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墙上的“教科书”

2020-11-28 23:24
关键词:古建教科书装饰

谢 忱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福建福州 350007)

远古时代,文字(符号)最早刻在石头上、泥板上、甲骨上、简帛上,后来人类发明了纸,有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才有了今天的书。书成为载体,传播知识,推动教育。如今信息时代,电子读物的出现,书的形式革命方兴未艾。书一经问世,就为世人所重视。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却忽略了古代中国极其特殊的一部书,千百年来这部书伴随着国民教育一直走到今天,那就是被人们称之为墙上的“教科书”——中国传统的古建装饰艺术。

中国古建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最为普遍和活跃,它与人们对自然的本性需求,与人们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社会风俗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这些传统古建装饰艺术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从神话传说到民间故事,从文学名著到传统戏剧,从天文气象到历史文物,从山川河海到花鸟虫鱼,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包括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学说都浓缩在那些石雕、木雕、泥塑、彩绘、交趾、剪粘的艺术精品之中,千百年来,人们受中国传统古建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熏陶之、浸染之,形成了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由此可见,将中国传统古建装饰艺术称之为“教科书”一点也不为过。

古代中国人聚族而居。一个宗族最最要紧的事有三样:修路、建祠、兴学。兴学产生了族有族学、村有村庠、家有家塾这一古代中国最流行的教育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也日益兴盛,书院、县学、府学、太学各种教育机构层出不穷,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接受这样的规范教育。纵观历史,我们看到古代中国大多数的人,他们接受的教育,他们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包括做人的道理、人生的志趣都来自墙上的“教科书”。

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墙上的“教科书”,本文拟对其表现形态、实际内涵、社会功能做一考察,以探究这部墙上“教科书”的社会历史功用。

从古至今,我国现存有不计其数的宫观寺庙、宗族祠堂、古老民居。这些古代建筑上的装饰,通过石雕、木雕、彩绘、交趾、剪粘等工艺,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镌刻在墙上,深嵌在装饰工艺的作品之中。千百年来,人们出入古宅祠堂、寺庙宫观,如同走进一个无形的图书馆,一个尽情徜徉的知识海洋,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中华传统文化的要素在有意无意间注入心田。

中国古建装饰艺术,旨在求美观、祈吉祥、镇邪煞、寓教化、显富贵。品读这些流传千百年的古建装饰艺术品,你就能理解这些墙上“教科书”的奇妙。其题材多典出于古代文史典籍、历史故事、章回小说、神话传说、民间传奇等。如民众喜闻乐见的《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白蛇传》《杨家将》等,这些经典皆倡导或隐含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构图、一个隐喻、一幅楹联、一句名言都起到警世教化的作用。

中国文化提倡个人的修身养德,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影响着每个中国人。这种理念,通常凝聚在各种建筑装饰作品之中,表达的是“忠孝节义”的主题,最典型的题材有岳母刺字、伯俞泣杖、杨震却金、苏武牧羊等。例如在各地的宗祠家庙里,墙上往往饰有“忠孝”“廉节”的石雕作品。“忠”的题材取之《左传》中的“哭秦庭”,说的是春秋时期,楚人伍子胥因家族被楚王诛灭,只身逃亡吴国。他遇到朋友申包胥说:“我必复楚国!”申包胥答:“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后来,伍子胥果然率吴兵攻破楚国,申包胥乞请秦国出兵救楚。秦王不许。申包胥遂“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终于感动了秦王,遂发兵救楚。后世以“哭秦庭”来歌颂忠于祖国、忠于民族的精神。

中国人自古就崇尚孝道,提倡“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国人传统的理念与精神,是中国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社会责任意识的源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建装饰作品中,以“孝”为主题的石雕作品屡见不鲜,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伯俞泣杖”和“二十四孝图”。“伯俞泣杖”典出明人程登吉的《幼学琼林》,伯俞是古代有名的孝子,有一次伯俞做了错事,其母亲举起手中的拐杖打他,打着打着,伯俞却失声痛哭。其母觉得奇怪,就问他为何哭泣。伯俞回答说:从前我犯错时你打我,我感觉到疼痛;可如今你老了,打不疼我了。都是我不好,还让老迈年高的母亲为我操心,问心有愧,不禁感伤落泪。

在许多古代建筑的墙上,常有“二十四孝”图的装饰。“二十四孝”典出元代郭居敬编录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书记述了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该诗集一经问世,不胫而走,成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最流行的通俗读物。后世的印本还都配以图画,以此流传于世又称之为《二十四孝图》,这一题材亦被广泛应用在中国传统的古建装饰艺术中。各地民居宫庙亦有多种的表现形式,诸如木雕、彩绘、剪粘、交趾陶等制作的“二十四孝”图,内容不外是搤虎救父、卧冰求鲤、鹿乳奉亲、哭竹出笋、弃官寻母等。

