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瑾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随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被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之中,政府不断加强对卫生健康领域建设,公共卫生专项不断增多,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卫生事业单位高精尖医疗、科研仪器设备投资更是显著增加,这就要求加强卫生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合理使用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
卫生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公益性质的卫生健康基础科学研究,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其拥有的资产来自财政拨款购置、上级主管部门无偿调入、接受捐赠等。资产的表现形式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全周期全流程的资产管理包括资产配置、资产使用和资产处置,具体工作包括:采购配置、登记入账、领用、变更、维护、处置报废等环。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卫生事业单位职责职能的履行,同时资产管理也是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卫生事业单位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国有资产总值也持续增加。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能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更优质的卫生保健服务,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卫生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相当大,有效地管理卫生事业单位资产和国有资产安全密不可分。只有加强卫生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效率,才能保证卫生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并降低运营成本,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资产管理办法和要求,但由于长期以来卫生事业单位体制和人们思想上固有的对国有资产的不重视,造成资产管理基础不规范、资产控制体系不完整等一系列问题。
第一,长期以来卫生事业单位受自身体制影响,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不爱惜国有资产、不重视资产管理工作的观念。许多卫生事业单位成立时间长,资产复杂众多,资产管理工作难度加大,遇到单位变迁、人员变动时没有做好资产的登记、移交工作,尤其像办公用品、笔记本电脑等随身携带的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削弱了卫生事业单位的执行职能。第二,资产成本控制意识缺乏,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缺乏完善的资产配置标准,资产购置的随意性大,重复购置,不按需购置,对设备的维护不及时,缺乏责任感,导致资产利用率低,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第三,缺乏联合管理协调机制,主要表现在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沟通和协作,上级布置工作任务相互推诿,责任分不清。财务部门只负责资产价值的登记入账,资产管理部门也只是流于形式地对资产采购和登记,只是账面数字的管理,账实不符现象严重。
合理的预算编制是加强资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卫生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编制年度预算时,往往根据往年的数据稍加修改进行编制,没有根据本单位资产的存量和配置以及自身的发展和需求编制。
第一,对于设备等固定资产的采购只明确设备采购方式、价值,采购审核时只关注金额、是否进口产品,各单位实际采购过程中财务部门往往不参与,不能对预算进行有效监督,导致各种资产的不合理购买和分配。第二,随意变更预算,有的单位为了完成预算执行进度,年初刚下达的预算就变更预算资金使用用途,突击采购仪器设备、试剂耗材,造成资产重复购置,资产利用率低,增加了卫生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成本。第三,由于缺乏正确的预算管理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随意购买,超标购买,没有严格执行资产配置标准,造成资产分布不均、浪费资产,如新来同志不考虑单位存量资产,随意购置新桌椅、文件柜、电脑等。
现阶段,卫生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薄弱,没有形成专门的、专业的部门对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单位的财务部门监管着国有资产,主要是预算和资金账务的管理,总务后勤部门负责资产的采购,专业科室使用、保养维护设备资产,造成资产管理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资产采购手续不完整,达到招标采购标准的采购规避招标采购,自行购买,招标采购流程不规范,徇私舞弊现象时有发生;资产购置后资产未及时入账,没有专人管理,未定期盘点资产,造成账实不符;资产处置时,没有等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随意处置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资产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尤其对高级专业设备的管理维护不了解。对于深层次的整合分析管理工作无法胜任,只是表面形式的登记工作。没有组织专业的继续教育学习,经验交流,无法进行知识更新,学习缺乏主动性。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们对卫生健康的迫切需求,卫生事业单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管理好卫生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发挥国有资产应有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领导要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大力宣传教育广大职工群众,提高资产管理意识,爱惜国有资产,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用。如定期组织讲座、培训班等宣传讲解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法规,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增强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制度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立权责清晰、岗位分离、相互制衡的内控体系,加强监督力度,规范资产管理行为,提升资产管理效率,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如组织有纪检部门、专业人员等参加的专门采购小组,参与招标采购全过程,审核应标单位的资质、报价等,保证采购招标设备的专业性、合法性。
第一,从预算、购进、使用等全方位做好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将资产管理同个人的年终绩效考核目标相结合,严格贯彻“谁用谁负责”的资产管理制度。同时把资产管理作为领导职务升迁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从上而下切实做好资产的管理工作。加强各部门横向联系,完善联合管理协调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认真抓好资产管理工作。第二,严格贯彻执行资产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国家颁布的资产管理的法规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从资产购置、维护保养,处置和报废等全过程严格规定,做到资产管理工作既合法合规又有自己的特色,真正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的结合,是衡量资产与资金的匹配和整合的关键,它影响着政府对公共卫生支出的评价和考核,是衡量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的关键。
第一,卫生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要结合单位履职需要、资产存量和购置资金来源等情况,按照资产配置标准编制年度新增资产购置计划,随部门预算报送主管部门审核,未经审批不得列入购置预算。如每年末各科室先根据去年的使用情况预计下一年度新购的资产设备、耗用试剂耗材的品种、数量,再结合本部门今年的实际工作计划、突发事件等情况,做出下一年度资产购置预算,财务部门根据采购预算进行采购,从资金使用上对资产购置进行控制。第二,资产配置管理要与政府采购相结合,新增资产属于政府采购法及实施条例规定范围的工程、货物,需执行政府采购。卫生事业单位应积极组织单位采购部门人员及时学习政府采购的相关知识,合法合规地开展采购活动,规范采购行为,切实把好资产“入口关”。另外,资产配置还要与资产处置相结合,强化资产处置程序,防止资产的随意处置,保证资产的安全。
第一,随着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19年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一项就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核算资产的真实价值,同时对于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从资产的配置、使用到处置全周期全流程加强管理,配备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员。首先,加强专业科室、采购部门、财务部门、纪检审计部门的合作,成立专门的采购小组,对资产进行管理。其次,选择资历深厚、专业能力强的人员成立专家采购小组,对资产的参数等专业性进行论证,保证资产采购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第二,卫生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各种资产管理知识、制度,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如通过组织继续教育、经验交流会的方式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时更新知识。制定适当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
加强资产管理是卫生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卫生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转变观念,加强管控意识,优化资产配置管理,夯实管理责任,提升管理质量,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下,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