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工作探析

2020-11-28 02:17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22期
关键词:院所共性特质

(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3)

0.引言

新型研发机构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是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技部于2019年9月12日制定了《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政策引导保障,注重激励约束并举,调动社会各方参与。通过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强化产业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下面着重就新型研发机构如何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进行探析。

1.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及成果转化的现状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清华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于1996年联合共建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典型代表,在推动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深圳市创新氛围、强化深圳核心技术突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10年以来,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数量快速增长,以山东省为例,先后依托山东大学建设了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中科院建设了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全国新型研发机构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在诸多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中,有的采用了事业单位、有的采用了“民办非企业”、有的采用了产学研联合共建等建设模式,组织形式呈现了多样化。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要标志,以多样化的创新服务作为主要商业模式,显示出强劲的创新活力[1],尤其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转移、培育新兴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受到地方政府、产业界的普遍认可。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新型研发机构在形成和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和研究。一是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当前各地建立了许多形式新颖的研发机构,有的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态势,为区域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受到了地方政府部门、产业界等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但也有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缓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明显,社会认可度不高。二是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还未形成聚集科技成果的“漏斗”效应。也就是以新型研发机构为载体的技术成果聚集效应还不够,面向国际国内,将大量的技术成果聚集到新型研发机构,再通过适当方式将其转化到共建区域,这方面的效果还不明显。三是在服务地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上突破还不够。共建初期,新型研发机构在自身研发领域和方向的布局上,往往多点开花,在多个产业或技术领域布局多个研发平台,形不成重点产业或技术领域的重点突破,不能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小打小闹,难以发挥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以上问题,新型研发机构各共建方必须高度重视。

2.新型研发机构具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显著特质

新型研发机构工作的定位和作用不完全一致,有的偏重于基础研究,有的偏重于应用基础研究,但更多地政产学研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主要从事于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这类新型研发机构都具备开展成果转化工作的显著特质。

2.1 市场化特质

新型研发机构注重市场对研发方向确立、技术路线选择、技术要素配置等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坚持以产业需求为方向、凝练课题、组建团队、开展研究、推动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坚持以对产业贡献为评价标准、评价人才、评价团队,让市场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市场驱动的特质,对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2 开放性特质

新型研发机构都注重开放协作,广泛连接海内外研究力量,联合国内外高端研究机构,聚集和牵引全球技术力量,充实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平台和研究力量,发挥技术引领、技术服务、技术集聚作用。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系统、持续地向产业输送技术和人才。开放协同的特质,能更多地集聚科技成果和人才,打造科技成果输出的技术源。

2.3 融合性特质

以高校院所为主体,整合高校院所和企业的学科、人才、平台和相应的研究开发力量,把高校院所和企业等的创新资源有效的融合为一体,构建起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构架,使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研究平台,也使企业有了“近水楼台”的优势,有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科技成果、认识科技成果,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发挥承接技术成果的载体作用,使之成为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的力量源泉和技术成果扎根、开花、结果的沃土。产学研融合的特质,能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融合。

2.4 高端性特质

新型研发机构具有高端资源配置功能,能够有效聚集海内外创新资源,促进国际创新人才的引进、交流和流动[2]。新型研发机构的高端性主要体现在其具有聚集高端人才的特性,立足学术前沿,瞄准战略性新兴科技领域和产业关键技术,强调增量资源和共性需求,开展高端性战略研究,酝酿大项目,争取大成果。

2.5 应用性特质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聚焦于现代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旨在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服务于地方和国家创新发展的需求[3]。把大学、政府、企业等合作方利益捆绑起来,更大范围实现科教资源和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在科技创新和创业孵化的成活率与成功率上下功夫,提高合作的务实性、高效性和应用性,从根本上激活大学科技创新的能量。

3.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特质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发挥好自身的特质和优势,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技术、人才优势直接、快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学校和科研院所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3.1 坚持市场化导向,发挥好共建主体政府的作用

