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晶
(武汉博泰尔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56)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这与中小微企业的贡献密不可分,这些企业在科技创新、扩大就业、保证增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的从各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然而,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靠资金的支撑,企业融资问题成为很多中小微企业成败的关键。有些企业面对好的项目,没有充足的资金,只能望而却步。很多中小微企业因为融资的问题失去发展壮大的机会,或是无法度过危机而走向灭亡。据美国《财务》杂志报道,中国中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
企业融资的目的在于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筹集资金既要维持正常经营也要保证发展。其重要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企业的投资活动都需要资本的投入,而通过融资才能满足所需资本。通过低成本的融资方式,保持最优的融资结构,选择最佳的融资时机,控制好融资风险,来实现企业投资目标以及整体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通过利用好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经营,在进一步扩大企业收入的同时,通过资本结构的优化降低成本、加强管理,促使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进而提升企业价值,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有效及时的融资可帮助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目前,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很多中小微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出现断层,企业在订单缺失的情况下,还需支付正常的运营成本,如果没有及时、足额的资金支撑,很多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将面临倒闭。由此更加凸显企业融资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政策的开放,开办公司越来越方便快捷且成本低,激励着很多人自主创业。但是很多中小微企业的创办者既非财务也非管理专业出身,在企业初创阶段,考虑到人工成本,不会请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导致一部分企业没有规范的财务制度,有的甚至不能做到正确的核算,更不用说制定企业投资及融资战略了。由此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中小微企业没有内部控制的概念,在筹资之前并不会对筹资方案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其风险,盲目以多筹集资金为目的,不惜上报虚假信息;对企业信用也不重视,对筹集来的资金不做审批管理擅自挪作他用,最后导致拖欠贷款利息,甚至无法偿还本金。由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客群信息甄别的难度较大,为避免风控风险,会选择对中小微企业少贷款甚至不贷款。
我国33%的中型企业、38.8%的小型企业和40.7%的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数据显示,中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接近1.9万亿美元,融资缺口率达43%,占GDP的比重为17%。中国受融资约束的中小微企业总数达2300多万家,微型和中小企业中受融资约束的比例分别为41%和42%。我国中小微企业自身条件不足,一方面,盈利能力差,没有足够的利润留存可作为内部融资;另一方面,外部融资环境闭塞,难以大量获得适用的资金。
融资方式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信托融资等多种形式。我国企业的融资主要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部分大型企业及上市公司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股票、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多种融资方式进行直接融资。而中小微企业大都不符合证券发行条件,不能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所以大多数还是只能选择向银行借款。由于银行审批严格、放款周期长、服务效率差等原因,中小微企业还是很难融资成功。
从单个企业的资金量来看,很多中小微企业需要的量比较小,而且基本是短期需求“救急”“救命”钱,而从银行的角度,中小微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服务成本差距不大,而中小微企业贷款额度低,信用等级低,农村信用社对其贷款时一般上调到基准利率的30%-70%、商业银行上调30%-50%,还需要额外负担担保费、资产评估等机构资料费。综合计算起来,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偏高。由此,大多中小微企业会偏向选择看似简单高效的民间借贷机构,这些机构一般不审查企业信用,甚至可以贷款给银行“黑户”,但是需要支付高利息作为代价,这不仅不能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增添助力,还使得企业陷入恶性循环,加速企业走向灭亡。另外,我国现在还有许多违法的民间借贷机构,他们无视我国法律规定,比如,借贷利息不得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把利息定的离谱。由此也更加加大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困难。
改变目前中小微企业信用不良的局面,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企业内部应该加强财务管理意识,注重聘请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帮助企业建立较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确定合理适用的企业战略目标。不仅可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加强抗风险能力,还有可能吸引外部投资;另一方面,国家逐步完善关于失信企业及个人的相关法律,比如税务局会每年评定各企业的信用等级,不同等级的企业享受的税收便利不同;对企业财务负责人实行实名制,情节严重的企业及财务人员将列入黑名单。这从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和个人在评估因财务造假等失信行为可能付出的代价后,选择放弃违法。所以,国家要继续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监管,从根本上让企业自己杜绝失信行为,把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放在首位,从而逐渐改变中小微企业受到信用歧视现状。
国家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已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其中有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民营企业发展基金、纾困基金等。多地政府还提出要发展和改革本地金融机构,引导本地金融机构为信誉良好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融资优惠服务。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继续加大新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作用。扩大扶持规模,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避免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进行乱收费、高收费。将运用央行再贷款资金发放的贷款纳入财政贴息和奖补的范围,政银企共同作战,是增强政策合力的一项有力的创新性举措,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央行政策资金和财政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
例如,2019年12月27日,由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推进建设的“汉融通-武汉市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下称“汉融通平台”)正式启动,汉融通平台为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科学的建立起桥梁,使很多中小微企业切实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并且获得简单高效的资金,同时也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其中企业可通过汉融通平台申请享受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对纳入纾困专项资金支持名单企业获得的武汉市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新发放贷款给予100%贴息政策,已经享受中央和省级财政贴息支持的企业,不再享受此贴息政策。
应以多种创新形式高效整合发改委、市场监管、税务、不动产、社保、税务、公积金、司法、环保等部门的政务数据,科学的评估企业工商、政务、纳税、财务、风险等五个维度的信用表现,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决策分析等前沿技术产品,结合完善的技术服务能力以及先进的信用评估模型,对借款人多角度、全方位的信用信息进行深度整合,有效缓解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同时也应该保证数据安全与企业隐私,在没有企业授权的情况下,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企业信息及数据给第三方。另外,还可在平台上在线提供金融宏观政策、行业形势、征信法规、征信文件等,并对企业融资流程以及金融机构受理效率、放款规模等进行实时监测。
目前多家银行与税务部门合作,企业通过在电子税务局中授权给指定银行,银行会通过评估分析税务端口企业的纳税信息和财务信息,给企业授信一定贷款额度,而不需要企业再向银行提交其他资料。对于企业来说,减轻了企业资料提交的烦琐,也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评估费用;对银行来说,税务部门数据权威,降低了因企业造假财务信息带来的资金风险。由此产生双赢局面。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并不发达,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只能选择向银行贷款和民间借款,因为融资渠道和方式的限制,大大降低了融资效率。我国应进一步扩宽融资渠道。如各地政府可以增设多个行业领域的专项基金,鼓励创业,还可以整合有投资实力的企业参与,通过一些创业大赛,选拔出优秀的初创型公司,帮助他们吸收有效资金或引入风投。积极推动地区孵化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创立提供办公场所,为发展提供财务管理及融资专业的一条龙服务。加大供应链金融的力度,对于核心企业上游企业,可以适当提高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或订单融资比例;对于核心企业下游企业,可以适当提高预付款融资或存货与仓单质押融资比例。对暂时出现经营困难但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可以适当降低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比例或适度减免手续费。中小微企业还可以适度的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如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平台模式及以京东、苏宁为代表的供应链模式)等。
综上所述,在国家从各个方面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对金融的支持。中小企业内部应加强管理,多元化发展经营,增强企业信用,外部紧跟政策的步伐,实现高效的融资,合理利用资金,让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