传统的中国文化,提倡“廉洁”,认为这是做人应该具备的高尚品格。不仅在古代社会,就是当今社会,也为世人所称道。在古建装饰艺术作品中,“廉洁”的主题通常选用脍炙人口“杨震却金”的故事。这个题材典出《后汉书》,故事主人公名叫杨震,曾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有一次他走马上任路过昌邑时,正巧昌邑县令王密是他举荐的。当晚王密拜见杨震,将10斤黄金送给杨震。杨震正色拒之,责备王密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你为什么这样做呢?”王密说:“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怒曰:“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人知晓!”听到杨震的训斥,王密羞愧离去。这个故事赞美了为官一身正气、为人一世清廉的美德,这也是中国人一世追求的崇高境界。

在古建装饰石雕作品中,“节”的主题多采用“苏武牧羊”。中国儒家学说讲究“节”,“节”就是做人的骨气、做人的品格。“苏武牧羊”典出《汉书》苏武传,说的是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逼迫其投降,苏武宁死不从,被匈奴流放在荒野牧羊。苏武手持汉朝符节,坚守了19年才回到祖国。故事歌颂了一个中国人坚守民族气节的故事。作为中国人要有民族气节,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弘扬的精神。

类似此类的故事,在墙上“教科书”中还有许多,诸如“五虎平西”,即狄青征西夏的故事;“岳母刺字”,即激励后人要精忠报国;“大战朱仙镇”,刻划岳家军抗金,颂扬不惧外侮的民族气节等。毋庸置疑,发生在中国历史上抗击外侮、保家卫国、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精神壮举,都可以从这些“教科书”中找到原因。

在墙上“教科书”中,除了弘扬国家精神、民族气节和做人讲忠诚、讲孝道的大道理外,古代社会津津乐道的主题是历史上“求贤若渴”的故事。这些历史故事体现了中国社会盛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赞美人才的美德。这类题材主要以“四聘”为代表。除了“四聘”外,比较常用的题材还有“四逸”“四爱”“四艺”等。这些题材都将世人追求个性解放、追求全面发展、追求淡泊名利的情操寓教其中,启迪后人。

墙上“教科书”的“四聘”,刻画的是中国历史上求贤若渴的故事,“四聘”即尧聘舜、渭水聘贤、三顾茅庐和商汤聘伊尹。尧传位给舜,说明尧赏识舜的才干,把自己的位置让给舜,这种谦让大度、虚怀若谷的情操,值得后人敬仰;渭水聘贤,指的是周文王聘姜子牙的故事,让人们认识历史的兴替、事业的成功必须懂得用人;三顾茅庐指三国时期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世人,只要真心,态度诚恳,就会打动那些傲骨仙风有才能的人帮助你完成一番事业;商汤聘伊尹,即商汤王诚心请伊尹辅佐其治理国家的故事。故事的本意是告诫人们,社会的进步,必须起用有真才实学的人,表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尊重知识,社会进步需要明主贤君,需要大智慧。“四聘”出现在墙上的古建装饰中,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记住这些故事,学习古人爱才惜才的高尚品格。

在墙上“教科书”中,我们还能看到以“四逸”(渔、樵、耕、读)为主题的装饰作品。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的四个基本职业,代表了民间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四逸”实际上蕴藏着中国古代几个名人的故事。“四逸”构图通常以渔船、鱼篓、渔夫和农夫、耕牛组成一个画面,表示“渔、耕”;以书生和挑书的书童、挑柴的樵夫组成另一画面,表示“读、樵”。

渔——典故来自东汉的严子陵。严子陵与汉光武帝刘秀同窗读书,深受刘秀赏识,多次邀他入朝做官,都被严子陵拒绝。严子陵一生不仕,垂钓终老。樵——典故来自汉武帝时的朱买臣。朱买臣出身贫寒,卖柴为生,酷爱读书。其妻不能容忍与其过这贫穷的日子,弃他而去。但朱买臣矢志不渝,苦读群书,后来入朝做官,功名显赫。耕——典故来自舜在历山下教民众耕种的故事,多隐喻那些朝廷重臣,解甲归田,追求隐居恬淡的生活。读——典故来自战国时期的苏秦。苏秦早年落魄,不为人赏识,遂发愤读书,“悬梁刺股”的成语故事就是源于苏秦刻苦读书的往事,最终苏秦获得成功,成为著名的纵横家。

渔樵耕读的题材充斥在古建装饰艺术之中,人们对号入座,各取所需,都可从中找到自己的志趣。为官的追求安逸的田园生活,追求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读书的亦追求寒窗苦读,有朝一日功成名就、出人头地;为民的安分守己,期盼时来运转的美好生活。

墙上的“教科书”还有传统的“四爱”主题。“四爱”指唐明皇爱牡丹、周茂叔爱莲、陶渊明爱菊花、林和靖爱梅。牡丹、莲花、菊花、梅花这四种花卉又代表着四个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这一主题引经据典,巧妙构思,既让人们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又让人们通过这些人与事,懂得什么是人的思想和个性、人的志趣和追求。

