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督导”阶段教育督导队伍建设路径探索

2020-11-27 22:19刘梦梦孙明娟
绿色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督学督导专业化

刘梦梦,孙明娟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1 引言

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的新形势下,不仅彻底改变了学校原有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的中介系统,而且也推动了教育督导的创新。 因此,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智慧督导”,还需要其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有效结合,推动教育督导的高效信息化。通过有效的教育检查和督导教育工作的方式,教师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各环节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其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为规范办学和提升其教育和教学质量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管办评”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评”实则是指教育督导,提高督导工作的公信度科学化势在必行。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推进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创新教育督导的新模式,从而有效弥补现阶段教育督导专业化工作存在的缺陷[1]。

2 智慧督导概念界定

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就是充分运用建设目标、队伍结构、培训机制以及考核评价制度4个要素的积极互动,构成密不可分的整体,从而实现内涵式发展。

近些年,慢慢出现“智慧督导”这一词,但还未有明确的概念界定。 文中提及的“智慧督导”,指用信息网络和智能技术进行教育督导的过程[2]。 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朝阳信息技术被有效投放在教育管理领域,教育督导也不例外,此督导包括4个过程: 一是收集(教育信息的收集);二是评估(收集信息分析);三是反馈(教育信息的输出)、四是运用数据结果。

以基本的第三级“智慧督导”为模板,这个模板包含丰富的教育督导内容,最主要的是督学和督政和校内质量评估等工作,虽然被上级教育督导部门所指导,但是和上级的教育督导工作有明显的差异。

3 “智慧督导”新阶段教育督导队伍建设的困境

3.1 教育督导团队兼职化与老龄化所导致的专业化信息化程度不高

据调查得知,兼职的督导团队中的退休成员退休之前的职位大部分为学校领导层,反而在职时职位是一线老师的督导人员构成较低。 年长者督导人员固然经验丰富,但高比例的老龄化的督导人员引发一系列问题, 如教育督导人员的身体健康素质、投入精力的多少、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与时俱进新理念等都会使督导团队的专业化水平大打折扣, 从而影响督导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此外,大部分的兼职督导团队成员在做兼职督学的同时,还继续担任学校领导层职位, 因此,他们大多时间与精力投入不足探究和学习教育督导方面的政策、过程细则, 这便导致督导的专业性大打折扣[3]。

3.2 教育督导标准有待完善、督学准入资格证制度和专职技术等级制度有待创立

督导内容太过繁杂,但督导的标准却不够完备。 一方面,教育督导内容的繁杂和其规定细则边界模糊之间存在冲突。督导事项的内容涵盖了老师的师德和老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学校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学籍问题、招生和收费、 择校问题、安全和卫生问题、设备设施的实用管理、经费投入等问题。 另一方面,国家教育体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较为统一的督学准入资格制度。 所以导致督学准入资格、专业技术等级制度和督学考核的制度等尚不健全。“条例”对督导团队的任职标准清楚指出,涵盖了督导团队成员的德行、 政治素养、对学历的要求、教育和教学的经历、表达协调组织技能、健康情况。 然而在督学最应该具备的督导相关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方面的标准,提及内容相对宽泛[3]。

3.3 传统教育督导模式僵化效率低

传统的教育督导工作模式大部分是在线下进行,重点是实地调查和办学考察。 教育督导队伍会亲自到学校实地听课考察、收集学校的信息资料、给师生发收调查问卷等。 这种传统的督导方式固然很直观,可以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但耗时费力,获得的数据也非常有限,因此导致教育督导效率低。 近年来,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督导工作模式也逐渐转向“智慧督导”新阶段发展,逐渐由线下趋于线上转移。 从各种信息技术平台,督导人员可以获得更全面充足的基础数据,并利用信息大数据技术分析评价结果使其可视化。

4 “智慧督导”阶段教育督导队伍建设路径分析

4.1 调整教育督导队伍配置,提高教育督导团队的专业化和信息化素养

一方面,教育督导相关机构要切实加强和学校编制管理部门交流协商,从源头上调整督导团队的构成,使专职督学的编制比例增加,一步一步建立更具有专业化的督导团队,以减少兼职化所导致的专业能力不足的弊端。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优秀青年一线骨干教师或特级优秀教师加强督导队伍建设,从而使督导队伍队伍年轻化和学科化,年青督导队伍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接受新事物难易程度与时俱进,以减少督学老龄问题所导致的专业化发展与信息化水平低的弊端。 此外,加强各区域教研团队和督导团队特别是责任督学团队的整合一体化力量。 促进两个团队之间的专业信息化交流,充分彰显各主体优点,从而提升教育督导队伍的的专业化与信息化素养[4]。

4.2 标准化发展“智慧督导”阶段的教育督导队伍建设

要处理督导专业化的问题,教育督导人员的入职资格证制度和专业技术职能制度的确立尤为关键,这也是一个国家督导制度体系的核心部分。然后在我国一步步推广试点区域,不断探索创立我国统一的督学资格考试体系和认定制度, 对管理、评价和督导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5]。合理把握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角度,更近一步规范督导工作的界限规范,推进教育督导标准化发展水平 “督导程序要逐步规范和标准化,国家层面统一。 ”一方面多途径收集督导中遇到的问题及及时解决机制,使督导队伍快速解决督导中发现和收集到各种问题。 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优化督导工作机制,对社会和学校所反馈的问题进行集中过滤,然后对所反馈的信息施行分类,其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实行统一指导答复,对各学校详细情况的指导意见反馈给所任职学校的责任督学, 切实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4.3 健全督导人员培养培训体系,与时俱进“智慧督导”新阶段

兼职的督导团队在职培训制度,一是创建完善的“省—市—县”分层级的各司其职的督导培训模式, 从而建立督导团队分层分级的培训新模式,对各个层级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培训的效能; 二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开发丰富多样教育督导的培训课程,从而建立具有现代化督导理念和技能的专业化督导队伍; 三是合理利用网联网技术,创立线上线下融合的综合型督导团队培训模式, 供给各层各类督导团队自由快捷学习需求,促进督学培训与时俱进贯彻终身学习理念;四是在成人督导团队的培训规律和特点上变革,因此成人学习人员是经验的积累与理论知识水平共同发展,使督学人员的经验积累与培训师的督导知识水平相互融合,开展自由民主的方法, 走“智慧督导”新路径[6]。

4.4 创新教育督导工作的“智慧督导”新模式

搭建教育督导信息管理平台,推进责任督学挂牌制督导全过程的现代信息化和公开化,从而促使督导的工作功效的大幅度提升。 其次是试行24 h线上模式,由于传统的督导大多是团队到现场亲自督导,督学团队需要亲自到被督场所收集信息与资料, 再对数据整理和分析,从数据的规律中获取督导的结论。 由于人力成本和时空的限制了传统的教育督导工作模式。 此外,传统督导过程中收集的信息资料仅反映学校某一阶段的办学情况,却难以反映出学校办学发展的历程。 因此,采用“智慧督导”的工作新方式势在必行。“智慧督导”模式中,建立第一手督导数据信息资料库尤为重要,数据资料库全面丰富与否便会对督导报告结果生成有重大干预。 督学的督导全部工作过程的原始数据信息资料都是通过文字表格图片或视频录音的形式保存的,然后再对原始督导数据资料整合分析公开等,督导人员通过互联网在线上快捷完成督导工作,达成“智慧督导”。

猜你喜欢
督学督导专业化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如何处理好督学与校长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