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出版社教辅出版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研究

2020-11-28 23:32王俊杰
科技传播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辅纸质出版社

王俊杰

1 融合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

数字出版是一种新兴起的出版方式。数字出版采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即通过计算机系统,把文字、图像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转换成数字编码进行处理,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

与数字出版对应的,是传统的纸质出版。数字出版,强调的是技术,技术优势明显,在很多人看来,数字出版无疑是出版行业的未来,而且是唯一的未来,是对传统纸质出版的颠覆性打击。甚至有人认为,传统的纸质出版会以极快的速度衰弱,直至消亡。十几年过去了,数字出版依然劲头十足,纸质出版也确实有所衰弱,然而纸质出版并没有消亡。在此背景下,融合出版的概念破土而出。

融合出版,不完全是数字出版。融合出版强调的是“融合”,是把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深度整合。融合出版立足于传统的纸质出版,发挥传统的内容优势,运用新兴的先进技术,走向广大的网络空间,切实推动传统纸质出版和新兴数字出版在内容、平台、渠道、管理、经营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出版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

2 中小型出版社教辅出版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出版的现状及困境

2.1 高度重视,全面起步

1)大型出版社主动引领教辅数字出版的潮头。在数字化出版的浪潮刚刚兴起的时候,对市场变化、技术革新极为敏感的教辅图书出版,便紧紧跟上了时代浪潮的脚步。只不过,这一时期,进行教辅图书数字化出版的,大多数是大型国有出版社和实力雄厚的民营出版商,他们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资源充足,毫无疑问地成为站在数字化出版巨浪上面的“弄潮儿”。比如,作为教育行业“老大哥”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率先推出了自己的教育网站,挂出了自己的电子课本,供广大师生免费下载使用。而中小型出版社,受限于自身基础,对这一扑面而来的浪潮还没有反应过来。

2)中小型出版社教辅数字出版全面起步,在出版融合方面不甘落后。教育部在2012 年发布了政策性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出:要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将学校专用宽带网络基本上覆盖到所有的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这一政策性文件,使得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纷纷配套下发资金,进行教育数字化建设。于是,教辅数字化出版的商机越来越大,教辅图书数字化出版的热潮也持续高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各学段、各学科教师们的教学手段从越来越有科技含量,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由传统的一张纸一枝笔向更多的数字化学习手段演进,电子书包、数字化课堂、多媒体教室及其他数字化教学与学习工具,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创造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并且为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中小型出版社向来视教辅图书出版为“生命线”,既然教育实践和教育市场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数字化转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些中小型出版社也纷纷开启了自己的数字化转型、融合出版之路。

2.2 发展不平衡,方向不明确

数字化转型、融合出版工作开展得比较早、基础比较好的中小型出版社,已经从制度、考核激励等各个方面出台了各种政策,促使本单位的出版融合工作逐步呈现出由点及面、多点开花的良好势头。基础相对薄弱的单位,大多数也根据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规划了创新融合发展的目标、路径等。但是,总体来看,因为基础不同、优势不同,各中小型出版社融合工作的推进,存在着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有的出版社虽然也推出了自己的融合出版创新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大多数处于随机性较大的状态,方向不明确,整合不深度。

以山东出版集团为例。山东出版集团在教育出版融合发展方面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山东人民出版社一家独大,其他下属子出版社各自为政,虽然也有自己的特色融合出版项目,但只是小打小闹。

2.3 尚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很多中小型出版社都基于自身己有的教育产品,在结合市场状况的基础上,推出了多种不同的教育数字出版产品。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中小型出版社教育出版融合发展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盈利状况不是很理想,存在着盈利难的问题。

首先,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数字化教育体系和数字化学习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虽然在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地区,数字化课堂、多媒体教师、电子书包等教育数字出版项目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应用和推广,但是,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现阶段还是以传统的纸质教学与学习方式为主。因此,目前对教育数字出版产品,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大规模的需求。没有稳定的、大规模的需求,是很难建立较大的盈利模式的。其次,很多中小型出版社目前提供的数字化产品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突破,还没有形成产品多样化、规模化效应,也就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盈利体系。所以,目前来看,数字出版、融合发展为中小型出版社带来的利润和收益,从整体上来看还是偏低的。

