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尚应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活动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形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有效途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他们最适合的阅读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3-0009-01
要想學好语文,仅靠课内阅读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也不可或缺。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多途径、多举措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注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敲开课外阅读大门的密码。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1.创设欲学情境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搜集的与读书有关的名言以及学习故事,指导学生朗读、欣赏、评论,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成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定时开展阅读活动,进行读书比赛,评选“阅读明星”,让学生在浓郁的阅读氛围中成长。这样,依靠环境的熏陶、榜样的引领,全方位地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使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都书香弥漫,学生就能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2.及时展示阅读成果
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尝试了让学生背诵唐诗,并通过班级“故事会”、小组辩论赛、背诗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将其课外阅读所学分享给大家,感受阅读的快乐。有了一定的目标,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十分高涨。我还每两周举办一次故事交流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机会,这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给学生有用的阅读方法
大量读书不能陷入“读死书”“死读书”的误区,而要把书读活、读懂、读透,这就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
1.读抄法
即每读到一篇好文章,可以先把它抄录下来,然后再反复诵读,或者一边抄一边读,如课外阅读唐诗宋词,就可以采取此方法。它能使学生在读抄中加深记忆,形成语言文字基础。阅读前我要求学生准备一本摘录笔记本,专门摘记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的重要信息,如好词佳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对联、歇后语、古诗词知识、写作知识、文学常识等,进行分类,分别摘抄。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我还鼓励学生将摘抄的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悟、情绪状态、场景环境等结合起来,写一写,画一画,精心制作每一页版面,做到图文并茂。
2.精读法
精读是一种为达到对读物充分理解而进行的阅读,重在阅读质量,旨在吸取阅读的精髓。这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例如,学完《海底世界》一课后,学生对海洋世界兴趣盎然。趁此良机,课后,我要求学生立即行动起来,到图书室去找找有关海洋的书籍,去探索海洋的奥秘,再通过浏览、筛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最后精读,筛选有关知识点进行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知识。
3.浏览法
鲁迅先生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这就是浏览。学生需要读的书很多,可学生的时间精力又很有限,为了尽可能扩大阅读面,可采取浏览的方式。浏览时常常是先看序言、目录、内容简介,再看开头、大小标题、段落起句及结尾等,有个大体印象,然后再决定是否深入阅读。浏览的目的是拓宽知识面,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因时制宜,向学生推荐读物
大千世界,浩如繁星的书籍是取之不尽的。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选择什么样的读物还很茫然。这时,教师就应加以指导,向他们推荐一些读物。低年级学生因为知识水平不高,读物应以注音版的童话、寓言故事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等;中高年级学生可以读中外名著,有条件的可以从电子读物上获取知识信息,享受网上阅读的乐趣。只要是思想健康,对儿童的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博学多才。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应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为目的,同时要能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基础,教师只有找准方法,因时制宜,才能真正达成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