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地方主要产业领域关键技术需求,筛选共建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或组建团队开展攻关,择其重点取得突破。而区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的市场往往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中。当前,高校院所由于受到体制机制或其他原因的限制,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不了解或者了解得不深,不能有针对性的组织攻坚团队开展区域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或者有些技术虽然有一定的水平,但距离产业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准确把握区域地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必须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共建方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获取准确的区域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需求的相关信息,由共建高校院所把技术成果和技术力量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共性需求高效、快捷地连接起来,围绕需求组织攻关团队,快速开展攻关研究,快速推动相关技术成果在产业领域中应用,实现技术成果的转移与转化。

3.2 坚持融合性发展,发挥好共建主体企业的作用

有些新型研发机构是由高校院所与企业直接共建的,有的建在企业,有的建在高校院所,无论是建在企业还是建在高校院所,其优势就是二者形成了有机融合,使企业直接融合于高校院所的创新发展之中。新型研发机构要充分发挥好这一优势,特别是要发挥好企业直接承接科技成果的载体作用,一是可以直接推动共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二是可以针对企业技术需求,组建团队,把高校和企业技术人员组织到一起,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上实现优势互补。三是对于新型研发机构自身和共建高校院所难以解决的企业技术需求,新型研发机构面向所有高校院所征集技术成果,更大范围内实现高校院所技术成果向企业的转移转化。

3.3 坚持开放性聚源,建立自身的技术成果源

首先,新型研发机构对共建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进行梳理,建立以自身技术成果库和专利池为基础的基本技术成果源。其次,要面向国内非共建高校院所,进行科技成果的征集,并以适当方式使其进入自身特有的技术成果聚集渠道,完善建立起自己稳定的技术成果源。最后,要以国际化的视野,面向国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搜集一批顶尖关键技术成果,丰富和壮大自身的技术成果源,从而建立自身完善的技术成果输出体系。在此基础上,可按照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准确进行分类,分批进行转化,做到成熟一批转化一批,尤其重视重大成果的挖掘和跟踪培育,最好做到定期都能有重大的、有影响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转移,不断提升新型研发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3.4 坚持应用性功能,建立中试、产业化试生产基地

从整体创新链条来看,中试环节是创新的过程载体,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产业化试生产则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关键阶段。一般来说,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大多来源于实验室技术成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试技术成果,离产业化或工程化还具有相当长的距离,有的甚至与中试技术成果都有一定的距离,需要通过中试或产业化试生产进行二次开发,这是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1km的关键环节。要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新型研发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条件优势,尤其要发挥好专业化工程化团队的优势,建立通用的中试和产业化试生产基地,大力开展中试和产业化试生产,对高校院所的实验室技术成果进行工程化和熟化,切实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1km,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

3.5 坚持灵活性机制,建设好有利于技术转移的制度体系

要发挥好新型研发机构机制灵活、自身又是法人机构的优势,制定灵活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和开展灵活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大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第一,制定技术转移后补助政策,对于具有重大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可以实施技术转移后的后补助政策,吸引相关技术成果进入新型研发机构的转移体系。第二,制定具有市场化功能的技术转移政策,比如可以进行科技成果的买卖,对于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可以先行购进,经过培育熟化甚至产业化后进行整体出售,实现技术成果自身价值最大化。

3.6 坚持高端性要求,开展宏观科技战略研究

新型研发机构要充分发挥其能够聚集高端人才的特质,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科技发展战略智囊团,这是最可能形成重大影响力的重要工作。比如,新型研发机构可以组织建立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战略专家团队,对地方区域现有产业领域创新能力进行调研,形成创新能力报告,为政府提供重大决策咨询。这项工作做好了,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区域产业技术的共性需求和某一产业化领域的个性需求,能更好地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工作。

4.结语

建设好新型研发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具有自身优良的特质和优势,其市场化、开放性、融合性、高端性和应用性的特质,对于其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新型研发机构应充分发挥其市场化导向、开放性聚源、融合性发展、应用性功能和高端性要求等自身的特质优势,坚持协同创新、政策创新,有效发挥各共建主体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推动区域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促进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院所共性特质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国内外科技巨头人才保留政策对航天院所的启示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航天院所科技委智库运行机制探讨
军工院所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共性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智慧院所类咨询报告如何编制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