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坤,肖金成
(1.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北京 100035;2.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038)
都市圈是我国城镇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明确强调,特大城市要适当疏散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推进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外转移,加强与周边城镇基础设施连接和公共服务共享,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向1 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2019 年2 月19 日发布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方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以推动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不仅是促进城市群发展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推进高质量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起着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大作用,也起着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最终有利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模式。
我国学者对都市圈的研究从20 世纪80 年代就已开始。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和个人认识的差异,或是对同一英文名词翻译的差异,始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国学术界对“都市圈”这一概念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于同一个区域或同一个现象,有的学者用都市圈来描述,有的学者则用城市群来描述,还有的学者用都市区来描述,甚至在一篇文章中用多个名词来描述同一个现象或同一个区域。如美国东北海岸城市密集区域,有的学者称之为都市圈,有的学者称之为城市群,还有的学者称之为都市区。对概念界定和认识的不统一和不清晰,不但不利于对区域经济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也不利于政府部门实践工作的有序开展。笔者认为,都市区、都市圈与城市群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不同概念。
认识一个概念,不能仅仅看名称本身,而是要从概念所描绘的现象和所蕴含的内涵来理解。使用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等概念,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更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出发界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概念及其内涵。
都市区的概念来源于美国。1910 年,美国管理和预算总署在人口普查时,提出了“都市区”(Metropolitan District,MD)的概念,定义为以一个人口规模10 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周围10 英里范围内的区域,或者包括周围地区虽然超过10 英里但城市连绵不断且人口密度超过150 人/平方英里范围内的区域。1949 年,美国把“都市区”改称为“标准都市区”(Standard Metropolitan Area,SMA),1959 年又改称“标准都市统计区”(Standar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MSA),且把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降低到5 万人以上[1]。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在标准都市统计区的概念基础上,美国预算与管理总署又提出了“主要都市统计区”(Primary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PMSA)和“联合都市统计区”(Consolidate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CMSA 或Combined Statistical Area,CSA)的概念,后改“标准都市统计区”为“都市统计区”(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MSA),1990 年统称为“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MA)[2]。由此可见,美国对“都市区”的认识和界定是与时俱进的,且始终为了服务于人口统计的需要,并没有考虑或预期其在非统计领域的应用,但美国联邦和州政府机构确实在基于都市区来分配项目资金、制定项目标准和实施项目等[3]。借鉴和学习美国的做法,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都陆续提出了类似都市区的概念,如加拿大的“国情调查都市区”(Census Metropolitan Area,CMA)、英国的“标准都市劳动市场区”(Standard Metropolitan Labor Area,SMLA)等。
