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文月
从温州街七十四巷郑先生的家到温州街十八巷的台先生家,中间仅隔一条辛亥路,步调快的话,大约七八分钟便可走到。
三年前仲春的某日午后,我去拜访郑先生。当时《清昼堂诗集》刚出版,郑先生掩不住喜悦之情,说要到书房去取一本已题签好的送给我。他缓缓从沙发椅中起身,念叨:“近日,我的双腿更衰弱了。”然后,他小心地在自己家的走廊上移步。
见我翻阅书页时掩不住兴奋之情,郑先生用商量的语气问我:“我想亲自送一本给台先生。你哪天有空,开车送我去台先生家好吗?”诗集的封面有台先生工整的隶书题字。我当然明白,想把新出版的诗集亲自送到台先生手中,岂是仅止于感谢的心理。
记得那是一个春阳和煦的星期日上午。出门前,我先打电话给郑先生,请他准备好。我按时抵达温州街七十四巷,把车子停在门口,再下车与郑先生的女婿共同扶他上车。郑先生依然一袭蓝布衫,手中谨慎地捧着诗集。他虽然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可是记性特别好,车子一发动,便告诉我应该怎么走。
车转入温州街十八巷时,我远远便望见已经站在门口等候的台先生。十八巷内两侧都停放着私家小轿车,我只好将右侧车门打开,请台先生扶郑先生先行下车,再继续开往前面去找停车处。
那是一个有趣的形象对比,也是一个颇令人感觉温馨的镜头。台先生比郑先生年长四岁,不过从外表看起来,郑先生步履蹒跚,反而显得苍老些。
待我停妥车子,推开虚掩的大门进入书房时,两位老师都已端坐在各自适当的座位上了。两人夹着一张宽大的桌面相对晤谈着,那上面清出的一块空间正摊开着《清昼堂诗集》。台先生前前后后地翻动书页,急急地诵读几行诗句,随即又看看封面和封底,时则又声音宏亮地赞赏:“啊,这句子好,这句子好!”郑先生前倾着身子,从厚重的镜片后眯起双眼盯视台先生。
我忽然明白了,古人所谓“奇文共欣赏”, 便是眼前这一幕情景。我安静地靠墙,坐在稍远处,想要超然而客观地欣赏这一幕,却无法不融入两位老师的世界里,终于禁不住眼角湿润起来。
约莫半个小时的会面晤谈后,郑先生说:“那我走了。”“也好。”台先生的回答也简短。
那一次可能是郑先生和台先生的最后一次相访晤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