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芳
医院外来手术器械指的是通过医疗器械生产厂家、代理公司等向医院提供的可以重复应用的医疗器械,近些年来这种供应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医疗成本,还能有效提高经济效益[1]。但是目前对于供应室外来手术器械并没有规范的管理模式及完善的管理制度,多为供应方的自发管理,并且器械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无法确保其清洗、消毒效果,安全隐患问题滋生,不利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2]。所以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供应室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水平十分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感染事故发生率及医疗事故发生率[3]。基于此,本文对8S 管理模式在供应室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将实施8S 管理模式前(2018 年3—9 月)300 包(共8 957 件)供应室外来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其中包括4 312 件关节置换手术器械和4 645 件关节镜手术器械,将实施8S 管理模式后(2018 年10 月—2019 年4 月)300 包(共9 281 件)供应室外来手术器械作为观察组,其中包括4 358 件关节置换手术器械和4 923 件关节镜手术器械。两组手术器械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对照组将常规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消毒供应商外来手术器械管理工作,主要内容为:(1)完善准入制度,供应方需符合资质并签订合同。(2)做好器械接受工作,详细记录器械名称、型号、数量等基本资料,检查器械性能,退换不符合性能器械。(3)消毒和清洗。按照消毒供应室标准进行清洗消毒处理。(4)灭菌和包装。完成消毒清洗后,与器械数量及大小等结合选择合适材料进行包装。(5)检查及放行,再次检查器械数量、规格和灭菌效果,确保其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8S 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1)整理(SEIRI)。设置专门的储物柜,与器械生产及配送公司情况和器械大小、材质、数量等设置专门的储物柜。为外来手术器械的储存和周转提供便利。制作专门的清洗标识牌,将不同的器械装入不同的清洗筐内,表明器械名称、数量、用途、供应商等相关信息,以防出现器械混淆。为供应商配备专用登记本,对器械的数量、消毒清洗情况、周转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进而提高清点工作效率。(2)整顿(SEITON)。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管理的规范性,主要工作为制作专门的标识牌,合理摆放器械,确保标识清洗,摆放顺序合理,精准定位,为查找和取放提供便利,防止错误出现[4]。同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每件器械,强化其责任意识。(3)清扫(SEISO)。清扫工作质量的优劣对之后消毒灭菌工作的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应建立健全清扫和清洁管理制度,全面评估和检查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对外来手术器械质量产生影响的问题,清洗器械前应合理选择清洁剂,最好选用超声波和含酶清洁剂,保证清扫质量,确保全部器械都处于无灰尘、无污染的状态。同时要注意清扫时应保持环境干燥,并配备防护罩做好保护处理。(4)清洁(SEIKETSU)。清洁工作是对清扫工作的优化和完善,确保外来手术器械处于无菌条件并保持良好的性能。清洁时,应成立专门的清洁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将外来器械的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位组员身上,详细记录接收器械到器械使用的各个流程,做好监管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5)素养(SHISUKE)。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对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质量有重要影响,所以应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工作积极性,要求各组长及负责人以身作则,及时发现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6)安全(SAFETY)。对于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来说,安全是其重要目标,优化和完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器械的安全性,防止器械因为消毒不合格导致感染。同时应将日常管理工作中如机械丢失、损坏及湿包率,详细统计[5]。(7)学习(STUDY)。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及知识讲座,主要内容包括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维护和使用知识,强化工作人员的理论学习能力,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定期开展相应的考核。旨在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器械消毒灭菌、清洗及包装等基本技能,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对使用器械性能有了一定的掌握后,便能够对外来手术器械的功能及情况进行合理判断,进而切实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水平及管理质量。(8)节约(SAVE)。节约是8S 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8S 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实现各项操作环节的规范化,强化对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外来手术机械管理的高质量及高效率,降低不良事故发生率,并且降低了人力物力及时间等成本。同时,将8S 管理模式应用于供应室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能够逐渐使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有利于管理工作趋于规范化发展,强化节约意识。
表1 两组外来手术器械使用情况对比[例(%)]
表2 两组手术器械湿包率及消毒合格率对比[例(%)]
根据消毒供应室对手术器械质量管理质量检查标准,检查抽取样品,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使用情况(包括污染、损坏、丢失及合格四种情况)、器械包湿包率及消毒合格率进行比较。消毒合格率=(消毒合格例数/总例数)×100%。
使用SPSS 20.0 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污染率、损坏率及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观察组湿包率及消毒合格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随着医疗技术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对于现今手术器械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如果医院自行选购这类设备,则会增加医疗成本,闲置不用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6]。所以,当下诸多医院对于一些成本较高但是使用频率较低的设备选择外租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一些医院规模较小,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使用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节约成本,并且提高了先进设备及机械的使用率。但是因为外来手术器械具有较高的流通性,导致器械容易受到损坏,无法保持最佳运行状态,除此之外,如果消毒灭菌工作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清洗消毒流程的不规范都会严重影响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7]。所以,优化和完善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手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8S 管理模式是一种在诸多行业被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式,相关研究显示该模式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及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8]。我院于2018 年10 月将8S 管理模式应用于外来手术器械管理工作中,与管理模式的理念及方法相结合,全面分析外来手术器械管理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及隐患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强化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实现了外来手术器械从接收到使用、再到离开的全程有效监管,保证器械的质量及效果[9]。除此之外,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水平,还能够通过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不仅能够有效深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还能使其在日常工作中体会到职业价值感[10]。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对供应室外来手术器械实施8S 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污染率、损坏率、丢失率、器械包湿包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这也说明8S 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器械风险,有利于器械的安全使用[11]。并且观察组的器械使用合格率及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 <0.05),该结果表明8S 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消毒效果,规范准备工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12]。
综上所述,将8S 管理模式应用于供应室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效果确切,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