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铜仁 554000)
电子制造产业在我国市场中所占比重较大,且近年来政府部门投资力度加大、劳动力数量充足使得成本廉价化,电子工业配套的全面性,也同时对我国电子制造企业创造了更多机遇,有利于全球大型电子制造企业加入。关于电子制造领域,目标成本所占比重已经达到近30%,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效果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市场份额及竞争优势,因此目标成本管理与企业运营发展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与此同时,我国电子制造企业的发展前景良好,但也存在着国际层面的竞争,基于此就电子制造企业目标成本运行模式的选择极为关键,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大意义。
电子制造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实行目标成本,在确定进行逐层分解,将目标成本完成进度与考核进行挂钩,激励全体人员参与成本控制工作,进而实现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通过目标管理责任制及激励措施的推行,对各层级工作人员均分配工作指标,为了有效降低成本,可从多出反映出目标成本有效激发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通过目标成本管理的推行,进一步完善优化成本控制、降低运行成本,为电子制造企业获取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对制造企业的扶持与政策力度加大,环境对企业管理活动提供更多发展空间,电子制造企业应当及时抓住机遇,强化成本管理工作,进而实现资本增值。
第一,在企业产品研发环节针对新产品研发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计量方式。由于原有资料记录的不完善、零件材料的选取数量的多少及计量工作落实不到位、制定标准成本缺乏合理性。然而在研发环节中,成本控制是整体过程的初步环节,更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在电子制造企业中,一旦某新研发的产品出现原有资料记录不完善,进而无法确定相应的标准成本,对企业后续生产环节中成本管理工作无法发挥自身作用;第二,电子制造企业研发设计人员在设计新产品环节前,并未对相应市场进行调研,造成与市场情况相悖。电子制造企业研发部门在设计环节中,将侧重点置于产品的功能,并未注重该产品在正式上线后性价比等因素,尤其是忽视了作为主要使用人员的顾客需求。基于此,造成该产品在完成生产投入市场后,无法达到预期销售局势,极易呆滞,导致企业库存货品积压,甚至对企业资金运行造成不利影响[1]。
原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是电子制造企业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电子制造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认知薄弱化。其中部分电子制造企业对于采购环节成本控制工作的认知仅停留于降低供应商价格层面,对材料的质量、储存管理成本。运输费用等方面缺乏重视;其次,电子制造企业与供应商合作缺乏应有注重。企业往往更注重如何最大化降低供应商价格,延长付款时长,进而导致材料供应商利润减少,无法保障资金的充足性,无法保障合作的稳定性与长期性。一旦供应商方面出现问题,材料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促使企业后续生产环节出现问题,企业管理成本无疑增加。
电子制造企业在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主要集中于三个部分,分别是材料、人工以及分配后的制造费用。首先,对于电子制造企业而言,材料消耗是整体消耗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内容,由此可见原材料的使用成本是电子制造企业生产环节成本控制的重点内容。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因缺乏标准成本的正确引导,造成电子制造企业内不断出现材料浪费、过大损耗现象;其次,生产效率作为影响其成本的一项重点因素,部分电子制造企业的人工与产值比例分布失衡,无疑会增加企业产品成本;最后,针对产品残次品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从而会造成企业在后续销售环节面临退货、赔偿等问题[2]。
营销与售后环节同样是电子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极具重要性的一项内容。但是,部分电子制造企业对这一板块成本控制工作极易忽视,并且存在认知层面的误差,认为该板块成本控制工作只需要完成产品的销售工作,确保不出现退货行为即可。从而对产品的后期推广宣传工作有所忽视,就这样而言,无疑会降低产品售后的服务成本控制质量。另外,售后问题处理的时效性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一旦问题处理不及时,则会降低客户信任度,无法达到预期利润。
构建完善有效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确定统一化的成本管理基准,确保电子制造企业在开展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有助于实现对全过程核算及控制工作[3]。
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工作作为成本控制的基础内容,更加精确性的成本核算是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基石。关于完善成本核算制度,需要电子制造企业管理层与财务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理念,对会计核算制度内容形成全面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成本核算制度,进而保障核算全程成本,以及相应成本数据的精确性及真实性。目标成本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工作,生产过程复杂化,只有依赖精确有效的成本数据才能落实成本管理工作。
