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虎军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高职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630704)是教育部于2015年由原茶叶评审与营销、茶文化、茶艺等三个专业合并而成的新专业,属于市场营销大类(6307)。该专业2016年才正式开始招收高职学生,今年才有首届高职毕业生。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该专业建设标准和相关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规范性标准文件尚在制定、论证过程当中,暂时既未形成完善的教学模式,也没有值得借鉴和推广的课程建设优势方案。各开设该专业的高职学院大多是根据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情况、茶叶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流通企业、消费者行为、市场环境和学院本身师资、实验实训设备等实力开展教学工作。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是除了理论知识涉及面广之外,还是对于专业技能操作性等要求也非常高的一个培养实用型、高技能型人才的专业。该专业通过融入茶文化、借助茶艺展示来培养针对茶叶商品进行市场推广、茶馆经营、商务策划等核心技能专业人才。不管各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选取重点培养方向是哪个,茶叶商品基础知识都是该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因此,茶叶商品基础知识课程建设的研究对于该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作为属于市场营销大类的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其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落脚点还是在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市场需求,满足茶叶生产、流通企业需要的高水平、高技能茶叶商品流通、茶叶相关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上。不论是从专业建设的角度、人才培养需求的角度,还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求的角度来看,建设好《茶叶商品知识》课程都迫在眉睫。该课程建设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专业后续课程的开设情况,同时也影响学生学习该专业的热情和信心。然而,从目前调研的情况来看,该课程的建设情况并不乐观。
国家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商品学专业取消之后,商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第一,由于不再招收商品学专业的学生,相应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便开始停滞,甚至倒退。第二,中国市场学会、中国物流学会等研究机构的兴起,瓜分了原本属于中国商品学会的一些研究内容,尤其是关于商品学的生存与发展。第三,由于专业的取消,虽然各高校还开设商品学相关课程,但学科建设、发展和研究明显逐步没落。种种原因导致能讲好、讲通、讲懂、讲透商品学课程的老师越来越少。现有的授课老师大多属于兼职上课,由于没有本学科建设发展的归宿感,教师基本上是完成授课任务就万事大吉,很难对课程建设做深入研究、实践、总结、提高。
商品学课程本身对授课老师的要求就比较高。商品具备着价值和使用价值双重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维护技术等属于商品学范畴,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工科基础;对于商品价值,以及商品在流通、消费方面的研究要求教师具备必要的经济学基础。再加上茶叶商品知识课程没有相应的基础,既不能把食品商品学中的茶叶商品部分的知识简单地作为茶叶商品知识课程的内容,也不能简简单单地在商品基础知识前面加上“茶叶”俩字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所以,种种因素导致直接从事茶叶商品知识教学、研究的教师屈指可数,更谈不上建设师资团队了。没有坚强的师资团队,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上只会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了。
我国的《茶经》可以认为是全世界最早的茶叶商品学著作,比欧洲的药典及其他的商品学著作足足要早800多年。但近代商品学作为学科发展来看,是从18世纪末德国约翰·贝克曼教授在戈丁堡大学首创开设《工艺学和商品学》课程,并出版了《商品学导论》开始形成了商品学科学体系。该学科先后传入俄罗斯、日本和我国等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暨南大学、津沽大学和沪江大学开设了商品学课程,盛在垧、刘冠英、方嘉东等教授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出版了《商品学》、《现代商品学》和《商品研究通论》等教科书。建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黑龙江商学院、上海财经学院等高校开设商品学专业,同时参照前苏联的商品学教材出版了一批商品学总论和商品学分论教材。进入21世纪后,易能、窦志明等教授出版了《商品学概论》等教材。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一本真正能够满足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教学需求的教材。
由于商品学学科的逐步没落和商品学专业不再招生,使得原有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没有更新,以前没有实验实训条件的学校更加无法新建实验实训室。同时,由于教材建设的落后,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学的课程资源库也无法正常用于教学。商品学课程在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质量养护等专业技能训练和知识点教学时,需要有配套的实验实训设备才能满足教学需求。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达不到商品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不管是建校内实验室,还是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实验实训模块、内容,必须要建设、改善必要的教学条件,才能满足课程建设的要求,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