在我国,研究都市区这一现象是从地理学者开始的。1987 年,北京大学周一星[4]教授认为,中国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都市区概念提出中国自己的城市功能地域统计概念,即“城市经济统计区”。孙胤社[5]认为,都市区使人口与经济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空间内实现了相互作用,并用统计分析方法验证了外围区县的非农水平代替外围区县与中心城市的通勤联系是可行的,最后用该方法界定了北京都市区的空间范围。周一星等[6]也建议用外围区县的非农化水平来代替通勤指标。他们认为,西方国家确定都市区范围所使用的指标主要是通勤联系,但是我国没有相关的统计资料。2000 年,胡序威等[7]合著《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一书,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特点的基础上,对都市区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即城市实体地域内非农人口超过20万人的地级城市有资格设立都市区,该地级城市为都市区的核心,外围区域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中超过75%来自非农产业且60%以上的社会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的县(或县级市)。洪世键等[8]认为,都市区是由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作为核心,包括周边地区与该城市有着紧密经济社会联系且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构成的功能区域。宁越敏[9]认为,相比非农化指标,用外围区县的城镇化水平代替外围区县与中心城市的通勤联系来界定都市区的范围更合适。他提出,都市区的核心城市人口规模要超过50万人,外围区县的城镇化率要在60%以上。易承志[2]在辨析都市区不同界定方法的基础上,把都市区界定为由核心城市及与其存在紧密的经济、社会、空间整合联系的邻接地域组合成的区域。
从学者们对都市区的界定研究可以看出,都市区概念主要描述的是一个拥有特定人口规模的核心城市及与其有着紧密经济社会联系的周边邻接地域组合成的区域或地理现象。这种经济社会联系主要指上下班通勤联系。都市区是城市发展到高水平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5],是一个经济社会发达、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功能区域。因此,笔者认为,都市区形成的首要条件是一个区域内存在一个人口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而该中心城市居民和就业人口的工作、生活、居住等空间扩展到了周边地区,周边地区与该大都市之间存在较大规模、频繁、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这种经济社会联系主要表现为就业人口在中心城市与其周边地区之间大规模、频繁往返的上下班通勤联系。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测度大都市与周边地区的上下班通勤联系变得可行。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基于我国人口密度大、城市发育程度普遍较低的基本国情,本文把都市区界定为由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形成的大都市为核心,以及与其存在广泛上下班通勤联系的邻接空间单元组合成的区域。其基本内涵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都市区的核心城市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谓之都市或大都市。不过在中国的语境中,都市本身就是大城市,中小城市不可能称为都市,大都市是对都市在称谓上的强化。二是都市区的核心城市即大都市有且只有一个,大都市是都市区形成的前提条件。三是大都市周边邻接的空间单元与大都市之间大规模、频繁、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主要是指上下班通勤联系。四是都市区空间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作为核心城市的大都市规模的大小。大都市规模越大,上下班通勤的距离一般越远,都市区空间范围就越大,甚至超出行政管辖范围;反之,大都市规模较小,很少出现远距离的上下班通勤,其都市区空间范围则相对较小。
最早提出和使用“都市圈”概念的国家是日本。1951 年,日本学者木内信藏研究日本城市后,提出了“三地带学说”,即大城市的圈层由中心地域、周边地域和边缘广阔腹地三部分构成[10]。后来,木内信藏关于“都市圈”的思想发展成为“都市圈”理念,且得到了日本政府部门的认可。1954 年,日本行政管理厅将“都市圈”的概念界定为“以人口规模10 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该中心城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区域范围”。可见,日本对都市人口规模界定的下限为10 万人。20 世纪60年代,日本又提出了“大都市圈”的概念,制定了《大都市圈建设基本规划》,界定大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为:中心城市为中央指定市,或者人口规模超过100万人,且附近存在人口规模50 万人以上的城市,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人口占本地人口的比重在15%以上,大都市圈间的货物运输量不超过总运输量的25%[11]。1995 年,日本总务厅国势调查中提出“大都市圈”空间范围的基准定义为:作为核心城市的都市及其周围的15 岁以上常住人口中有1.5%以上到该都市通勤(上下班)或通学(上下学)且与该都市在地域上相连的市町村[12]。日本大都市圈的概念类似美国都市区,但突破了都市区的地域范围,其直径距离可达200~300 公里,人口规模甚至在3 000万人以上[13]。日本主要用通勤指标来界定都市圈和大都市圈,其都市圈的空间范围等同于美国的都市区,但大都市圈则远远超出了都市区的空间范围,不太可能实现大规模、频繁密切的上下班通勤联系。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我国地理、规划、经济等领域的学者才开始研究都市圈概念及其相关问题。1989 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起业等[14]合著《区域经济学》一书,提出大都市圈是指以大城市为依托,包括周围地区发展形成的中小城市,所形成的联系紧密的经济网络。他们对都市圈界定的地域范围类似于美国的都市区和日本的都市圈。沈立人[15]把都市圈界定为“以大都市为核心,超越原来边界而延伸到邻近地区,不断强化相互的经济联系,最后形成有机结合甚至一体化的大区域”。他界定都市圈的地域范围类似于日本的大都市圈。1996 年,王建[16]提出了在中国规划建设“九大都市圈”的设想。他认为,都市圈的地理含义是指在现代交通技术条件下,直径为200~300 公里,空间范围为4 万~6 万平方公里,人们可以在一天内乘汽车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特定区域[17]。