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引擎。外汇管理部门将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拓展国际服务合作新空间,为服务贸易发展营造便利的营商环境、良好的制度环境、稳定的市场环境和“互惠共享”的国际环境。
服务贸易是全球贸易中非常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是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2020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重要致辞,提出了促进全球服务业开放合作的三点倡议。外汇管理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和互联互通,更好地服务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服务贸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动能。世界贸易组织《2019年世界贸易报告》指出,服务贸易增速快于货物贸易,年均增长5.4%,达13.3万亿美元(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四种服务贸易模式的交易金额合计),创造了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经济产出,是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的重要就业来源。预计到2040年,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将达到三分之一,规模上升到20万亿美元。当前,国际贸易格局深度调整,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服务贸易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但服务贸易增长的韧性和创新引领性仍然较强,一旦潜力得到释放,将加速全球经济的恢复性增长。
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服务贸易是跨境生产的“粘合剂”,发挥着统筹生产经营、总部管理、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的功能,使全球价值链生产成为可能。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又使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加深,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在加快。经过服务化发展的制造业在全球化采购、研发设计、技术支持、产品维护等方面创造出更高的附加值,有助于增强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经合组织贸易增加值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制造业出口中来源于服务的增加值在2015年就达到了33%;在我国,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也同样明显,来源于服务的增加值占比近30%。
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数字技术的强势崛起,正在改变传统贸易方式,引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服务贸易成为近年增长最快的贸易领域之一。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的数据显示,2009—2019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出口从1.7万亿美元增长至3.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7%,2019年占服务贸易总出口比重为52%。世界贸易组织预计,到2030年,数字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占比将由目前的21%提高到25%。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国相继采取防疫措施,传统贸易渠道面临较大阻碍,推动服务贸易向“线上化”“零接触”发展。而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则增强了各国应对危机的能力。
服务贸易规则谈判成为国际贸易谈判的重心。与货物贸易主要通过降低关税消除壁垒不同,服务贸易的无形性决定了服务贸易保护政策更多表现为一国立法和规则等非关税壁垒形式,而国际贸易谈判则成为消除服务贸易壁垒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国际贸易规则谈判的重心逐步由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领域,集中在负面清单式开放、数字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随着数字贸易的发展,多个国家相继出台数字服务税,但目前各国对数字服务税征收方式分歧较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主张将数字服务税纳入原有税收体系,英国等欧洲国家则倾向设立新税种。单边征税或加剧国家间贸易摩擦,亟待通过国际贸易谈判来解决各国存在的分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年来,服务贸易在推动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相关部门的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53.9%,吸纳了47.4%的就业人员,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8.9%。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引擎。
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体系基本形成。我国通过探索推行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不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的建设,实现了服务贸易的区域协同和均衡发展。外汇管理部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稳妥有序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 持续优化外汇领域营商环境,保障合法资金进得来、出得去。金融和外汇服务直达实体经济,便利政策普惠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作用日益凸显,较好地维护了良性市场秩序,稳定了市场预期。
服务贸易规模和质量日趋提升。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对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影响日益显著,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收支规模达7499亿美元(数据来自外汇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全球经济体中居第二位。收支逆差有所回落,服务贸易收支结构持续优化。运输、旅行等传统项目占比逐渐降低,以电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外汇管理部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2019年,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发布了12项外汇领域跨境贸易及投融资便利化措施,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范围由货物贸易拓展至服务贸易,支持承包工程企业开展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2020年,又相继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出台了8项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融资便利化的措施,以及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的9项措施,统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惠及了100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人贸易主体。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外汇管理部门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为服务贸易发展营造便利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成果得到国际认可。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已大幅提升至第31位。外汇管理部门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对标国际一流水平,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外汇便利化措施,扩大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推动贸易新业态政策有效落地,着力打造“越合规、越便利”的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
坚定不移地推进更高水平开放,为服务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型开放是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促进中国更高水平开放的新要求。外汇管理部门将继续服务好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临港新片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等外汇管理改革先行先试;支持加快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按照《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支持外资服务型企业进驻中国发展,吸引更多的国际高端人才聚集;推动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断深化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
积极防范和应对外部冲击风险,为服务贸易发展营造稳定的市场环境。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效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并保持韧性,有效发挥了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服务贸易外汇市场环境更趋平稳有序。外汇管理部门将加快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在切实便利真实合规交易的同时,强化外汇市场监管和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保护外汇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引领市场主体不断提升信用等级、管理能力和内控水平,共同维护外汇市场的良好秩序,继续营造开放、稳定的外汇市场环境。
不断提升中国对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贡献度,为服务贸易发展营造“互惠共享”的国际环境。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成功举办,有力地推进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与国际合作,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心。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中国,有着巨大的服务贸易需求,加上完备的工业体系、丰富的产业链条,必将对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助力全球经济尽快复苏。外汇管理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提出的三点倡议,通过新开放,新发展,激发服务贸易的新动能,不断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