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涛,高 波
(安阳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河南 安阳 455000)
“十四五”(2021~2025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启动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起步开局的五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工作纲领性文件,是解决安阳市生态环境突出矛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扩大生态环境空间,高效利用环境容量,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效管控生态环境风险,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美丽安阳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构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到2025年,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为2035年达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确定“十四五”生态环境目标指标。在国家、河南省“十四五”规划目标指标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依据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确定我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指标。针对安阳市空气环境问题突出的情况,初步制定空气环境指标:到2025年,PM2.5年均浓度达到50 μg/m3(2020年达61 μg/m3)、PM10年均浓度达到99 μg/m3(2020年达106μg/m3)、NO2、SO2、CO浓度持续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设计,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1]《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系统部署安排。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着重在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3~8]。
尽管安阳市在“十三五”期间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取得一定工作成效,但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较大差距,仍存在一些较大困难和问题。安阳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巨大挑战。
安阳市长期以来以冶金建材等高耗能为主的重工业型产业结构,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质量。钢铁、焦化、铁合金、火电等重工行业清洁化生产水平低,结构性污染突出,污染物排放量、能源消耗强度居高不下,在环保管控日益加码的情况下难以为继,急迫需要转型。
随着城市扩张与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安阳市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在所有煤炭、燃油(含汽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和电力中,煤炭在全市能源消费比重约为75%。焦化、火电行业、钢铁为工业部门煤炭消费绝对大户,其煤炭消费量约占全市工业煤耗量的70%左右。安阳市能源消费总量在河南省18个地级城市中排名第1,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11.48%。
安阳市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难以改变,结构性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该市位于“2+26”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空气中PM2.530%来自于外部区域传输。市区自然地理条件特殊,西部是太行山,市区南、北被两道丘陵合抱,形成了典型的“簸箕”地形,静稳态天气多,年平均风速小于2 m/s,不利于大气扩散。以上多重因素造成该市大气环境形势异常严峻,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在全国、全省、“2+26”城市排名落后,对照打赢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PM2.5、PM10、优良天数等指标任务非常艰巨。
干旱少雨,河流天然净流量小,多数河流为纳污河,持续生态调水难以实现,尚有部分地表水断面水质达不到目标要求,水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大。
农村环境治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污染防治进展较慢。土壤、地下水环境监管难度大。
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能力建设仍需加强;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建设监管能力管理手段仍需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基层和农村生态环境监管能力亟待加强;城市污水、城市固体废物、污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不足,与污染物产生排放量不相匹配;环保科技和产业支撑能力弱,不能满足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政策性措施还需大力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生态环境宣传力度及群众参与度还需加强。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思路和任务举措,围绕污染物总量减排、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环境风险管控三类目标,突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领域,强化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三大基础。确保2025年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加快实施污染企业退城进园,优化产业布局,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大气污染突出问题。强化细化“六控”措施,严格控排、控煤、控车、控尘、控油、控烟,加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针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采取差异化精准管控措施,最大程度削峰缩时。
重点任务与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升级;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提升应急管控能力;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完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优化调整用地结构,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大幅削减VOCs排放;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全面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全域清洁河流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四大攻坚战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战役成果。持续推进市界、县界、河流沿岸等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实施流域生态修复、人工湿地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南水北调干渠两侧风险源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安阳河水质提升专项整治、工业污染防治、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建设等工作。
深入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分类管理,加强优先保护,开展治理修复和结构调整。完善污染源监管清单,持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覆盖。强化源头管控,深化重金属污染防治监管和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生活污染管控,推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试点。建立污染地块名录。
全面做好环境信访举报问题整改、办理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照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整改到位。
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应急能力和执法队伍监管能力建设,保持环境执法监管高压态势,集中查办环境违法行为。扎实抓好环境应急防范处置,加强环境应急演练,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加强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辐射安全监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根据安阳市“三线一单”单行材料,安阳市环境管控单元划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三类。环境管控单元涉及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管控要求,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针对环境管控单元提出生态环境准入要求。
开展环保宣传“五进”活动,利用安阳日报、电视台、安阳新闻网等媒体,开辟专栏、举办专题节目,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政策和法规宣传;建立有奖举报制度,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在全市营造全民参与、全民环保的浓厚氛围。
建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强化环保综合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开展规划编制技术协调、衔接与对外交流。
自上而下统筹设计与自下而上典型研究相结合,从战略、目标、任务、政策、工程等各个层级,加强同全省“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及全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并根据该市实际情况、突出问题自选动作,积极创新。
强化规划目标、任务、项目、政策的内在联系,注重规划目标、任务的可行、可达、可分解、可评估、可考核,明确主体,强化保障。在规划编制和印发阶段,做好分部门、分县区的目标任务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