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九春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嘉陵小学 四川 广元 628000)
针对小学数学教育来说,教师需要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更加关注和重视,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如此才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全面总结制约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1.1 灵活多样原则。灵活多样原则是小学数学教学最为主要的原则之一,该原则要求需要应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让学生的思维可以逐渐延伸,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提供针对性的帮助[1]。对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以学生学习的心理反应为主要的依据,从根本促进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
1.2 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主要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是一味追求教学速度的提高,而是应该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使学生可以独立分析知识点,从而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模式。
1.3 以生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就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的角度考虑和分析问题,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有清晰的了解,结合学生的能力调整教学方式,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2]。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案的制定都需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开展,以科学的学习理念为依据逐渐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使学生可以应用数学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避免一味追求教学质量提升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3]。
2.1 忽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以往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理念缺乏创新,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很多教师只是将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
2.2 书面化的语言对学生思维发展产生制约。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书面语言作为教学的主要语言[4]。然而小学生很难直接明白教师想要表达的意思,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尤其是在讲解概念知识时,会大量使用书面语言,学生对本就抽象的知识感觉更加困惑,无法及时领悟和分析。
2.3 缺乏实践。小学数学知识涉及大量的理论,教师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会以理论知识讲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受到制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来实现。学生在实践时动手能力会得到强化,思维范围也会逐渐拓展,继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与知识能力保持同步,使学生可以利用科学的思维提升解答数学题的技巧,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解答问题的时间逐渐缩短,提升教学效果。
3.1 教师的教育观念需要及时转变。教师如果想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提高,需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科学组织课堂教育活动。教师只有应用创新性的观念开展教学,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观念。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核心的教育理念,以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稳定的基础。
3.2 使用口语讲解知识。以往教师主要以书面语言进行教学,很难让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了解,学生理解知识存在较大的困难,针对于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尽量避免使用书面语言,而是应该广泛应用口语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特别是在教学概念知识时,教师更应该使用口语,使抽象性的知识更加简单、易懂,这样才能为学生正确掌握概念提供帮助。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特征”这一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可以对三角形有正确的了解,教师需要使用口语引导学生,教师可以将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就是由三条长度相同的线段组成,通过连接端点形成图形,这一图形就可以称之为三角形”,这样就可以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复杂的概念。如果教师以书面语言进行讲解,学生很难形成具体的形象,无法了解概念所要了解的意思,自然也无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另外,在实际教学中,一些知识内容跳跃性较强,学生很难轻松理解。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这部分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运用语言联系不同的知识并准确表达出来,揭示隐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3.3 加强实践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需要为学生规范性的讲解知识内容,同时还需要注意加强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和理解数学知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5]。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实践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产生的积极影响,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讲解时间,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可以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对理论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在实际教学规程中,教师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让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渐得到强化,使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一些比较熟悉的事情,在实践过程中启发学生独立进行思考。
例如,在教学“体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并引导学生进行密切的观察,此时教师需要适时引入体积的概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归纳这一概念,使学生可以在总结和归纳的过程中深入进行思考,明白概念的形成原理,从而牢牢记住这一概念。
3.4 教学联系实际生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深刻意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合理融入具体的生活实例中,在促进学生应用能力提高的同时,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科学的培养。同时,教师需要对书本知识进行仔细的研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学习拥有更加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增进对数学概念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在教学“购物”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购物场景,让学生形成购买者与售货员的关系,并演练具体的购物情境,使学生可以将课堂教学中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联系生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即使是比较复杂的应用题,也会在文字中蕴含大量的知识信息,学生必须马上在头脑中形成相关情境,并通过自己的想象能力,使应用题中的主旨可以转化为图像,才能对数量关系进行明确。
总之,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需要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并遵循相应的原则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应用创新性的观念开展教学,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在稳定的情境中开展学习,使学生可以独立发现问题,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并应用数学知识顺利解决问题;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还需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为学生今后学习知识提供稳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