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校是发现干部的重要渠道,具有集中同级同类干部、考核学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考察学员实践能力和领导水平等优势,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并重视党校在发现干部人才中的作用,通过建立组织部门和党校的联动机制、发掘利用各教学环节和教学形式下考察人才的功能、明确教师参与干部人才识别的责任和办法、完善党校组织员和班主任制度等途径和举措,真正使党校成为发现干部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党校;发现干部;重要渠道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选贤任能,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合适的平台,利用党校这个平台,是发现干部人才的重要渠道。2012年7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党校校长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切实把党校培训与干部使用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党校作为培养干部、发现干部、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渠道。”因此,必须重视和发挥好党校在发现干部人才中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党校在发现干部人才中的作用
党校是而且应该是发现干部人才的重要渠道。因为,党校在发现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优势。
1.党校具有集中同级同类干部的优势
党校培训,是一定规模集中干部的方式。党校集中干部开展培训,不同于其他集中干部的诸如会议的方式。除非专门的会议,一般会议不具有考察干部的功能。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职能作用,使得通过党校培训发现人才成为必要和可行的途径。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要近距离接触干部,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看其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看其品质情怀;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看其境界格局;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其能力水平。”党校无疑是近距离接触干部和观察干部的重要渠道。而且,各级党校按照培训对象和培训班次的不同,在同一班次中集中的多是同级同类干部,这样更有利于在同级同类干部中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和识别各级各类干部中的优秀人才。
2.党校具有考核学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校的两大主课之一。2019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应当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市(地)级以上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安排中,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随着理论教育主课地位的增强,各种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方法丰富多彩起来,不仅在强化理论武装方面效果显著增强,而且也为考察考核学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供了更充足的条件和方法。课堂互动、理论研讨、学员论坛、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和方法,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出学员的理论水平。不可否认,党校在识别干部的理论素养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3.党校具有考核学员党性修养的优势
党性教育是党校的另一门主课。《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规定:“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主体班次都应当设置党性教育课程,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20%,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1个月以上的班次应当安排学员进行党性分析。近年来,各级党校每个主体班次都设置了专门的‘党性教育单元”。在党性教育中,各级党校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外,还采取体验式教学、党性分析、组织生活等方式,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而这些教育方式,也是考察考核学员党性修养的好方式。
4.党校还具有考察学员实践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优势
党校历来注重学员实践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培养。近些年来,各级党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如情景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带来案例、演讲、对话、拓展训练及其他主题实践活动等,并提升了学员在各个教学环节和各种教学方式下的自主性。这些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而且有助于考察学员的实践能力和领导水平。
二、发挥党校在发现干部人才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健全干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干部。发挥党校在发现干部人才中的作用,也必须健全相应的考察机制和方法。党校完全可以在充分满足党校培训需求和教学目的的情况下,通过工作机理的调整创新和相关机制的建立完善,更好地兼顾和发挥党校在发现干部人才中的作用。
1.建立组织部门和党校的联动机制
为发挥党校在发现干部人才中的作用,组织部门可主动牵头建立与党校的联动机制。一是建立工作机构。可在干部教育委员会下设立干部考察小组或新建相应机构负责干部培训期间的考察工作。二是推行特派员制度。继续坚持和健全组织部门安排专门人员全程跟班学习考察的制度,学制一个月以上的班次均可考虑派特派员。在组织部门难以派出特派员的情况下,也可选用党校人员履行特派员职责。要明确特派员的职责和权限,制定工作制度。三是建立组织部门和党校考察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学员毕业前,由组织部门负责,到党校召开联席会议,通知特派员、党校培训部门负责人、组织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参加会议,采取座谈讨论的形式,重点听取他们对优秀人才的推介,并进行投票推荐。四是建立谈话制度。组织部门的同志应定期不定期地到党校,深入学员与他们交心谈心,考察学员的学习表现和各方面素质能力。
2.发掘和利用各教学环节和教学形式下考察人才的功能
党校在各教学环节、教学形式乃至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均可以而且应该兼顾考察和发现干部人才的功能。
在入学教育环节,通过带来案例、带来问题,了解学员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情况;通过入学考试,了解学员的理论素养、党性修养、知识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破冰训练,了解学员的团结协作精神、适应环境的能力、沟通交往能力等。这一方面为党校识别和考察人才提供了“第一印象”,另一方面也为提高党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奠定了基础。
在培训环节,通过教学内容的科学设置和教学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学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通过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及开展领导工作经验交流和党性分析等教学活动,一方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考察和检验学员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在毕业环节,通过毕业考试,了解和检验学员的学习成绩;通过毕业鉴定,对学员各方面的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发现干部人才的角度讲,学员的学习成绩和培训评语,是党校呈送给组织选拔人才的“报表”,必须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和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真实和结果公正。
3.明确教师参与干部人才识别的责任和办法
从一定程度上讲,党校教师在考察学员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方面扮演着“专家”的角色,发挥党校在发现干部人才中的作用,应该吸纳教师的参与。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之外,还应该履行发现人才的职责,如参与对学员的考试考核、毕业鉴定、考察干部工作联席会议,等等。要建立教师“下班”制度,要求教师参与学员论坛、学员讨论、党性分析等教學活动,并在课余时间深入学员了解情况,增强在发现人才中的“话语权”。
4.完善党校组织员和班主任制度
党校的组织员或班主任处于教学管理一线,在联系、管理和服务学员中负有重要责任,是在党校教育中发现干部的重要成员。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精神,配好配强相应级别和数量的组织员或班主任。教育和引导组织员或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责任意识,从严管理学员,讲认真、敢较真,督促学员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课堂纪律、考试纪律、请假纪律等,并将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表现报告党校培训管理部门和组织部门。组织员或班主任要做好学员的学习培训记录,建立学员学籍档案,为组织部门考察选拔干部提供必要的资料。
作者简介:
张兴林,中共玉溪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