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宇 耿玉文
叙事[Narrative],顾名思义,用一定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来叙说一段故事情节。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说过:“叙事是与人类历史本身共同产生的;任何地方都不存在也从来不曾存在过没有叙事的民族;所有阶级,所有人类集团,都有自己的叙事作品,而且这些叙事作品经常为具有不同乃至对立的文化素养的人所共同享受。”1转引自[美]杰拉德·普林斯著、徐强译,《叙事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页。从历史角度上看,叙事学具有它的历史独特性;从地域纬度看,古埃及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国五千年上下历史文化的传承,使人们形成了自己的归属感并用差异视角来看待世界上诸多文化,我们称之为叙事的统一性。不论什么时候,记忆都会随着时间而流逝,但是当你重新拾起记忆或者说刺激到你内心的记忆时,叙事就起到了主观作用。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 说过:“之所以有这么多人谈论记忆,因为记忆已经不存在。”2转引自[德]阿莱达·阿斯曼著、潘璐译,《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1页。而通过文字、作品的叙事,人们能感受到人本主义的关怀,感受到精神食粮的充盈,感受到场所空间的存在意义……由此产生了叙事美。
在一整个叙述空间中,存在着每一个叙事情节的延续。通过叙事的缘起与起因、叙事与被叙述之间的辩证关系表达,展开所有传播媒介进行文化输出。公众对于叙事学的认知更多来自文章。作者通过文字的结构、逻辑等手法来展现内心的情感。理解文字的叙事结构,就能够将二维与三维进行有机结合,注意到一切事物的意义以及美学价值。山鲁佐德开始叙事是为了活命;巴蒂斯特·克莱芒开始叙事是为了缓解自己的内疚;毕加索开始通过艺术作品叙事是为了抒发情感;徐悲鸿开始叙事是为了表达家国情怀……所有的缘起都有其因果关系。
本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课程中,最终成果展示一共推出了八组作品。作品包括《山外山》、《以螺旋桨的角度旅行》、《过滤》、《地球信号》、《三生万物》、《视线》、《面对面——对话》、《一池春水》。每件作品的跨界融合都开始考量艺术的开放性以及私密性,关注周围的情感生活,理解艺术的叙事美。图1中,《三生万物》将作品的叙事美认知发挥到极致。从环保材料的使用,到故意弱化绚烂风格的形式,再到作品中添加磁悬浮科技手段这一亮点,加之音乐的抒情表达,都将“三生万物”的艺术氛围展现得淋漓精致。这是一切艺术通过二维与三维的叙事语言来达到作品的内在层次感,增加独特性。叙事认知也从最开始的叙说情感语言开始展开。
图1 《三生万物》,图片由作者提供
公共艺术的叙事缘起是艺术家自发或被动地表达自己想法与精神的艺术语言。图2所示的《杭城九墙》是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杨奇瑞教授的作品。在这件作品中,每一面墙,每一块旧物件,每一个碎片,都具有它的意义。它们的年代不同,造型不同,却像艺术作品一样通过不同手法组合在一起,描绘出老城场景。艺术的叙事缘起本质在于表达艺术作品的中心思想,作品的设计语言与设计思维可以是多元化的碰撞,设计叙事情节也能从作品的不同材质、手法中表现出来,但是归根结底都有一个“源头”,即故事的源头。公共艺术是无界的艺术,所有的表述手法、设计思路都应该打破艺术界限,并且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做好语言衔接,才能够赋予作品自己的叙事“源头”。
公共艺术起源于文化历史的遗产和传统文化积淀,用来赞颂宣扬美好的未来,突出区域性特点,展现当下艺术发展新方向,提升大众审美整体水平。在艺术的进阶过程中,设计师不再单单考虑用户的需求,更多地是用自己的叙事语言造福所有人,唤起大众的记忆。
图2 《杭城九墙》之一,图片来源: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1/M04/07/0C/Cg-4jlMILRiIa8PWABGdccZ6BwcAAIegNjULAAEZ2J039.jpg
图3 草间弥生展览作品,图片来源:https://www.58pic.com/newpic/35791519.html
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作品十分具有个人特色。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主义色彩,能够感悟到极简主义风格,也能注意到她的抽象意境。她的艺术叙事语言能够在创作中不断突破领域界限,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草间弥生善于运用饱和度高的颜色对比圆形花纹,其作品视觉冲击力十分强烈,犹如一张巨大的捕捉网,以此抓住观者的眼球。对比草间弥生的前中期作品——不论是二维还是三维的——其叙事语言中心都是重复的圆点。她将一个简单的符号化元素,当作与世界沟通的媒介,把宇宙幻想成一个整体。这些圆点、分子便是生命最基本的元素。图3是她的“我有一个梦”亚洲巡展作品之一,当时的草间弥生第一次在上海做个人展览。在展览现场,她利用自己一贯的叙事语言——波点艺术,将无数个密闭空间,通过灯光、镜面等手法打造成只有单一叙事语言的艺术空间。
艺术的内在精神传递是艺术家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独特叙事语言的唯一方式。图4中展示的作品《过滤》以当下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光污染问题为核心展开创作。在光污染十分严重的今天,学员通过营造整体黑暗的视觉空间,对比光线的亮度以及散播,呼吁大众重视光污染问题,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这些作品似乎看上去并没有加入科技的元素,却给了艺术创作叙事语言一个新趋势。对于艺术家而言,艺术语言的反复运用,是艺术家的个人艺术符号,更是精神象征。对于学员来说,在作品讲究突破创新的同时,寻找属于自己的叙事语言更是重中之重。
图4 《过滤》,图片由作者提供
5G时代的来临,让科技与艺术相结合是否为现代艺术的必经之路成为问题。科技是否将在未来取代人类语言?答案未知。基于这样的理念实践观念,才有了艺术跨界融合之美、求新求异之奇。当今众多艺术作品的展示倾向于放置在一个巨大的奇幻虚拟与现实结合的艺术空间,营造“万物即虚无”的沉浸艺术观感。2015年兰登国际创作的《雨屋》首次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出(图5)。3D 追踪的数字化功能,实时捕捉人类动态,使观众似有似无地感受雨屋的独特触感。《雨屋》的呈现,又惊又喜。这是数字时代的化身,是人类艺术与科技融合下叙事语言的一种创新,是算法、代码、全自动化代替文字叙事的一种革新。