高如熹等[18]认为,都市圈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该中心城市及与其有着经济内在联系的且地域相邻的若干周边城镇所覆盖的区域共同组成的,该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够促进相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陈秀山[19]主编的《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一书对都市圈进行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定义,即“由一个具有较高首位度的大都市作为经济中心和与该经济中心密切关联且通过中心辐射带动的若干腹地都市所构成的环状经济区域”。他们对都市圈的认识似乎超出了日本大都市圈的地域范围,类似于城市群。2007 年,肖金成等[20]在《中国经济时报》上发表《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一文,对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他们认为,都市圈属于同一城市场的作用范围,一般是以一个或两个大都市辐射的半径为边界并以该城市命名;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极化效应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又一个城市圈或都市圈。每个城市群都有一个或多个都(城)市圈。张学良[21]将都市圈定义为:以某个大城市为中心,以经济、社会联系为纽带,以发达的交通通道为依托,以时间距离为标尺来划分的大城市及其毗邻区域。他认为,与城市群相比,都市圈是突破城市行政边界、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优化配置的更小空间尺度。在他这里,都市圈也有大小之分,以此为标准,界定了上海都市圈和上海大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分别类似于日本的都市圈和大都市圈。
《指导意见》也对都市圈的概念做了界定:“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 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这一概念界定明显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一,它把都市圈界定在城市群内部,难道城市群之外就不能形成都市圈?第二,它把都市圈界定为1 小时通勤圈,那么,用什么交通工具通勤1 个小时?哪里是计算通勤时间的起点?目前来看,在我国的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中,无论是乘公共汽车,还是开小汽车,亦或是乘地铁,上下班通勤1 小时在很多情况下是出不了市辖区的,更别说出行政区了。建设都市圈的意义在于增强大都市对周边地区和城市特别是大都市行政区外地区和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这些地区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促进和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如果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不能突破作为核心城市的大都市行政区,那么,建设都市圈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同时,我们对概念的学术研究也不能囿于政府部门的认识,反过来,学术研究应该对政府部门的认识和实践起到改进和指导作用。
都市圈是大都市通过扩散辐射效应与周边地区发生相互作用的产物,都市圈的范围是大都市与周边城市相互联系和合作的区域,大都市与周边城市的关系是产业协作和功能分工的关系,形成分工协作圈。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本文把“都市圈”的概念界定为,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核心,以核心城市的辐射距离为半径,所形成的功能互补、分工合作、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区域。其基本内涵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即大都市,大都市是都市圈形成的前提条件;二是都市圈的辐射核即核心城市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个,在极少数情况下出现两个实力相当的大都市共同辐射一个区域,谓之“双核”都市圈,也有一主一次两个辐射核形成的都市圈,都是都市圈的特殊情况;三是都市圈内的经济社会联系主要是产业链条的延伸或市场的吸引,即产业链上下游联系和市场联系;四是都市圈的大小取决于大都市辐射半径的大小,大都市规模越大,交通联系越便利,区域一体化水平越高,大都市的辐射半径就越大。
对城市群的研究肇始于法国地理学家琼·戈特曼(Jean Gottmann)。1957 年,戈特曼[22]发表“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一文,文中用“Megalopolis”一词来描述美国东北海岸城市分布密集区域。“Megalopolis”是希腊词汇,解释为“巨大城邦”。之后,戈特曼[23-24]于1976 年发表“Megalopolitan Systems around the World”一文,于1987 年出版Megalopolis Revisited:Twenty-five Years Later 一书,进一步深入而又系统地研究了美国东北海岸城市分布密集区域,对“Megalopolis”的概念进行了笼统性概括:一是国家的核心区域,承担着国家对外交往的枢纽性作用:二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发达、便捷;三是区域一体化水平高,城市分布密集,拥有一个或多个承担核心功能的大都市;四是人口规模庞大,一般在2 500 万人以上。并把“Megalopolis”的形成和发展划分为城市孤立分散发展、区域城市体系形成、Megalopolis 雏形和Megalopolis 形成四个阶段。戈特曼的研究首先引起了欧美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概念来描述欧美其他国家的“Megalopolis”现象[25]。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关注“Megalopolis”现象和戈特曼的研究。1983 年,于洪俊等[26]在《城市地理概论》一书中首次介绍了戈特曼的思想,并把“Megalopolis”翻译为“巨大都市带”。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类似于美国东北海岸的城市分布密集区域开始涌现,引起国内学者对“Megalopolis”现象的研究兴趣。领域不同,认识各异,对“Megalopolis”的译法也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学者译为“(大)都市连绵区”,如周一星、胡序威等;有些学者译为“(大)都市圈”,如高汝熹、周起业、罗明义等;有些学者则译为“城市群”,如姚士谋、肖金成等[27]。笔者认为,戈特曼提出的“Megalopolis”概念描述的是美国东北海岸城市分布密集区域,这一区域不仅有多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大都市,而且有许许多多与这些大都市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大中小城市,翻译为“城市群”更为合适。
