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宜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11-28 07:20欧阳姣
新丝路(下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世世代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等。但是,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以宜章县为例,从多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关键词:宜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宜章县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品味,濒临着失传的危险,这就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显得更为重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主要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梅花篆字)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宜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

1.宜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宜章,背靠三湘四水,面向粤港澳,古称“楚粤孔道”,现为湖南“南大门”,对接广东省第一城,建县于公元617年,至今已有1397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形成了悠久、灿烂而典型的宜章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目前为止,宜章县非遗项目包含:1项国家级、1项省级、6项市级、3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宜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1)人力物力财力不足

一是人力资源缺乏。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在县文化馆加挂的牌子,即与县文化馆是“两块牌子,一班人马”,编制只有11人,在岗10人。但由于借调、学习、下乡扶贫等原因,实际上每天正常上班的只有3-4人,唯一的非遗专干也是扶贫工作队员,需要常驻贫困村,负责扶贫事宜,不利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二是没有办公场地。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办公场地是租赁在廉租房内,并没有专门的办公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览中心,不利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

三是资金极其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目前,我县每年拨付10万元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这10万元包括了办公经费、宣传、活动经费、传承人补贴经费等。目前,只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可获得由国家、省提供的专项资金,而其他相关部门并没有足够的非遗保护经费,难以对珍贵、濒危的非遗进行抢救保护。

(2)群众参与度不高

一是项目传承后继无人。非遗传承,人是关键因素。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非遗与当代人的审美观念不相符,使得现代的年轻人对非遗不感兴趣,参与意愿不强。而且,非遗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传承的时间长、见效慢、付出多、收益低,经济效益不高,使得现代年轻人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导致许多非遗项目找不到传承人,面临人去艺绝的危险。目前来说,宜章县非遗项目传承人共33人,平均年龄60岁,传承状况堪忧。

二是群众重视不够,参与度低。当前,群众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比较淡薄,重视度不高,参与意识也不强,许多非遗项目和非遗活动的开展都是靠政府主导来推动,群众自身组织开展的热情不高。为此,我们通过对部分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000人中,有417人表示对本地传统文化不了解,386人认为本地习俗落后、过时,227人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己无关。如此可见,群众对当前自身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参与意识更加不强。

(3)传承手段创新不足

一是非遗项目内容和形式创新不足。当前,由于,宜章县传承人大多年龄较高,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仍然依存于他们生产和发展的年代,不能将作品融入现代生活,创新意识缺乏,这制约了非遗项目的传播效果。如《宜章夜故事》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宜章非遗的代表性项目,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很难举行大规模的活动,甚至几年才举行一次。

二是非遗项目宣传方式创新不足。当前,我县在对非遗项目的宣传上,局限于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大节日的时候举办演出、宣传册、展板宣传等传统宣传方式,非遗进校园活动也很少。总的来说,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宣传面较少,未与当代科技、互联网、旅游等相结合,宣传方式创新不足。

三、新时代宜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1.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非遗数据库管理。在对宜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全面普查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登记、分类、整理及出版,将非遗资料系统化、规范化和档案化,对濒危的没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进行资料建档保存。

二是完善传承人制度。建立宜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完善传承人培养和考核制度,规范传承人培养工作。对濒危的重要非遗项目有针对性制定传承计划,设立专项传承补贴和建立传承活动基地,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

三是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成立宜章县非遗保护领导小组,形成政府主导、非遗部门牵头、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

2.多渠道争取资金,分类实施保护

一是争取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设立濒危重点项目专项资金,用于珍贵、濒危的但没有消费需求和发展前景的项目,如:宜章祁剧、天塘智慧故事、莽山民间故事等,利用多媒体、数字化等手段录制,进行记录性保护。

二是争取专项补助资金。用足用活国家、省、市有关非遗工作的政策,依托项目申报以及文化成果展示,积极争取相关补助资金。如:宜章夜故事、莽山瑶族盘王节等。

三是争取民间资本注入。积极争取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对“非遗”工作的支持,多渠道吸纳民间资本注入。

3.广泛宣传,调动非遗保护的社会力量

一是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借助各种新兴的媒体与手段进行宣传。如:建立宜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是利用节庆进行活动宣传。利用一切条件和展示平台,通过举办“非遗展演”、“民间文艺汇演”、“文化遗产日”等相关活动,对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和演出,形成全县共同关注并积极参与保护的社会氛围。

三是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与学校联合,积极推動非遗进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课堂,聘请优秀的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教学,从小培养年轻一代的兴趣爱好。

4.合理创新,加快非遗的融合发展 一是加快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促使非遗进行内容的适度创新,与当地旅游融合发展。如具有莽山瑶族特色的莽山瑶族盘王节、赛鼓、婚俗等非遗项目可以利用临近莽山的地理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民族非遗文化园,统一提炼、规划和编导节目,策划相关活动,促进莽山非遗项目的发展。

二是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因地制宜,与当地脱贫攻坚相结合,进行适度的创新性发展。通过“政府+电商平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困难群众”等模式,实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助力脱贫攻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传统文化资源。新时代,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是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有力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陈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意义[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157-160

[2]王鹤云、高绍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J].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08

作者简介:

欧阳姣,中共宜章县委党校,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党史与党建方向。

猜你喜欢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浅谈土家族茅古斯的艺术价值及传承保护
中小学校本课程视野下的信阳民歌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