图5 《雨屋》,图片由作者提供
2019年,由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埃拉祖里兹[Sebastian Errazuriz]创作,一个高20英尺的装置,在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展出(图6)。从大众视角来看,影像装置能够最直观地展现作品的文化输出。超大型LED 装置,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以数字化的手段投射在新当代艺术博物馆顶层的外墙上,让观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拟世界。作品背后拥有强大科技手段的支撑,它用数字代码代替文字语言的数据转换,以实时更新代替静置在场馆中一动不动的艺术作品,将数字化公共艺术推向了一个新浪潮。
作品《地球信号》通过“术”(手段)与“力”(手法)的结合为创作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图7中,小物件的情感寄托,思考回忆万物存在的形式,通过这样共时的体验,感知地球旅行变化的节奏与不同声音,激励人们不断用新思路、新方式来看待事物。同样是表达地球这一叙事中心,叙事的艺术语言尽管总是大不相同,但是都能表现出叙事所带来的“能量储备”。艺术作品在人类的记忆中发挥的是一个蓄电站的功能,在这样的蓄电站中存储,重新装载上能量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展现给后世是最重要的。每一种艺术手法的创新,每一段叙事故事的讲述,都对公共艺术的融合创新及创作研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品在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背景下,将不同的媒介展示在一个叙事空间中,加之技术、声光电的微妙变化,观众终能体会细腻的叙事语言。
图6 《蓝色大理石》[blu Marble],图片来源:https://newoss.zhulong.com/tfs/pic/v1/tfs/T1qvD_BTxT1RCvBVdK.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60
图7 《地球信号》,图片由作者提供
创作公共艺术作品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我们需要知晓“自我价值”以及“社会价值”。从“艺术是怎么回事”到“我们如何与世界相处”,再到“如何建立完善的叙事语言系统”,从而提高作品的内在空间纬度。艺术创作的场所环境不需要很大,场所空间中的材料承载着叙事最本质的辅助信息,连接作品的主体构成新的艺术展现出来,即所有的艺术都有其叙事性的独特魅力。
营造作品空间叙事美能够更加贴近创作的中心思想,这种艺术语言的空间叙事表现形式,是一种特定的产物,是基于作品的内在精神更好地辅助艺术创作的精美呈现。
北宋诗人赵恒的七言律诗《励学篇》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艺术作品的创意呈现中,黄金屋是通过空间的辅助衬托作用注入精神情感。“颜如玉”则代表利用材质创新、新媒体创新、科技创新等手法来添砖加瓦。色彩上以塑造强弱对比度呈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材料上选择对比强烈的材质进行反差;影像上添加虚拟与现实的触碰互动;声音中加入符合作品的叙事音乐等,都是感观叙事的方法所在。感观语言不只是美,还有很多种元素,关键是怎么组合,给观众怎样的感受。
在关注作品的感观创作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液体、声音、光影、气这四类非固体媒介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新材料的诞生为公共艺术材料上的不同发展提供了可能。了解作品创作的感观材质是增加作品叙事美的必要途径。在创作的同时,选择的每一个叙事媒介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并且不可替代。这样便更能体现当下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时代特点。
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除了笔上得来的语言艺术之外,无形的文字语言媒介也参与了“永生”的工作。古埃及时期,人们将文字语言称为最为可靠的记忆媒介。而现在,无形的艺术语言成为记忆的支撑。回望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长河,宏伟的建筑以及纪念碑都是通过有形的艺术加文字语言被保留、学习、阅读。比起一座持久的纪念碑,更持久的是艺术的可持续性阅读!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当下艺术作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新技术产生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客观分析作品的叙事精神,不能盲目地展现技术的华丽酷炫,而是要脚踏实地钻研艺术内在的气质精神。作品叙事美的存在旨在时时刻刻提醒设计师将好的理念、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一定的手段,叙述属于设计师的一段故事。而这样的叙事手法,也将成为设计师的个人符号,同时代表着一种精神。叙事性美学的精神性意义与讲述传奇故事之间存在着差异,而公共艺术叙事美在增加了科技的互动后,打破了作品的单一性,为艺术作品的再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数字时代的艺术表达形式不同于传统的美术馆,更多的是通过科技的力量,捉住观众的眼球。在增加互动性的同时,增加艺术故事性,更能激活人的情感体验,让生活变为艺术。
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发展势不可挡,艺术在新领域下的创新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现代科技成果融入到公共艺术语言的创作,不仅赋予公共艺术作品强烈的叙事性表达,更体现公共艺术作品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特征。从技术和美学两个方面看,公共艺术的叙事语言在不断创新,叙事语言的时代性特征在不断完善,并且还在继续探索,这是未来艺术科技与艺术语言相互作用的一种新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