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尧,张云璐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010;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4)
国家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是各类森林公园中的最高级存在[1~3]。其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相应的建设发展也愈加受到广泛重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促进国家森林公园的全方位发展,有助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战略目标[4,5]。
国家级森林公园主要依托于优质的森林景观,我国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部分位于城市近郊、远郊的山区、林区之中,而在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市,山体更多为丘陵或低山状态,少部分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建成区内,在具备森林公园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兼具了市政公园的作用,人流量更大,开放性更强,同时对城市净化空气、降解污染物、调节小气候等作用显著,真正构成了“城在林中,人在林中”的美好生态画卷,这一类建成区内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统称为城市型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森林公园)。
城市型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模式应在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指导之下,有别于传统的近郊、远郊森林公园,侧重点有所不同。应以功能分区为统领,以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旅游规划、自然教育规划、基础工程规划为四大支撑,形成“一统领、四支撑”的规划模式。
3.1.1 分区原则
总体布局需以促进生态保护为基本原则,避免工程项目建设和游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须立足于现有森林风景资源分布状况,满足其在保护、管理、游览、服务等方面的地域空间关系和需求;要有利于森林游憩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为森林公园长久发展留有余地。
3.1.2 一级分区
结合林业行业相关标准《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2005—2012),考虑森林公园的资源本底与山水格局特征,形成生态保育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4个一级分区,其中生态保育区以生态保护修复为主,基本不进行开发建设、不对游客开放;核心景观区拥有珍贵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严格保护,除必要的保护、游览、环卫、管护等设施外,不建设住宿、餐饮等设施;一般游憩区主要为方便开展旅游活动的区域,可建设相应的旅游公路、停车场、宣教设施、娱乐设施、餐饮购物点等;管理服务区为满足森林公园管理与旅游服务接待所需而划定的区域,可以设置在公园红线外临公园区域,设置游客中心、停车场、住宿等接待服务设施。
3.1.3 二级分区
通过一级分区的划分可知,一般游憩区是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森林休闲等的主战场,也是森林公园内需要生态打造与建设的重点区域,通常来讲,面积占比最大。故应将其进行进一步分区,合理划定以森林科普、观光游赏、森林康养、文化展示等为主题的区域。并依据分区主题设置相应的森林课堂、植物展示、房车营地等项目与观光步道、景观亭、购物点、民宿点、文化馆等基建设施。
3.2.1 保护原则
强化管理,确保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分级、分区保护,确保管护的合理、经济、高效;联合各界力量进行治理,且因地制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大众环保意识。
3.2.2 保护分级、分区
首先需确定森林公园的保护对象,将其分为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与一般森林风景资源,其中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主要分布于生态保育区与核心景观区内,包括珍稀的森林植被、地形地貌、人文景观、野生动物资源等,应以永久保护景观面貌的完整为目标,部分或彻底严禁交通工具及一般游人进入,严禁建设无关设施;一般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范围即为一般游憩区的建成范围,区域的保护价值较低,保护对象包括森林植被、地形地貌、人文景观等,主要以保护植被分布的持续性为目标,工程建设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干扰。
3.3.1 产品定位
根据旅游产品市场发展规律,以及景观资源分布状况,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旅游的市场需求、开发的可能性、管理的科学性,合理规划包括度假养生、生态游赏、市民休闲、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并逐步发展产业业态。致力于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一处质量优良的森林生态旅游场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优质的环境,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3.3.2 项目策划与旅游设施规划
从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实际出发,根据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品的定位、景区景点的分布和主要森林景观资源现状,分级化策划生态旅游项目,而不是零散的布置项目点,应形成几大项目主题涵盖几大项目类型,几大项目类型串联具体项目点的结构。在此结构之下,有序进行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设施内容应做到完善,布局合理,尊重自然,方便各类人群活动。
3.3.3 游线组织规划
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游线规划应尽量避免走重复路线,形成线性、环形或网状形式;同时与周边主要景点合理衔接,形成良好的区域旅游协作关系;充分考虑多种游览方式并进行合理组合,促成丰富的游览内容呈现。
3.4.1 布局重点
城市型国家森林公园因其特殊的区位特点,更有利于开展自然教育活动。规划中应首先结合当地特色,提炼生态文化主题定位,再根据森林公园的功能区分,分级分区确定自然教育建设布局,每个分区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并布置相应的自然教育设施。
3.4.2 解说系统
解说系统的建立应做到合理化、灵活化、生动化、故事化,吸引眼球,做到合理串联,让游人感受完整的文化体系。具体分为向导式解说系统与自导式解说系统:向导式解说系统主要依托于游客服务中心,配设导游及相应设备,多语种设置,合理布局游线与游览时间,形成成熟体系;自导式解说系统主要通过园内的标识系统实现,应完善布置包括服务接待型、交通导引型、科普说明型、警示型4类标识牌,充分满足游人体验。
3.5.1 规划原则
城市型国家森林公园因其特殊的区位属性,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基础工程建设基础,应因地制宜,尽量少改动原有建设内容,以优化美化、提升完善为主;建设强度应大于一般森林公园,即满足游客游览又满足市民休闲;建设项目应满足环保化、生态化的特点,功能性与景观性相结合。
3.5.2 建设重点
建设重点包括道路交通规划、给排水工程规划、供电工程规划、通信广播与互联网工程规划、旅游安全保障系统与设施规划等:道路交通规划对外应与市政主干道相接,方便游人进入,构建环形交通体系,完善慢行系统等;给排水规划应满足供水需求,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实行清污分流,集中处理等;供电系统规划应节约能源,线路建设尽量避免影响景观效果,倡导新型清洁能源的引入等;通信广播与互联网工程规划应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充分满足游人需求;旅游安全保障系统与设施规划应建立安全救援管理机制,建立公园监控系统,加强园内治安管理等。
近年来,人们亲近大自然、亲近森林的渴望越发迫切。以城市型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门户,其发展建设意义重大[6,7]。经合理地规划统筹与科学建设之后,可充分发挥森林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等生态效益,优化区域生态基底,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也能发挥森林的休闲旅游、森林康养[8]、科普宣教等综合效益,充分实现对森林资源良性、全面利用的最大化,其规划模式可期在全国城市型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