?是的,许恒已经在小说的前三章不厌其烦地提出过这个问题,在没有得到确切答案之前,他有理由继续追问下去。但我认为,这是小珂为读者设置的一道迷障。其实当许恒在电脑上敲下“这是一个阴谋”时,她就已经意识到这项社会调查必然会无疾而终。之所以没有及时予以纠正,是因为她不愿违逆人物行为的内在逻辑。还因为律师和好友的两份证词可信度极高,相当于“最后的审判”。死因之谜在走向“无解”的同时,也实现了主权的顺利交接。

——为什么会无解,成为小说新的叙事中心。

这才是许恒和他的创造者小珂一力探求的真相中的真相。它扩大了读者的现实,将事件引向了浩大的含义不明的生活之维。

我断言,小珂此次的意义冒险是值得的,否则《阴谋》就落了俗套,就成了添加在“阴谋”故事长廊中又一个既定的修辞。当然,我们很多作家和批评家喜欢既定,喜欢那些凭经验就能做出判断的人类事务。这没有问题,谁都喜欢安稳。安稳的前提之一就是守规矩,就是拒绝冒险,拒绝逾越经验的界限。但对于小说,它有自己的职任,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改造或重建我们的经验生活,在文本的幽微之处生出真实的力量。

《阴谋》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施行了它的“改造”。在去“观摩”葬礼的路上,许恒“想象了这样一出场景:他是改造火葬场的工程师,此次前往,是为了给这项改造工程画图纸”。“这项改造工程”的指向明确,即生活,准确地说,是处处虚构的生活。难道不是吗?面对郑先生的死亡,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和肉身组建的实体世界,二者的反应居然惊人的一致:虚构。虚构具体的死因,虚构死者的相貌,虚构履历生平,甚至虚构真相本身。而它们在虚构这一切时,又是那么心安理得,坦然自若。这只能说明:虚构已然覆盖社会思维领域,成为人们通行的生活方式。

小说中,许恒屡次提到一个词:社交。这个饱含现代情绪的人类学符码,在网络信息时代蛮横地扩张着自己的边界,也同时将工具理性的价值发扬到极限。真相是什么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事件和它能够带来的边际效益。必要时,删除或取消真相都在所不惜,何必挖空心思去隐瞒?看看,事情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傻瓜”相机的背后,那个摁快门的人早已不知焦距为何物。对此,许恒是痛心疾首啊,他捶胸顿足,呼天抢地,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世界上还有焦距这么回事。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败得一塌糊涂。

这一点,主编倒是看得很清楚。他像一个先知,甫一出场,便翻出了底牌:

人用不同的思维和眼光把现实划分为无数个隔间,这其中各有各的精妙和规则。如果你摆脱固有角度,以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去思考,又怎会发现不了平常生活中的阴谋呢?这全看你的运气了。去吧,你是个记者,去挖掘吧!

这段话的作用相当于圣经的“启示录”,它隐蔽地指示了小说的方向和秘密。许恒从冷漠到愤怒,从愤怒到神经质的偏执,都完美地应验了主编的“预言”。于是那个被称作“阴谋”的生活奇观身形毕露,在历史和时间的旷野上完成了它的时代蜕变:抽空事实,放逐真相,让生命于荒漠般的虚无中尽情驱遣本能和欲望。对,我说的是“虚无”,不是“虚假”。如果说十八世纪的客厅政治对真相还有所顾忌,试图拐弯抹角地“以假乱真”,那么21世纪的日常政治经济学必然会压倒往日的荣耀,“以无驱真”就是制胜的冠冕。这一蜕变或者升级是革命性的,相当于重建了一个操作系统,人们为此而欢呼雀跃。社交不再有虚拟和现实之分,它们实现了质的合流,无真相、无现实,就是最大的现实。

关于这一点,小说《阴谋》给我们提供了两份有力的证据。一份是宋总要许恒去网络上搜索死者的个人信息,另一份是某位网友拍摄的死者在场的聚会视频。前者求助于虚拟空间,后者则仰仗现实,可二者非但对寻求真相没有任何补益,反而导致了更大的虚无感。——由一个无,奔向另一个无;彼此依赖,又彼此搁置。

“局外人”许恒看到了大现实,并绘出了“改造”经验的图纸:赏心悦目的景观化生活卸去层层妆饰,呈露出它虚无的本质。原来,主编说得没错,“平常生活”才是“虚构”阴谋最喜爱的集散地,人人都是虚构的制造者,又被虚构所宰执。发现这一点是令人沮丧的,许恒倍感疼痛,继之沉入幻灭的深渊。但此刻主编必会窃喜,原因是他的预言在下属身上收割了丰盛的果子。

不过,这个组织严密的后现代主义装置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牢固,许恒还是“出轨”了。“出轨”对象是一位名叫兔子的女孩,或者说是想象中的兔子,她活在电话另一端的声音里,始终没有确切的形象。简言之,她没有身体。

在小说《阴谋》中,身体是缭绕在叙事边缘的一个隐秘主题。首先,郑先生没有身体。“郑先生到底长什么样”,一直到小说结束都是个谜。即使棺材里的确躺着一具据说是“郑先生”的尸首,也无法令人信服——郑先生死了,不能用言语和行动自证;郑先生“那张脸已经变形”,像是“捏坏了的泥娃娃”,旁证也行不通。其次才是兔子。对于许恒,兔子存在的唯一证据就是她迷人的声音,可这能代表什么呢?如果见不到真实的身体,声音很可能再次沦为感官虚构的容器,就像音箱里宋总念的那篇事实上已将死者删除的悼词。许恒焦虑、犹疑,矢志不渝地寻找兔子,根源正在于此。与其说他在追逐爱情,毋宁说他想在兔子血液充盈的身体里获得人之为人的凭据。“赤裸的兔子”“粉色的心脏”“灵动的肉体”便是这凭据上列出的鲜活印痕。

如今,那具被虚构的“郑先生”的身体,和围绕他的虚构生活,将在焚尸炉里领受死刑,但虚构还在继续,它依然强大、阴郁、固执,如影随形在广大的人间。这是“佛系男”许恒的人类大发现,却也是意义世界敞开新可能的起点,对生活保持忠直和热情的人们,将不再静若处子,而是动如脱兔,就像俄国导演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处女作《伊万的童年》中那个女护士玛莎,贺林上校抱起她接吻的一刹那,身下那遍布阴谋的壕沟,立即变得虚弱不堪、摇摇欲坠。

我认为,正是在这个向度上,许恒或小珂,带领我们找到了抵抗虚无的最后阵地。

(责任编辑:丁小宁)

猜你喜欢
郑先生阴谋死因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郑先生的痛苦从哪里来
从七十四巷到十八巷
峡谷阴谋
漂洋过海来爱你
我国死因认定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某肿瘤医院2010-2014年恶性肿瘤患者死因分析
阴谋
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