健全成本分析制度。立足于精确成本核算,做好相关数据信息的整合及分析工作,主要针对研发、生产及销售售后环节产生的成本进行深度分析,并且就同领域其他企业及历史数据信息展开多维度的分析对比,及时识别存在的偏差及成因,对成本管理进行实时监控。电子制造企业管理层开展目标成本管理的统筹工作,就主要项目及产品展开分析,由相应各部门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制定数据共享机制,不断更新优化数据,反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及产生的信息,保障责任部门所获信息的时效性,基于此改善优化工作规划,进一步改善目标成本计划。
构建制约制度。在目标成本管理实施中,针对各部门形成制约机制,同时于各部门中也需建立制约机制,保障各部门之间及各部门当中目标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根据既定预算计划的实施进度及情况确定相应报告机制,建立相应合理的奖惩机制,从而实现动态化管理模式。
第一,企业需根据实际状况、市场需求及相关政策等内容,确定电子制造企业价格及目标利润;第二,企业在构建目标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进行目标分解。分解环节中主要是将企业目标主要内容、运营成本等进行合理配置,分配到各部门中,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管理;第三,目标制定后,电子制造企业需采取有效手段实现既定目标。例如材料采购及使用环节的严格管控、工作人员薪资及规模的管控等手段;第四,电子制造企业需对目标成本管理情况进行监察,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来实现企业既定成本管理目标。同时,针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完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4]。
关于目标成本确定,目标利润的确定是首要内容。充分结合电子制造企业既定战略,充分考虑产品运行情况、市场容量、竞争局势等因素,根据当前情况及后续预期确定价格,科学预测销售收益来确定目标利润。关于价格及销售量的确定,需从多角度考量,根据历史销售材料,以及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竞争对手情况着手,有利于更为精准的预测后续销售价格与销售量因素。
电子制造企业实施目标成本务必需将市场需求视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及时获取行业发展信息、注重竞争对手情况、消费层面需求、供应商价格变动情况等内容,根据内外环境及实际需求,建立目标成本,高效推行具体的措施。
目标成本分解旨在将实现目标成本的逐层分解至各部门、产品及负责人。首先,根据职能部门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各部门将接受的目标成本在部门中进行再次细化,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开展考核工作。
电子制造企业需配以专门机构来负责目标成本管理的考核工作,财务部门及责任主体需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协作落实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考核人员的理论知识结构及专业技能,借助信息化技术及ERP系统,设置相应的目标成本监控系统,主要针对其实施情况及进度进行监控,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管理水平。想要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则需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根据不同阶段的既定目标,实现工作人员利益与目标成本的挂钩。目标成本考核工作需充分明确相应指标,形成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机结合各项指标,一般情况下运用多个指标开展评价工作,保障指标的使用效益。
根据既定预算计划制定规划,根据企业每月目标成本实施情况建立奖惩制度,严格落实考核工作。针对各部门及人员严格按照奖惩机制实行考核,发现超支情况;针对实际成本超出目标成本,可采取合理削减奖金的方式,对于完成的部门及工作人员进行奖励,汇总工作经验进行宣传,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创新优化管理模式,这样一方面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能够保障目标成本管理实施效果。目标成本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一旦企业内外环境出现变动,则相应的对目标成本进行改变,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考核指标,促使电子制造企业实现动态化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目标成本管理作为贯彻落实于电子制造企业运营全过程的现代化成本管理手段,需要企业全体各层级工作人员参与其中。电子制造企业在实行目标成本管理过程中,应当实现统筹规划,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精准的实行成本控制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实践目标成本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科学管控成本,加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