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治疗风寒湿痹型冻结肩临床研究*

2020-11-28 07:24吕鹤群毕信亚王爱丽王立华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火针肩周炎肩关节

王 卉,吕鹤群,毕信亚,王爱丽,洪 霞,王立华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0; 2.盐城市红十字会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0)

肩周炎是一种由多因素导致的渐进性肩关节囊炎性疾病,可引起肩周疼痛,夜间较甚,使肩关节活动度降低。肩周炎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大多数患者可在1~2年后症状缓解,但也有患者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疼痛渐进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西医临床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镇痛、抗炎治疗以缓解症状,但并不能彻底根治本病,停药后易复发。且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长期用药[2]。

中医学理论认为,肩周炎属于“冻结肩”“五十肩”范畴,多为风寒湿痹。治则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法[3]。火针疗法是中医学特色针刺疗法,使用特制的金属针具加热、烧红,迅速刺入人体腧穴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火针兼具“针”和“灸”双重作用,集毫针激发经气、艾灸温阳散寒的功效于一体,常有事半功倍之效,临床上常将其应用于痹证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本研究观察了火针疗法对于风寒湿痹型冻结肩(急性期)疼痛改善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肩周炎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针灸科就诊冻结肩患者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入治疗组或对照组。对照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8.96±11.47)岁;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1.67±0.27)个月。治疗组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59.07±10.94)岁;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1.64±0.3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肩关节周围炎(ZYYXH/T378-2012)》制定的标准[5]:①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略多于男性,既往肩部外伤史或上肢偏瘫史;②缓慢发病,持续性疼痛,夜间疼痛显著,甚至影响睡眠或日常生活;③表现为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明显压痛;④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肌肉挛缩,慢性期主要表现为关节挛缩;⑤X线检查:无特殊影像学表现,一般可见局部骨质疏松表现。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的诊断标准: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好发年龄50岁左右,女性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肩部肌肉萎缩,肩部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1.3 辨证分型

参考《中国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的辨证分型:风寒湿型:肩部串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1.4 纳入排除标准

1.4.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处于疾病急性期;③中医辨证分型为风寒湿痹型;④年龄45~70岁;⑤愿意并能坚持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2 排除标准 ①经检查证实其他原因导致肩部疼痛;②合并不能控制的心肺肝肾血液系统原发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高热或精神病患者;③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晕针者。

1.4.3 脱落标准 ①未按规定穴位治疗、无法判定疗效者;②中途因病情加重、严重不良反应或严重并发症等原因终止试验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普通针刺,取穴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针刺。阿是穴取穴方法:嘱患者做肩关节内旋、外旋、反手摸背、梳头等动作,至患肩局部疼痛难忍时寻找痛点并作标记。操作方法:消毒局部皮肤,采用华佗牌1.5寸不锈钢毫针行直刺法,刺入深度0.5~1.0 cm,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以局部酸胀感为度,每隔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针刺治疗1次/d。连续治疗2周。

1.5.2 治疗组 给予火针疗法,取穴方法同对照组;操作方法:患者侧卧或坐位,暴露患侧肩部,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选择中粗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至白亮,垂直快速将针准确刺入所选穴位,刺入深度0.5~1.0 cm,随即迅速出针,酒精干棉球按压针孔1~2 min止血,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2周。

1.6 检测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注入普通试管内,于离心机上以3 5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1.5 mL装于试管,-20℃冷冻保存备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检测仪器:美国Beckman免疫分析仪;试剂盒生产厂家:上海联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述实验操作步骤严格遵照试剂盒说明书。

1.7 判定标准

1.7.1 疗效标准 治疗2周后评价,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评价。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7.2 视觉模拟(VAS)评分标准 治疗2周后评价,总分范围0~10分,0分表示疼痛完全缓解,10分表示疼痛无缓解,分数越高疼痛越明显[7]。

1.7.3 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标准 治疗2周后评价,参考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定量表评价,其中包括日常生活能力(35分)、肩关节活动功能(30分)及疼痛(35分),总分100分[5]。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浆CGRP水平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浆CG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CGRP水平均较治疗后下降,治疗组治疗后血浆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浆CGRP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肩关节周围炎评定量表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肩关节周围炎评定量表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肩关节周围炎评定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肩关节疼痛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肩周炎是引起中老年人肩颈疼痛、活动障碍的重要病因之一,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案。已有研究发现,口服抗炎剂、肌松药、口服和注射类固醇激素及冰敷、热敷、远红外照射等物理治疗、针刺等方法均有所应用[8]。其中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止痛效果确切,但长时间用药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和肾脏毒性明显;局部封闭镇痛作用好,但长期应用会导致骨质疏松;关节松动术有解除肌肉痉挛、松解粘连等作用,但术后可能导致新的粘连[9-10]。

表4 两组患者肩关节周围炎评定量表比较

中医治疗冻结肩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医学理论认为,肩周炎属于“痹症”范畴,多为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之证[11-12]。《黄帝内经·素问》有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气血不足,筋疲骨衰,复感风湿寒邪,导致气血阻滞、寒湿痹阻”。传统针刺治疗多取穴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有通经活络之功效[13]。火针疗法是中医学特色针刺疗法,又称燔针、淬针或烧针,将特制的针烧红后刺入穴位[14],《灵枢·官针》中记载:“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伤寒论》中则详细论述了火针的适应证和禁忌症[15]。已有临床研究发现,火针治痹症效果确切,此外在胃脘痛、泄泻、阳痿、瘰疬、风疹、月经不调、疳积及皮肤病变中也有良好的疗效[16]。

肩关节疼痛是冻结肩的主要症状,也是引起患者肩关节活动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17]。已有临床研究发现,采用火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优于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者,可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活动障碍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8]。但临床关于火针与常规针刺治疗对痹症的疗效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采用火针治疗者总有效率高于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肩关节疼痛评分及总分高于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采用火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优于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者,能更好地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由于火针是将针刺和灸法的作用相结合,集针刺激发经气、灸法散寒除湿的功效于一体,将能量传递于病灶,以提高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速度,加速炎性渗出物消失,并能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而起到镇痛、抗炎效果。

目前临床上关于火针疗法的研究较多,但其研究重点多集中于对症状的改善方面,在其分子生物学层面的机制研究较少。CGRP是作用最强的内源性血管扩张物质,在疼痛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参与疼痛反应[19]。有研究发现,CGRP在脊髓以上水平发挥镇痛作用,而在脊髓水平发挥致痛作用。在脊髓水平,CGRP可促进痛觉信息传递、脊髓阿片耐受,参与偏头痛、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等发生过程[20]。已有的实验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机体CGRP含量很低,CGRP大量释放及其引发的继发效应是痛觉信息传递和调控中的重要环节, 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密切相关。因此CGRP是偏头痛和其他疼痛治疗的重要靶点[21]。

本研究创新性地将CGRP应用于火针疗法治疗冻结肩的效果评价,发现冻结肩急性期患者血浆CGRP水平高于健康人群;采用火针治疗者治疗后血浆CGRP水平低于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CGRP参与冻结肩的发生过程,这与CGRP促进痛觉信息传递、脊髓阿片耐受有关。火针疗法用于风寒湿痹型冻结肩急性期可更好地降低血浆CGRP的表达水平,这可能与火针疗法将热力通过针体传入体内,直接刺激痉挛、疼痛的肌肉,抑制外周、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神经纤维末梢及组织器官中CGRP活化,阻止痛觉信息的传递。

综上所述,火针疗法用于风寒湿痹型冻结肩急性期可降低血浆CGRP的表达水平,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火针肩周炎肩关节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