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芳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东分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原材料是市政给排水施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来选择原材料,但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在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原材料的价格因素,将质量因素放在了次要位置,这使得原材料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一旦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那么即使采用再先进的施工技术也无法保障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质量。
就施工单位而言,由于施工会受到工期的限制,因此为了追求施工进度往往会增加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长与工作量,导致施工人员长时间的疲劳工作,在这种状态下施工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再加之施工单位的安全保障设施不全面,无法给施工带来全面的保障,这也是施工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部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在施工过程中没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对相关的安全保障措施没能充分利用,这不仅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市政给排水的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考虑到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问题,则很容易对城市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时,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对雨水的利用措施,使雨水随着城市污水一起排出,降低了雨水的利用率。除此之外,一些市政给排水设计没能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状况,导致设计方案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不符,这既会影响市政给排水作用的发挥,也很容易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主要集中在地下部分,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对路面的开挖,在开挖之前,首先要确定开挖的宽度和深度。完成管道铺设之后,要做好回填,做好回填不仅有助于保障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质量,而且也是保障道路正常使用的关键因素。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其他公共设施的保护工作,避免对其他管线造成破坏。值得注意的是,在管道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支护工作,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滑坡或者塌方的问题,这既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必要举措。要确保管道材料的质量,要加强管材的检验,保障管材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在应用之前,需要对管材进行内外压试验,通过实验检验标准之后才能应用到施工之中。
在完成对管道的质量检验之后才能进行回填工作,通常情况会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管沟回填。在回填过程中,先对井墙以及井筒进行回填,然后进行沟槽的回填。在沟槽回填之前,要做好沟槽的清理工作,保障沟槽能够清理干净,不仅要清理沟槽内的垃圾和杂物,而且还要注重清理沟槽内的积水。回填过程中,要注重把控回填土的质量,要将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状态下。在完成回填后,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恢复。场地的恢复一方面要采取措施降低对附近植被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做好道路的修补,确保路面恢复到施工前的状态。同时要对路面的恢复状况进行检查,在检查合格之后才能恢复正常的通车。
技术准备主要包括技术交底以及确定施工方案。在正式施工之前,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掌握施工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施工技术。然后由专业工长结合国家的相关的规范要求以及施工图纸等方面的要求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交底,交底的内容要全面,包括具体的施工工艺、施工位置、结构层次以及施工顺序等,同时技术交底工作内容还要包括工程质量规范等。
施工人员是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具体执行者,其自身的素质将会对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市政给排水施工进行质量控制,首先要注重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要培养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另一方面要帮助施工人员提升技术水平。需要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新型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的应用措施、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施工知识等。除了进行培训之外,施工方还可以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讨论,探究问题的解决措施,帮助施工人员加深印象。要注重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其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在市政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与质量管理部门共同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并设置专人负责质量检验和管道施工测量,确保市政给排水施工符合质量检测标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一方面应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开展施工作业,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测。针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施工环节,应要求及时进行整改,直至检验完全合格为止。
市政给排水是城市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关乎着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对市政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在市政给排水施工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的合理性。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帮助其提升质量意识和施工技术,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开展施工作业,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注重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