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党华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信息化的时代到来更是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沃土。“互联网+”为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动力和全新的方向,应高效结合“互联网+”,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舞蹈方面的教育。在线教育的方式为学生的舞蹈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力地推动了高校舞蹈教学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舞蹈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J70-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2-0116-02
当下,新媒体的发展以及智能化终端的普及,为学生的信息接收和信息消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样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生机,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为高校舞蹈教学带来了众多便利,但同时也为高校舞蹈教学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在高校舞蹈课程中的作用,是当下高校在“互联网+”和舞蹈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面对的实质性问题。
一、“互联网+”对舞蹈教学的促进作用
第一,“互联网+”能够实现个性化舞蹈在线教学。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电子产物和网络技术,建立和完善教学数据库,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录入学生的学习数据,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理,并依靠数据对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目标作出有效的调整。第二,“互联网+”技术可依靠数据的搜集整合,建立和完善相对应的资源数据库。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帮助更多的教师在线分享和利用数据库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其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可以打破传统教育的阻碍,探索不受时空限制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实时进行在线教育,利用“互联网+”智能化技术更好地保证舞蹈教育的发展。第三,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舞蹈发展的最新情况通过数据库传递给更多的学生,从而保证舞蹈教学与时俱进,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
(一)高校舞蹈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当下的高校舞蹈教育多数是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知识和提升舞蹈能力。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影响了学生舞蹈学习的质量。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是师承传统模式,用“理论+实践”的固定模式来教学。因而,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育,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在舞蹈艺术领域中自我创造能力的提升。而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逐渐削弱,甚至学生会对舞蹈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舞蹈教学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传统教学方式不再适合当下教育的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变已迫在眉睫。
(二)理论学习和舞蹈技能难以平衡
高中艺考生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舞蹈专业的学生相对于传统的学生,牺牲了大量的时间奉献给自身所热爱的舞蹈,因此自身的文化基础薄弱,在理论知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高校舞蹈教学大多数重视舞蹈的专业性,忽略了对理论知识的重视,导致学生的舞蹈理论知识普遍缺乏。而有一些高校的教师会尤其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教授,而忽略学生的专业性教学。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实现平衡。
(三)无法实现针对性教学
我国舞蹈教学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真正意义上的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教学,而这种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优势是单个的学生能够接触到全面的、专业的舞蹈资源。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种类被学生和家长所了解,使得更多的学生通过高考进入高校后继续学习,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一名教师要负责数十名学生,甚至于整个系的学生的舞蹈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无法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学,使得舞蹈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四)欠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反映出舞蹈教学是否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以及是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期末最终成绩来完成对学生的评价,而这种传统评价模式不够科学,不能体现真正的全面性和公平性,这对学生来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因而教师应探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全面把握学生的能力。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舞蹈教学的创新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舞蹈教学是舞蹈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融合“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竞争力。
(一)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当下我国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全民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高校舞蹈专业的人才定义、人才发展以及人才内涵都产生了全新的转变,舞蹈专业毕业生的实质性问题日益凸显。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舞蹈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此问题的解决上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当下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在学生群体中被使用,高校舞蹈教育应把握学生對电子设备的兴趣和爱好,构建以舞蹈为中心的网络教学平台,帮助更多的学生学习专业的舞蹈技术。例如,运用当下的社交软件和直播平台,通过线上专业舞蹈教师的视频录制和视频播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生展示生动的专业性知识。有资源可利用的高校可通过高校的支持建立相关的舞蹈教学网站,师生可通过网站资源和平台来分享和交流舞蹈学习的相关内容,并让学生实名制注册账号,网站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分享体系,帮助学生以网络平台为中介实现无障碍的沟通。
(二)丰富教学资源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所反馈出的数据信息多以阶梯式增长,由此可见,资源共享是“互联网+”发展的前提和特征。舞蹈教师可借鉴“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而后根据整合的资源进行分类,便于学生查找学习,同时也为自身的管理带来便利。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枷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要通过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提供有效的保障,通过专业舞蹈视频的教学和资源的利用帮助学生在自身发展的各个阶段获取不同的学习资源。除此之外,通过“互联网+”形成的枢纽有利于帮助高校和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形成有效的共享,避免资源重复和资源浪费,同时也为高校之间的交流互动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互联网+”技术,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全面化利用和发展。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高校舞蹈教学可以融合传统教学模式和创新型教学模式,以此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教学质量。例如,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中,可有效利用翻转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提高舞蹈教学的成效。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来指导学生注重课前的自主预习,并且通过课堂设计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关任务。在翻转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课堂的实际情况来展示学生的成果,来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舞蹈动作,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舞蹈专业能力。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属于自身的舞蹈文化,帮助舞蹈专业的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例如,学校可开展相关的舞蹈知识宣传活动以及舞蹈知识竞赛活动,配合“互联网+”技术实时进行现场直播,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教师日常网络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数据收集以及数据对比,能够为学生的课后评价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学生通过日常的实名制课时教育,在网络端客户后台会形成相应的数据浏览,教师可通过对数据的监测和分析,来确保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质量和学习内容,以及学习延伸的基本情况,从而通过数据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具体来说,借助课程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中找寻学习资源,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开展学习,学生完成学习之后,在平台上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度,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可以在后台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这样评价更加全面,不仅仅是关注最后的成绩,还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四、“互联网+”舞蹈教学的未来展望
当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俨然成为高校教育发展和创新的必经之路。通过“互联网+”技术构建有效的资源数据库,教师和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的教学或者学习模式,通过资源数据库,实现自身舞蹈能力的提升。教师可通过数据库数据分析出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把握教学计划的进展,有针对性地对课堂整体教学做出改变,确保学生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良性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直播应运而生,除了常见的游戏、音乐方面的直播之外,舞蹈类的直播也并不罕见,主播们展示自己的舞姿,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也获得了一些经济收入。在这一情况下,舞蹈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更多的机遇,无论是兼职直播还是自主创业,都可以在如今的“互联网+”模式下有更多的选择,有了更多的选择之后,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会有更多的表现形式。互联网在不断地发展,未来舞蹈教学也会有所不同,教学方向更加多样化,“互联网+”舞蹈教学未来的发展势头会更加迅猛。
五、结语
“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育领域的应用为高校舞蹈教育带来了多元化的选择,帮助教师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制约,运用新时期的网络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的数据体系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通过数据对比找出学生的薄弱点,从而有效地进行集中性和针对性的安排,解决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更多的专业性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石钧尹.“互联网+”视域下岭南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福建茶叶,2020,42(01):80-81.
[2]劉梦媛.“互联网+”背景下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舞蹈教学的制约因素的研究与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9,38(06):62-64.
[3]彭佳贤.“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制约因素及发展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9):80-81.
[4]赵纯基.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路径的探索:基于“互联网+”思维理念[J].艺术评鉴,2019,(12):67-69.
[5]高莎.“互联网+”舞蹈教学研究综述[J].艺术科技,2019,32(03):99.
[6]张银燕.“互联网+”视角下舞蹈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16(1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