对城市群的概念界定在我国学术界存在不同的描述。姚士谋等[28]把城市群的概念界定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吴启焰[29]把城市群的概念界定为,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发生于城市个体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地域组织。肖金成等[20,30-31]把城市群的概念界定为,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是几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倪鹏飞[32]认为,城市群是由集中在某一区域、交通通信便利、彼此经济社会联系密切而又相对独立的若干城市或城镇组成的人口与经济集聚区。方创琳[33]则认为,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 个特大城市为核心,至少以3 个都市圈(区)或大中城市为基本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相对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同城化和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笔者认为,城市群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发达,城市发育水平高、分布密集、联系紧密。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本文把“城市群”概念界定为,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密集分布着数量可观的性质、类型和规模各异的城市,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完善,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两个及以上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作为核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多种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城市间功能互补、分工协作,发生和发展着广泛而又密切的经济联系,从而形成的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城市集群区域。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即存在至少一个大都市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二是城市群的辐射核一般有两个,甚至三个及以上,有可能是两个辐射核实力相当,也有可能是一主一次、一主两次或一主多次,在少数情况下以一个特大城市或超大城市作为辐射核。三是城市群内的经济社会联系主要是产业链上下游联系和市场联系。四是城市群包含至少一个都市圈和许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其空间范围要比都市圈和都市区大得多。
无论是都市区,还是都市圈和城市群,都是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地区才有可能出现的经济地理现象。三者之间不仅有内在的联系,而且有外在和内在的区别。
1.都市区、都市圈和城市群都属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较发达区域。无论是都市区、都市圈,还是城市群,都是以大都市为核心城市,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是它们共同的内在本质。大都市是指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一个区域,只有发展出了大都市,才可能产生大规模、频繁、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因为这些经济社会联系大部分都是该大都市与其周边地区甚至更远的城市和城镇之间发生的。根据国务院2014 年确定的新标准,超大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在1 000 万以上的城市;特大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在500 万~1 000 万的城市;大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在100 万~500 万的城市,其中,城区常住人口在300 万~500 万的城市称之为I 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在100 万~300 万的城市称之为II 型大城市。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属于大都市的范畴自不必说,但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需要达到多大的人口规模?也就是说,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多大才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功能?基于城市发展水平总体偏低的国情,我国可称为大都市的大城市至少得拥有300 万的人口规模,即I 型大城市。能够出现人口规模300 万以上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区域,必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随着市场化改革,人们将陈凯歌导演的电影作品分为前后两类: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其实这种划分本身就是一种误读,因为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定义很容易带来理解上的偏差。而我们要强调的是,陈凯歌导演“以士为影”创作历程的持续性。尤其是不同作品背后共同的“士人精神”的影响,以及陈凯歌导演每部具体作品“生而为人”的主题所体现的人文内涵。