3 中小型出版社教辅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之路的思考

3.1 明确目标与发展方向

在教辅出版方面,将传统出版于新兴出版进行扎实的、有效的融合,以内容、编辑、业务和管理为核心,以内容数字化、业态网络化、服务平台化、管理目标化为路径,以提升质量、降低成本为目标,积极有效地推进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3.2 明确应该遵循的原则

总结近几年的经验和教训,中小型出版社在教辅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方面,一定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强化定位,扬长避短。每个出版单位所占有的优势资源不同,所拥有的教辅编辑的专业知识背景不同,因此,对于教辅融合出版工作,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找准努力的方向,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扬长避短,强化定位,要学会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

2)制定措施,鼓励创新。比如,在机构设置方面,设立专门部门,协调全社的教辅融合出版相关工作;在选题策划方面,要求每个教辅编辑部门都要拿出年度的教辅融合出版选题;在营销方面,安排专职的新媒体营销人员,对接各个新兴渠道;在奖惩激励方面,可以把收益和利润多向教辅融合出版项目组倾斜,鼓励探索创新。

3)解放思想,开展合作。一个出版社的资源肯定是极其有限的,出版融合项目如果要长久运营下去,离不开资源整合,中小型出版社尤其需要如此。比如,可以积极与行业外的力量展开跨界合作,如教育平台、渠道经销商等。同时,同一个出版集团下的兄弟出版社,可以打破壁垒,互通有无,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共同进步。

3.3 抓住工作重点

1)聚合优质内容资源。优质内容资源是出版社主页融合发展的基础,而优质内容资源的数字化是融合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中小型出版社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出版合同,加强版权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各类图书尤其是教辅图书的数字版权签约,加快优质数字内容资源的聚合,以适应未来大出版、大发行、大教育的需要。(2)正确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各类重要资源数据库建设。比如,可以根据自身优势,积极开展育儿资源数据库、幼教资源数据库、基教资源数据库、艺术教育资源数据库、古籍资源数据库、科普资源数据库、图片资源库等特色资源库建设,通过专业数据库来有效支撑知识内容服务。

2)构建教育知识服务体系。在做好教辅图书数字版权管理教育、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规范化存储、管理数字内容资源,开发运营知识服务平台。根据谁提供谁受益的原则,将优质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进行产品化加工,按照内容标准化、知识体系化、产品设计化的要求,构建知识内容产品及服务矩阵。同时,开展市场化运营,把历年积累的纸质教辅图书优势转化为知识服务优势,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体系化的知识服务产品,打造内容资源集聚、运营模式创新、服务及时高效、线上线下融合的知识服务品牌,提高在教辅数字出版转型、融合发展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3.4 重视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引进

人才是出版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中小出版社为了做好教辅数字转型、融合出版工作,要高度重视对现有编辑、发行人员的技术培训。比如,可以每年组织一次教辅融合业务骨干的集中培训,通过项目设计、实战演练锻炼队伍;可以组织编辑骨干到海外进行出版融合培训,拓宽视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可以组织编辑、技术、营销等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项目专项经验交流;可以组织融合业务骨干参加各类行业论坛和研讨会,与同行和技术公司加强沟通,寻求合作。除了培训出版社自有员工,中小出版社还要建立教辅数字出版、融合发展人才的引进机制,适当引进各类数字出版专业人才。

4 结语

总之,教辅出版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工作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教辅出版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也不是喊喊口号、炒炒概念。要想在教辅数字出版方面建立稳定的盈利模式,中小型出版社必须既要清晰地定位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坚定信心,又要深度整合内容资源,构建属于自己的教育知识服务体系,培养和引进数字出版专业人才,还要深入研究新领域,找到发力点,重点突破,从而创建一个更具核心竞争力和强大知名度的教育出版品牌。惟其如此,中小出版社才能在白热化的教辅竞争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教辅纸质出版社
我等待……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