基于前述茶叶商品基础知识课程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难以按传统方式方法解决的问题,从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角度考虑,结合专业发展需求和专业建设要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茶叶商品知识课程拟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学:①依托湘茶大师工作室组建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团队;②校企合作共同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对课程性质定位;③组织骨干教师联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开发教材;④共同开发在线开放课程等教学资源库,通过利用“互联网+”模式丰富教学方式方法;⑤共建共享课程实验实训室、顶岗实训实习岗位,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等五个方面作为茶叶商品知识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院校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使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基于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院与合作的几家茶叶生产、流通、茶馆经营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有了一定的前期合作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着手研究和探讨茶叶商品知识课程建设路径及措施。
当前商品学专业教师奇缺已经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由于商品学本科专业不再招生,导致原本在商品学教学科研岗位上工作的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上升通道而纷纷改行。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今天,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足为奇。但是专业建设和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有了专业的人才才能满足基本的教学和研究,人才的缺乏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矛盾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学院从合作企业、专业合作社聘请在茶树育种栽培、茶叶生产加工、茶叶品牌建设推广、市场运营、茶馆经营、茶艺表演等工作岗位上一线作业的专家与学院从事商品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一起组成教师团队,有效地解决了茶业,商品知识教学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过程的“纲”。因此,如何选取教学内容和选择、编写合适的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前期最至关紧要的工作。市面上已有的商品学教材可分为商品学概论和专业商品学教材两大类。商品学概论教材,或叫商品基础知识、商品学基础、商品学实务,但基本内容结构都是围绕商品分类、商品质量、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标准等几大块来组织内容;专业商品学教材可以分为食品商品学、纺织品商品学、中药商品学、汽车商品学、日化品商品学、危险等特殊品商品学等几类,以具体大类商品为研究对象的商品学教材。而针对茶艺与茶业营销专业所需的茶叶商品知识教材只有在食品商品学中涉及到一章内容,简单介绍了六大类茶叶品牌商品,远远满足不了专业教学的需求。
学院与合作企业一线专家共同组建的教师团队力量,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商品基础知识(商品学概论)、茶叶商品知识、茶艺与茶叶营销导论等选取教学内容,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根据专业教学需要,教材内容大概可以包括商品学研究内容、对象、方法以及商品学发展简史,重点介绍茶叶商品知识汇集(如《茶经》)到茶叶产业化、商品化的过程;茶树品种及分类、茶园管理;茶叶分类;茶叶商品包装;茶叶加工、卫生安全、茶叶流通等标准及标准化管理;茶叶质量检验及审评;各类茶叶商品营养成分及功效;茶叶商品储藏与养护技术;科学饮茶知识;茶文化与商品品牌建设等十大模块。
由于茶叶类别、品种很多,且茶叶商品具有易吸潮、易串味等特点,因此茶叶的运输、包装要求特殊。根据茶叶商品推销需求,其销售包装也形式各异。茶叶的生长、生产加工与消费地域的地理环境、气温湿度等的差异,或在茶叶的运输、保管都可能造成茶叶变质、串味,这就要求了解茶叶商品的知识,在包装上符合茶叶的特点,使茶叶的包装达到茶叶运输、保管的需要,保证茶叶的品质。茶叶商品知识作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其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多,技能要求也较高。基于此,建议充分利用茶树栽培、茶园管理、茶叶生产加工、茶叶销售、茶馆经营、茶文化推广、茶叶流通孵化基地等合作企业,借助他们的各种优势力量,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效果。
商品学课程的属性和研究内容、目标直接决定该课程教学需要专门的实验实训室,开展专业教学必要的实验实训项目。比如茶叶样品陈列实验室、茶叶功效成分分析实验室、茶叶审评实训室、茶叶生产加工实训室等。学院可以引进合作企业在校内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以满足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锻炼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茶叶商品专业知识,学生也可以为企业在茶叶商品推销、茶文化推广、茶叶品牌推广等方面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