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斌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人事处,江苏苏州215131)
作为以学前教育专业为龙头,聚焦幼儿教师培养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幼专),始终以一线幼儿园教师为主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努力培养符合“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专业标准、对标“幼儿为本、才艺兼备、擅长保教”专业能力的高水平幼儿教师。笔者调研发现,部分幼专生教育技能熟练而教育情怀淡薄,保教能力优秀而人文素养缺失,这既不利于幼专生职业生涯发展,更影响了他们作为育人者“系好学生人生第一颗扣子”的使命传承。因此,笔者以部分幼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调研的结果为研究对象,探索语文素养与道德品质双育、专业技能与人文情怀并举的“育德育才”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概括来说,课程思政指的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均应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就是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引领下,深挖各学科的育人价值,本着高度的大局意识,形成全课程育人同向同行的联动效应,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才成长。课程思政的价值聚焦,就是指课程要聚焦育人价值的本质,明晰定位,弄清楚“三个什么”,即目的(为了什么而做)、内容(可以做什么)及目标(为了实现什么)。
目前,课程思政的关注与热点着重聚焦在“一种知识转化”“一个全新理念”和“三维课程统一”上。一种知识转换,指的是高校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深度整合与加工,帮助学生收获理性认识世界、客观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知识”到“品德”转换的桥梁架设。一个全新理念,是指理念的辩证与统一,纠正部分“重知识轻育人”的错误观念,注重在知识的传播中强调价值塑造,在价值的传播中增加知识储备,也就是“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三维课程统一,则是指课堂、网络和实践多渠道、多维度育人,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依托网络覆盖全渗透,补充社会实践多角度,贯通三维课程,助力课程思政实现。
综上所述,高校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齐修共塑“两代师表”是师范学校的职责与使命。作为人文哲社类课程的排头兵,“大学语文”课程理应承担起课程思政“排头兵”的身份,以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作品为抓手,发挥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与此同时,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幼儿师专培养的是幼教老师,面对的群体是人生刚起步、最需要关爱、最应该播种理想信念种子的幼儿,作为“师者之师”,幼专大学语文教师应以《学记》《论语》《师说》等必讲名篇中“为人师”理念为指引,以教师榜样之力量,助力全员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指出,要“深入推进文化育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等文化建设活动。”不论是国学经典诵读还是中国传统节日振兴,都可以从“大学语文” 课程丰富的资源中寻求抓手,《诗经》《楚辞》为吟诵发端,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各类经典诗文也提供了丰富的文本基础与时代韵味。与此同时,“大学语文”课程中丰富的文学理论,也为《实施纲要》中所提到的开展“高校原创文化经典推广行动计划”提供了智力支持与理论保障。
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大学语文”课程有着丰富、可操作的实践资源,具有将课堂转移到户外的实践可能,存在提升幼专生社会性、进一步丰富“社会人”角色的资源支撑。“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一旦与课程实践紧密结合,可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对作品理解,拓宽大学生视野与格局,转变幼专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与社会相脱节的被动学习局面。
在幼专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学语文”的前修课程主要有“教师口语”“阅读与写作”或“应用文写作”,后续课程有“儿童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实施课程思政时,教育者期待通过思政元素与大学语文的完美融合,在提升幼专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实现专业发展、个人发展、职业发展。笔者调研发现,由于缺乏对课程定位全面的梳理与明晰,效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同时,有78.7%的幼专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只是中学语文的延续,与其他课程相比,实用性较差,并不能服务未来职业发展,因此没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主观上幼专生功利性认知的局限,客观上任课教师缺乏必要的课程解读,直接导致了“大学语文” 课程定位的偏差。
“大学语文”课程常采用专题式教学,“以史带篇” 是教学内容遴选的主要依据,大部分的幼专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上以“先秦、两汉、唐宋”名家经典为主,辅以“明清”“现当代”优秀篇目。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希望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讲授较多的专题内容,但由于过分追求“面面俱到”,缺少必要的提炼意识,反而稀释了作品的育人元素,难以集中通过经典的力量触及幼专生思想及灵魂。同时,坚持“技能”“品质”双向发展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遴选机制仍显不足,对更深入的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提供如“家园沟通手册、新媒体文稿、幼儿园工作计划与总结、幼儿园观察报告”等材料撰写的发展后劲依然薄弱。
相较于教师口语的教学模拟、家园沟通情境考察,儿童文学的儿童故事讲述、绘本创作、童话故事创编等,大部分幼专的“大学语文”考核依然是“一张卷子”考到底。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的评价导向带来了学习内驱力不足,对学习过程关注的缺失,不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既无法及时调节学习状态,也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培植。与此同时,对课程中学生习得的思政元素的检测缺乏创新,对具体工作情境中进行的如“提前写作、课堂他评与自评、自我修改”等探究式学习缺少过程性评价,也成了阻碍“大学语文”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障碍之一。