2.一个都市圈包含至少一个都市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都市吸引产业和人口不断集聚和集中,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不断壮大,中心城区的地价、租金、生活等成本随之“水涨船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交通技术进步、城市公交系统形成和小汽车普及使得在中心城区就业的城市居民迁移到周边郊区县居住和生活变得可能。当然,也可能会有不少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从中心城区优先考虑迁移到周边的郊区县。这样一来,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口尤其是就业人口往返于中心城区与周边的区县之间,甚至突破行政区边界,从而形成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县之间大规模、频繁、密切的就业人口上下班带来的通勤联系,这时候都市区就形成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发展起来,大都市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生产成本压力迫使制造业企业逐步迁离大都市,以该大都市为核心城市的都市圈就开始形成了。交通和通信技术进步使得制造业企业即使在大都市周边距离较远的地区和城市中生产也能很便捷地获取大都市企业生产的中间投入品,包括中间制造品和生产性服务,且可以很方便地接入大都市巨大而又旺盛的消费市场,从而形成了大都市与周边地区和城市之间密切的市场联系和产业联系。每一个大都市都会形成自己的都市区,而都市圈至少以一个大都市为核心城市。因此,一个都市圈至少由一个都市区与周边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及农村地区组成。
3.城市群由都市圈与其周边的都市圈或城市圈实现空间耦合形成。每一个城市都会对其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城市规模越大,其辐射力越强,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的空间范围一般也越大。一个城市与其辐射带动的周边区域共同构成以该城市为核心的圈域经济,称之为城市圈。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壮大,其辐射力会越来越强,则其辐射带动的空间范围也会不断向外扩展。当某一个城市圈的核心城市发展成为大都市时,可称该城市圈为都市圈。在地理、区位、交通等条件较好的地区,会率先出现都市圈,且随着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都市圈和周边的城市圈都会逐步向外扩展。当任意一个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与周边的城市圈和其他都市圈连在一起时,即实现了空间耦合,城市群就开始出现了。随着区域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可能会有更多的都市圈和城市圈实现空间耦合,城市群的空间范围随之扩大。在城市群内,实现空间耦合的都市圈和城市圈将会对资源、资金、项目、政策、土地、人才、产业等要素展开激烈的竞争,实质是作为核心城市的大都市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出现一个产业层次更高的大都市成为城市群独一无二的核心城市,其他大都市为次核心城市。在这样的城市群中,核心城市不仅为其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和乡村提供生产性服务和工业产品,而且为次核心城市提供生产性服务和中间制造品,称之为功能耦合。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其由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组成,其中,上海属于超大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独一无二的核心城市,而南京和杭州都是特大城市,都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上海的产业层次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层次整体上要比南京和杭州高,上海的企业可以为南京和杭州的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和中间制造品,上海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之间从空间耦合转向了功能耦合。
1.空间范围不同。都市区是由大都市及与其存在紧密通勤联系的周边地区组成。以目前我国的通勤方式来测算,能够与大都市实现大规模、频繁、密切上下班通勤的空间距离最大可延伸到50 公里左右。以北京为例,北京是人口规模超过1 800 万①的超大城市,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发达,每天有大规模的就业人口白天在中心城区工作而晚上到北京市郊区县甚至突破北京市行政区到邻近的河北省三河、大厂、固安、涿州等县(县级市)居住,每天大约有30万人往返于三河市燕郊镇与北京中心城区之间,占到燕郊镇常住人口的70%~80%。其中,三河市区、燕郊镇到天安门的最短路程分别是61 公里和37 公里,固安县城到天安门的最短路程则是59 公里。
都市圈由都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和城市组成。都市圈的空间范围由核心城市的辐射半径决定,而核心城市的辐射半径主要取决于人口规模和与周边地区、城市连接的基础设施条件。人口规模千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其辐射半径可达到100 公里以上。因此,都市圈的直径距离可达200 公里以上。如日本的东京都市圈,由东京都及其邻近的神奈川、千叶、埼玉、群马、栃木、茨城和山梨一都七县组成,土地面积约3.53 万平方公里,东京都2018 年人口规模1 300 多万人,其辐射半径超过100 公里,东京都市圈的直径距离超过200 公里。
