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君
(济南昌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2)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生活用水的供给,还是生活污水的排放都需要借助管道工程具体实施。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要保证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因此,要做好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当中,做好给排水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能够很大程度上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给排水施工的质量一方面决定了建筑给排水的性能,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建筑排水系统在使用中的可靠性,与人们日常生活体验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做好给排水施工工作,能够高效地为住民供给水资源,还能够高效地排放污水、废水;提高住民的居住体验,为人们的直饮水系统、暖气系统、空调系统的正常运作打下重要基础;还能够为建筑消防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包括保障消防系统、自动灭火设备的正常运作等等。
建筑给排水的管道工程施工是一项周期较长、过程复杂的工作。因此,在施工前要对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进行系统的规划,完善施工前的测量工作。然后技术人员对管道的路线和埋置深度进行设计,并且还要在施工的路线上做好相应的标记工作。这样就能够保证施工过程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建筑给排水管道材料主要有铁管和PVC塑料管。对于铁管来说,在施工中要对管道的接口进行密封,在两个管道对接时要使用夹具保证管道完全对接,然后通过焊接螺栓接口,通过螺栓接口进行连接,此时必须保证焊接工艺满足要求;而对于PVC塑料管来说,由于这种材料相对来说比较脆弱,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极易出现渗漏或密封不良等情况。
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完毕以后,为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需要对管道进行通水,检验其承受压力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目前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2种,分别是水压和气压。在检测时首先要确定给排水管道是否密闭性良好,然后才能进行通水测试。在通水时主要检测管道接口是否有渗水现象。特别是对于生活给水管道,由于其所能承受的水压力较大,在检测时要观察一定的时间段才能确定其能够承受实际水压力,例如,对于卫生间给排水的管道检测,在正常通水的情况下观察1~2d,观察马桶、卫浴等给水管道接口是否有渗水现象。
水压试验后确定管道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后,需要进行消毒及清洗施工,确保供水管道干净、没有杂物及有害物质。根据目前的情况,冲洗管道的最佳长度在1km左右,避免管道过长造成杂物集中在管道中部;冲洗管路时出水端口不宜影响正常交通。同时放水管道与主管路连接稳固,确保放水正常进行;初次冲洗管道时水量较大,需要选择合适的排放点;冲洗中注意闸门的开启顺序,应先开出水再开进水闸门;冲洗结束后若水质不达标,需要放入漂白粉继续消毒,直至检测结果满足相关要求规定。
随着社会对建筑给排水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给排水管道材料和施工工艺不足以完全满足如今越来越高的要求;且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倡导节能环保,给排水施工同样也不例外,应选用更耐用、更环保的材料,例如薄壁不锈钢管道,其硬度高,且具备抗腐蚀、抗震、受温度影响不大等优势,且不会对水质造成影响,使用寿命长且可以循环利用,因此要积极将新材料、新工艺投入使用。
在给排水施工各个环节结束后,应当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包含压力测试、密封性测试、调整、运行等过程。其中压力试验又包括管道强度测验、密封性测验等。检查过程中先检查整个给排水系统的质量,而后进行分区域的测验,确保各个管道的压力、强度、密封性均正常,从而进一步保障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
对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比如材料质量不合格等,若想有效避免,要做好施工技术应用监督工作。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除了要优化设计方案外,还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工艺系统,强化对整个作业的监督管理。在作业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施工图纸的精准分析,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及资源配置,进行施工工艺流程的优化,减少不良问题的发生。
从技术的应用实际来说,给排水管道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技术难度高低和应用效果。因此,要注重优化给排水管道设计。以此工程地下车库管线综合设计为例,因为管线类型较多,包括压力给水管道和喷淋管道等,除此之外,要存在着机械车位,因此管道安装作业空间局促。在设计和施工时,利用了BIM技术,对风管大小以及管道线路走向,进行了统一修改,进而确保施工作业要求。除此之外,利用结构梁的高低差,充分利用梁窝部分,优化管线的布设。
总而言之,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整体使用功能的优劣,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加强施工的过程管理,确保每一个工程的环节能够按照国家规范要求科学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