幼专生的职业素养形成是一个全过程、全学科共同助力的过程,因此在发展语文理念下,在“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时,始终要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学生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从而实现课程的精准定位。
笔者以“应用文写作”单元能力素养任务设计为例,从写作任务、核心素养、思政要点三个维度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见表1)。
表1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单元能力素养任务设计
从表1 可见,大学语文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学习演讲稿、新媒体写作、家园联系手册、幼儿学期评语等应用文写作知识点,预见并处理未来教学可能遇到的难点与问题,通过创设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教学情境,契合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努力引导学生提前进入教学场域,培养职业感知,让学生深刻意识到所学知识在未来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另外,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悟到大学语文学习内容中蕴含的思政要点对于健全自身人格、提供持续职业发展后劲、提升职场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端正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并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同时,要充分发挥其他学科专业优势,助力“发展语文”教学。以讲解《琵琶行》《李凭箜篌引》为例,可通过音乐教师的专业分析,以“音乐赏析+ 文学解读” 的方式,让学生在收获音乐之美的同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体悟,更好地实现“多元解读”;在讲解《水仙》《当你老了》等外国诗歌时,可通过英语教师对英文文本的剖析,让学生基于原作感悟作品韵律,对比把握异域诗歌精髓。学科教师助力的形式,也为“三全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学科范式。
在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基本上以时代划分为序进行篇目讲解,这的确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文学史观,但除此以外,为更好地优化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语文课堂中的“思政味”,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要以师德养成为序列,完成内容整合。一般而言,师德养成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严守底线,对教育保有忠诚与热爱;第二是紧扣关键,积累扎实的学识与培育不断进取的精神;第三是关注核心,明确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是师德养成的精髓;第四是聚焦目标,把收获有魅力的权威感作为师德养成的最终目标,并以此四个阶段对应进行文本的遴选。以第二阶段为例,可将《报任安书》《不自由,毋宁死》《美美与共》《我有一个梦想》等篇目选入其中,在把握四个序列的基础上,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与文体的束缚,实现师德养成的多维助力。
二要以职业标准为维度,实现内容重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应始终为职业素养培育所服务,而贯穿《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可以紧扣《专业标准》的四个维度,进行作品的重组,形成独立于“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以外的拓展课程体系。比如在“师德为先”主题学习中,可以选入《劝学》《金岳霖先生》《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品质》等篇目,通过古今中外的名篇,以文学作品为经线,帮助学生在习得语文素养的同时,编织起“大学语文”教学体系与师范生自身的师德养成双体系。
三要以共同体为形式,完成内容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与资源是“发展语文”的另一突破口。可以通过组建大学语文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以“伙伴+”的途径,取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以“现当代文学”专题为例,学生可协作完成各文学流派发展脉络思维导图,进行名家名作“你讲我评”,感受这些名家“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担当,在弥补课时不足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评价是导向,具有引导学生达到理想目标的功能。大部分的幼儿师专“大学语文”课程已取消期中测试,使得期末测试成了判定的重要标准。大部分的幼专生对考试的分数比较在意,片面强调考试分数会让学生只在考前进行突击,而对平时的学习产生怠惰情绪,不利于自觉学习与自省习惯的养成。而“发展语文”,聚焦在“发展”,考核也应重“发展”。因此,“发展语文”对学生语文能力发展过程的考核占总成绩构成的60%,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团队协作、组织领导、品德修养、审美鉴赏、思维表达等,内容涉及课件制作与展示、作品创作与表演、情景模拟与再现、活动策划与讲解等,而40%的期末考核中,除了对文学常识、阅读理解、应用写作、综合素养的考核外,对情感态度、价值导向等的考核均体现在开放类的论述题中,让学生敏锐捕捉课程中的思政亮点,感悟、习得并内化思政要点,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真正收获多元评价,从而实现基于发展理念的多维立体考核。
课程思政融入幼专“大学语文”教学,是基于“立德树人”育人宗旨,并立足幼专生职业素养分析与未来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下的,对“大学语文”课程知识、技能、素养全面整合的一次全面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其中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路径,可以为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提供可参考、可借鉴、可复制的课程范式,为实现课程思政全员、全学科育人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未来如何整合各学科课程思政资源,进一步优化合力,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