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涛,余茂生
(福建工业学校,福建 福州350000)
所谓就业升学“双导向”,就是让就业更强,升学更优。“就业导向”要求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这是我国中职教育一直坚持的办学定位。“升学导向”要求为高职院校或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优质生源,这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中职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现在的就业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流水线劳动力输出,而是强调在信息化时代适应产业转型、技术升级,为社会提供复合型技能人才。“升学”也不是无门槛地进入,而要通过“知识+技能”考核选拨,进入优质的高职或应用型本科院校。本文以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对此进行研究。
(1)“知识+技能”中职升学选拨方案彰显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高职录取中职生的比例放开,让更多愿意升学的学生有机会实现愿望。依据本校2017级学生报名升学等级性考试统计数据来看,全校毕业生1420名,报名升学考试的学生达981名,占比69.08%。这些学生要通过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选拨,要顺利毕业取得升学的入场券,就要参加合格性考试环节;要顺利升学,还要参加等级性考试环节,其中等级性考试的“技能测试”环节由福建省考试院统一组织,指定相关职业院校承办,占200分。从组织环节和占比都突显技能测试的重要。
(2)企业要求新入职员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根据一项对全国111家汽车制造企业进行无记名随机问卷调查,针对“企业对新入职员工的要求”选项,答案排在第一位的是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第二和第三位的是要有较好的吃苦耐劳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非常符合中职办学定位。
(1)打通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彰显中职的技能优势。当前就业市场呈现的怪圈是“政府说毕业生多、就业难;学生说工资低、难选择;企业说招人难,且不能用”。这种从量和质上体现出的供求不平衡问题,主要是中职毕业的学生眼高手低,进入企业无法直接独当一面,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如果中职学校能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把企业技能前置于实践教学,做到校企无缝对接,毕业即能上岗,就能实现学生、学校与企业的三赢。
(2)打造学考“技能测试”高分。随着“知识+技能”考试招生方式改革的深入,升学成绩中专业基础课程占250分,专业技能测试占200分,专业知识合计占比达60%,且技能测试成绩能够拉开得分差距,从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打牢中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按照汽车维修行业职业标准和汽车领域1+X证书职业等级标准,中职学校按照汽车维修中“汽车保养”定位职业能力要求,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汽车维修专业基础模块的教学实践,让学生重点掌握汽车零部件的认知与保养、维修工具的认知与使用,培养良好职业习惯。这样就能为高职院校开展专业模块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1)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相关文件指出,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对于只有3 000左右课时的中职教育,既要为学生就业服务,又要为学生升学做准备。也就是说,学生既要有扎实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因此课程体系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校汽车专业教学部聘请行业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中高职衔接权威人士及中职汽车类专业带头人,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形成“一年级以文化基础课程为主、专业基础课程及实训模块为辅;二年级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主,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实训模块为辅;三年级上学期对接就业岗位安排专业技能课程和升学专业基础技能测试模块组织训练,三年级下学期安排专业顶岗实习模块”的课程体系。这样突出专业基础性实践环节训练,一是有利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相互过渡衔接,二是有利于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集中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避免专业理论课和技能课的教学安排过于分散。
(2)安排实践性教学内容。按照“能顺利毕业,就业优势大,升学通道畅,创业本领强,终身发展好”的培养目标,实践性教学必须同时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满足行业企业就业岗位的入职技能要求,主要是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二是符合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专业技能测试大纲;三是中高职实践性教学要有效衔接,避免中高职课程重复开设问题;四是对接汽车领域1+X证书初级职业技能标准。如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经综合分析,将开设汽车文化、汽车结构及维修工具认知、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测量、汽车底盘拆装与测量、汽车二级维护与保养、汽车基本电路测量、新能源汽车结构认知等基础性实践课程,并选考汽车领域1+X证书中“汽车电子电气和空调舒适系统模块”,整个实践过程按企业生产性过程进行7S管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同步训练、同步提高。
(3)打造实践教学环境。按照“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要求,要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率,避免中高职重复投资,减少办学成本。在规划、设计与建设实践教学环境时,要大胆地改变观念,建设“思想性与技能性相一致,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经济性与高效性相适应,课程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相衔接,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统一,校内实训与实际工作相对接”的实验实训室,变“专业性”为“基础性”,多建电工电子类、机械基础类、钳工模具类、发动机和底盘模块类等专业基础类实训室,规范维修工量具间、仓库间、资料收藏室等建设,构建“企业化”的实训教学环境。
(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要进一步更新。目前中职学生升学趋势越来越明显,中职教育正在向“就业升学双导向”转变。教师首先要认清大势,然后更新观念,谋求应变。对于学生就业导向,教师要帮助学生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为学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提供支持。对于学生升学导向,教师要掌握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尤其要精通等级性考试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测试考核大纲,帮助学生顺利升学。教师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2)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进一步改革。由于中职学制短,内容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把“教”“学”“做”三者结合起来:一是激发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的兴趣;二是用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理论,避免学生出现机械记忆、浅层理解、简单应用的问题;三是以1+X证书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为依据,明确任务,倒推实训项目及实训内容改革,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