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引发人们热议,其背后的历史也引发了众人关注。1937年淞沪会战中,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英勇作战,显示了中国军民不屈不挠、抗战到底的精神。
最后的抵抗据点
四行仓库是由4家银行共同出资建造的货物堆栈,与公共租界隔苏州河相望,是7层钢筋水泥结构大楼。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88师将师部设在四行仓库。
88师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伤亡极其惨重,原先的524团几乎完全拼光,补入524团的湖北保安第5团是新成立的部队,最新的一批兵甚至“连枪都没开过”。
10月底,蒋介石决定在整体撤军的基础上,在上海市区保留一个阵地,以向世界显示中国军队仍在坚守上海。第三战区代理司令长官顾祝同根据这一指示,命令88师继续留在闸北坚守。
88师师长孙元良表示反对,认为孤军留守被日军屠杀,既不值也不光荣,提出以1个团的兵力守备一两个据点作为象征性坚守,顾祝同同意后,孙元良又认为留下1个团也可惜,决定只留下1个加强营冒称1个团坚守最后的据点——四行仓库。524团中校团附谢晋元自告奋勇,率524团1营留守。
实际只有400多人
此时1营各连虽知道这是一个有去无回的任务,但还是毅然从各自驻地赶到四行仓库报到。10月27日上午,日军第3师团的前卫部队前进至四行仓库。1营猛烈射击,战至12时许,击退日军。这次战斗虽然规模很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表示中国军队依然在闸北坚持战斗。
消息流传开来,成千上万的市民赶到苏州河南岸,隔河向守军致敬,并捐赠物资。外界问及有多少守军时,谢晋元回答“八百人”。但实际上,1营“编制”算满也只有452人,其中“有名可查”的仅323人。谢晋元之所以夸大,一方面是为了壮大军威、迷惑日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配合”孙元良声称留1个团的说法。
29日下午,日军再度展开进攻,仍被守军击退。经过两天的战斗,谢晋元看出:日军顾忌流弹落入租界,所以不敢以重炮直接轰击,只能采取纯步兵的强攻。他审时度势,将部队全部收缩回仓库大楼死守,机枪连全部部署在楼顶,居高临下射击。
30日,日军出动坦克掩护步兵进攻,被守军用手榴弹击毁2辆。日军还在仓库墙边架起梯子攀爬进攻,守军推倒梯子,并向墙角猛投手榴弹,再次将日军击退。日军集中火力猛轰四行仓库,墙面被轰出了不少弹孔,守军反而利用这些弹孔改建成射击孔,日军毫无进展。
孤军的命运
四行仓库的战斗随时可能危及租界,让一河之隔的租界当局感到非常棘手,加之日军施压,租界当局要求第三战区命令四行仓库守军撤离,并表示允许守军退入租界,保证人身安全。同时,社会各界呼吁国民政府命令四行守军撤退,以保全这支英雄部队。考虑到“八百壮士”出色完成了“争取时间,唤起友邦同情”的使命,10月31日,蒋介石电令孙元良,命令守军撤离。当晚24时,守军突围进入租界。在坚守和突围战中,1营共计阵亡14人,伤23人,击毙日军至少100人以上。
1营退入租界后,日军立即向租界提出抗议。而且租界方面从一开始就只是想把1营骗出四行仓库,八百壮士退入租界后即被强行缴械羁押,成为一支深陷孤岛的孤军。1940年汪伪政权成立后,派人游说谢晋元投降不成,便收买孤军中的败类,于1941年4月24日将谢晋元杀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租界,约有320名孤军落入日军之手,其中不少人被押往国外作苦工,最远的被送到了新几内亚岛。其间,有约100人逃回到大后方,还有约100人遇难。到抗战胜利时,幸存下来的孤军还有约170人,都受到了嘉奖。
(摘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