“唐明皇爱牡丹”说的是李白为唐明皇作诗的故事。据李肇的《唐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暮春,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在大唐时代,牡丹文化盛行天下,每当春天长安、洛阳的牡丹花盛开时节,若谁不去欣赏牡丹,就会被世人耻笑。在唐代帝王之中,唐玄宗风流倜傥,酷爱牡丹,其与杨贵妃居住的兴庆宫沉香亭就种植了许多牡丹。据说有一年欣赏牡丹时节,唐玄宗兴致大发,对乐师们说:“赏名花,对妃子,不应再唱旧乐词!”乐师李龟年急忙请李白作词,李白乘着酒兴写下了《清平调》三首,其中一首诗曰:“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从此“唐明皇爱牡丹”成为民间津津乐道的故事。

东晋诗人陶渊明以爱菊而闻名遐迩。早年陶渊明痛恨官场黑暗,辞官隐居,写下了许多咏菊的诗篇。最有名的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爱菊由此而来。至于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梅,都表现了古人对花卉酷爱到痴迷的程度。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其著有《爱莲说》,文中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茂叔爱莲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淡定,就成了传颂至今的美谈。宋代隐逸诗人林和靖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孑然一身,逍遥自在。其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至今脍炙人口。

墙上的“教科书”还有“四艺”,以琴、棋、书、画为主题的内容,鼓励人们追求多才多艺的完美;有桃园结义、三娘教子、太白醉酒、辕门斩子、郭子仪拜寿等中国民间故事为主题的作品,提倡世人从善如流,聪明智慧,追求卓越。还有以家规家训、楹联名句为题材的书画,这都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教化作用。

分析墙上“教科书”所涵盖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对梦想的憧憬、时代的追求都集中体现在其中。譬如,读取功名是千百年来多少中国人坚持的梦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老百姓最真实、最朴实的愿望。所有这些都一览无遗地浓缩在传统的古建装饰中。

“功名高举”,在古代建筑的屋脊上,用剪粘的表现手法,其构图由色泽鲜艳的菊花,栩栩如生的公鸡组成。公鸡会打鸣,寓意“功名”,“菊”与“举”谐音,作品寓意“功名高举”,寄托了人们对年轻人、读书人的期盼。

古建墙上,一幅水磨沉花的“封侯”,它体现了人们追求功成名就的愿望,这在客观上起到鼓励人们追求知识、追求上进的作用。“封侯(蜂猴)”的构图,实际上就是用阴刻的手法,刻画出一只树杈上的猕猴在戏弄着几只蜜蜂,寓意加官进爵、封官封侯。在墙上“教科书”中,还有“一路连科”的主题。白鹭与莲花,组成了“一路连科”,喻意科举考试一路连连中第。

在墙上的“教科书”中,有许多的内容深深地影响着平民百姓人生观的形成,赋予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在中国传统的古建装饰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祈求吉庆、祈求平安、祈求多子多福、祈求长寿、祈求富贵的内容。受此影响,千百年来中国人平安祈福、多子多福的处世观念根深蒂固,源远流长。

几个武士手持“旗、球、戟、磬”,其谐音即是“祈求吉庆”。集瑞题材有以花瓶为主题的,花瓶中不同的花,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四组花瓶安放着,寓意“四季平安”。“狮炉象果”亦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最常用的表现手法,一只狮子驮着一只鼎或炉,“狮”谐音“事”或“世”,寓意事事平稳、世世平安、事事如意、世世兴旺。大象驮着一盘的果实,有石榴、佛手瓜、南瓜,即多子多福的兆像。

蝙蝠在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中也是常常用来表示祈福、赐福的。这在窗棂和八卦门窗雕饰中常出现。一只蝙蝠叼着一枚铜钱,寓意“福在眼前”;图形的四角各雕饰一只蝙蝠,四只蝙蝠的谐音就是“赐福”。传统的建筑装饰“老鼠叼金瓜”的构图,也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一只嘴巴尖尖的老鼠,不断地从金瓜里叼出“金子”,寓意着“招财进宝”,迎合了芸芸众生期盼发财致富的永恒念想。

喜鹊登梅、喜上眉梢、双喜临门、长命百岁等这些美好的祝愿都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古建装饰之中。人们还理想地认为,神仙也会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因此各路神仙也往往成为装饰题材的主要内容。譬如人们常津津乐道的“八仙”,亦有明八仙与暗八仙之说。明八仙,即八位仙人一一表现出来。暗八仙,只表现仙人所持的仙器,如宝剑、拐杖、葫芦等。类似的题材举不胜举。

总之,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这部特有的墙上“教科书”,通常它都装饰在宗族的祠堂和民间的宫庙之中,正因为祠堂和宫庙是人民大众经常聚集的公共场所,因此古建装饰艺术的内涵和社会教化功能就能得到充分的释放。显而易见,古代中国墙上的“教科书”社会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引导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它诠释了宗教信俗,它让人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中国的艺术、中国的建筑,它还能为旅游业拓展资源与空间,让游客读懂古建装饰艺术所涵盖的丰富内容。这部独具特色的墙上“教科书”,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依然能发挥着历史赋予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古建教科书装饰
关于园林古建设计施工数字技术研究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三晋古建
塔•楼之韵
鲤鱼旗装饰坠
藏起来的教科书
古建军
DIY装饰沙漏
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