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经营工作重点分析研判

2020-11-27 06:02:26国佳楠
活力 2020年21期
关键词:基建投资领域经济

国佳楠

(中铁电气化局基础设施投资分公司,北京 100036)

一、宏观经济新形势

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的两端即原材料和成品均依赖于国外经济环境,全球经济减速诱发外部需求萎缩,产业链、价值链断裂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暴露了我国经济对外的高度依赖,国际大循环面临着巨大挑战,故大力发展国内循环就显得尤为重要。出于对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着美国疫情不确定、经济不确定、选举不确定及联盟不确定这样的机会窗口,我国更应该扩大内需以应对外需的不确定性,同时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做出的一个重大判断。而当前面临外需的巨大缺口、消费萎缩、出口低迷,居民与企业债务高企压缩政策空间等约束,“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和出口均受到抑制,可以判断出为了实现我国GDP稳增长的目标,适度稳健的投资拉动和宽松措施将成为下一步的政策支持。

二、建筑企业发展新方向

对建筑企业而言,我们最应关注的是基建投资。因为当前中国既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稳就业,又需要保证经济增长质量以实现经济转型,而基建投资恰恰符合这两个目标,用占比较高的老基建稳增长,占比较低的新基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正是多措并举持续扩大内需,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有效方法。

具体来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2020 年中央及各省市设立补短板稳投资专项资金,推进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项目的有序开展,2019 年专项债发行量2.15 万亿,而2020 年专项债发行规模定为3.75 万亿,相比去年增加1.6 万亿,增加规模历年最高。同时有政策强调提前下达的2020 年专项债额度将重点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明确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置换债务及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因此,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虽然土储、棚改专项债受限,但基建投资提升具备确定性。同样在2020 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公布了2020 年主要预期目标——完成铁路投资8 000 亿元左右,公路水路投资1.8 万亿元左右,民航投资力争达到900 亿,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新基建”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于科技创新,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 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不难看出,其发力的方向与我国经济长期的转型方向相匹配,第一与高质量发展相关,聚焦点在于科技创新;第二与新型城镇化相关,聚焦点在于扩大城市圈的经济辐射能力及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第三与供给侧改革相关、聚焦点在于补短板。在此大背景下,“新基建”走入建筑行业的视野,搭乘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顺风车,成为下一个建筑行业的风口。

综上所述,在政策加持的大背景下,我们有理由认为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望回升,基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同时新基建将成为基建投资的重要增长点。有部分数据预测未来3到5 年,新基建占总基建投资比重将从当前的约10%提升至约15%,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在新基建投资占比达到50%以上。

三、经营工作新起点新举措

对我公司而言,目前国际业务没有形成属地化、本土化的经营格局,且国际业务其市场份额、利润贡献率和资产总量在全公司整体中所占比重较少。针对铁路总公司实施物资甲供、铁路市场竞争门槛降低、一级央企抢占地铁市场、铁路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铁总推进高铁维管模式改革等市场环境变化,企业发展面临“四电”集成总包合同额和专业承包量下滑、项目盈利水平降低、营收规模性增长受限等严峻挑战。

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经营工作应顺应政策导向,重点落实在国内及大型新基建投资项目上。同时随着行业成熟度的逐渐提升,无论是“四电”市场还是其他领域,随着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了解日益加深,其对定制化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需要在经营工作中“跳出两根钢轨”思考问题,加快向“相关专业领域无不积极融入、无不参与竞争”的“专业+”经营格局转变,顺应政治形势。未来应谨慎选择适度将向土木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拓展业务,放大专业技术优势,推动实施工程总承包项目,将“四电+相关多元”做深做实。

尽管专项债方面有所限制,也有数据表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正平稳下滑,但目前商品房市场容量维持在15 万亿左右,我们判断其依然可以保持5 年左右的峰值,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仍然可以将房地产开发投资确认为重点方向。同时,现在中国城市发展逐渐从增量模式转为存量模式,城市更新是存量时代下的必然产物,这意味着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也将蕴含巨大的商机。由此,企业应提早布局在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大数据中心建设、片区综合开发等有较大市场机会的领域。

具体来看,一是巩固核心主业。继续加大对轨道交通“四电”的经营力度,保持四电系统集成项目的市场优势,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通过紧盯各省市投资建设项目规划,着力运作大型投融资项目。二是发展成长业务。坚持以轨道交通市场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条;做强核心主业,辐射相关领域,扩大民建建筑板块。将房建市政作为做大经营规模的战场,充分利用好集团公司拥有的相关特级资质,大力开拓包括铁路、城铁土建站房和市政房建等市场,积极参与城市更新、棚改旧改、片区开发、城市综合体、城市交通枢纽等工程建设,实现从点到面的拓展。三是抓住风口,积极谋划,提前布局新基建领域。利用企业优势,着力加大在电网、光缆建设、基站建设等能源、信息交通基础领域的经营力度,通过在新兴领域的不断投入,提早预定未来市场发展的“船票”。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经济形势下,建筑企业应积极涉足新基建领域,以投资拉动市场,顺应政策布局,但是与此同时也应注意防范风险是确保企业稳健发展的前提,也是企业经营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需要加大对投融资项目的风险管控能力,特别是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跟踪监管和后评价,进一步规范投资项目决策、运行、退出等程序。尽管有宏观经济大环境的支持,目前受国家各部委资管新规的影响,部分已中标签约项目依然面临合规性风险,投资项目融资落地困难,项目推进缓慢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应对举措上,我们应着力关注投融资项目具有的投资规模大、业务板块多、运营时间长、复杂程度高等特点,加大各类投资模式的研究,加强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对既有项目的梳理、分析,重点是要检查项目的投资收益、建设管理、运营回收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做好投资项目的规划工作。

猜你喜欢
基建投资领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领域·对峙
青年生活(2019年23期)2019-09-10 12:55:43
中国今年基建投资规模有望达20万亿元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我国基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中国经贸(2017年8期)2017-05-12 11:02:41
试论如何加强投资财务管理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09:47:33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浅议高校基建投资内部控制
经济师(2013年5期)2013-04-29 03: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