城市群的空间范围要比都市圈大得多。城市群包括至少一个都市圈,还包括与都市圈实现空间耦合的城市圈。因此,城市群的空间范围可以不受大都市辐射距离的限制,除非受到地理环境的阻隔,否则可以绵延将近1 000 公里。如美国波士华城市群,由以纽约、华盛顿、费城、巴尔的摩、波士顿等大都市为核心的多个都市圈及城市圈空间耦合组成,从东北向西南绵延800 多公里,其中,纽约都市圈最大,辐射范围甚至包括费城大都市在内。我国的城市群发展较晚,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最为成熟、空间范围最大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绵延距离不足500 公里。
2.人口规模不同。都市区由一个大都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大都市人口数量是都市区人口规模的主体部分。根据本文对我国大都市的界定,一个大都市拥有至少300 万常住人口,与其存在紧密通勤联系的周边地区普遍是人口规模20 万左右的小城市。据此估计,我国都市区人口规模的下限在400 万人左右。上海是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②,2017 年人口规模为2 418.33 万人,周边地区存在多个人口规模50 万人左右的中小城市与其存在紧密的通勤联系。据此推算,我国都市区的人口规模不太可能突破3 000 万人。
除大都市外,都市圈内不乏存在人口规模超过100 万的大城市。据此推算,我国都市圈的人口规模可达到5 000 万人以上。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辐射力最强,辐射半径最大,上海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也最大。目前,上海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10 市组成的区域,2018 年常住人口7 000 多万人。其中,上海是超大城市,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和宁波都是大城市。
3.空间结构特征不同。都市区处于区域都市化的初级阶段,空间尺度最小,但内部的经济联系最为紧密,边界较为清晰。都市区以大都市为核心,形成由外围地区构成的一个或多个圈层。都市区都是单核心的圈层结构。都市区的形状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和影响,不一定是规则的,可能为多边形状、放射状、带状等。都市区由一个大都市和多个小城市和小城镇组成,很少出现中等城市,没有完整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
都市圈处于区域都市化的中级阶段,空间尺度居中,内部的经济联系介于都市区和城市群之间,边界较为模糊。都市圈以大都市为核心,形成由大都市周边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组成的两个或多个圈层。都市区是都市圈的核心区域。因为都市圈可能有两个及以上的核心城市,所以都市圈可能是单核心的圈层结构,也可能是多核心的圈层结构。都市圈的圈层形状同样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限制和影响,不一定是规则的圆形,可能是放射状、带状、扇状等。都市圈一般由一个大都市和许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组成,城市规模等级结构较为合理,城市功能较为完善。
城市群是区域都市化的高级阶段,空间尺度最大,内部的经济社会联系主要表现为都市圈内部的经济社会联系,都市圈与其他都市圈(城市圈)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一般较少,边界也比较模糊。都市圈是城市群形成的前提条件。城市群可能有两个及以上综合实力相当的核心城市,也可能是以一个大都市为核心城市、其他大都市为次核心城市,还可能是只有一个由特大城市或超大城市形成的核心城市,属于多核心多圈层结构或单核心多圈层结构。城市群的形状主要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也极少是规则的形状,可能是放射状、带状、三角状、扇状、环状、“之”字状等形状。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由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都市圈及周边城市圈组成,甚至包括合肥都市圈,呈“之”字状展开。城市群由一个或多个大都市和许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组成,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也比较合理,城市功能也比较完善。城市群内可能存在多个城市规模等级体系。
4.经济社会特征不同。都市区是高度城镇化的区域。都市区大部分属于城镇景观区域,存在少量的乡村和都市农业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都市区的城镇化水平要高得多,大约在70%~90%。在都市区内,依托于高密度的公交、地铁、高速公路等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相连接,核心城市即大都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紧密,以通勤联系为主,周边地区的居住人口主要来自大都市的就业人口,也有部分经济活动由于集聚不经济从大都市疏散到周边地区。大都市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专业化于城市控制、管理、高新技术产品制造和生产性服务功能,而周边地区则以居住、工业、休闲等功能为主[34]。由于空间尺度较小,都市区可以在广袤的国土上广泛出现,有大都市形成,就会围绕大都市形成都市区,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都市圈是一个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因为都市圈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所以都市圈不仅包括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较多,而且包括了大量的乡村和农业地区,大都市和大中小城市由大面积农田和许多乡村相隔。都市圈内产业体系比较完善,城市间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分工,大都市以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其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则以一般技术和传统的工业为主,依托于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大都市为其他城市提供生产性服务和高新技术制造产品,大都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为整个都市圈乃至其他地区的居民提供最终消费产品和生活性服务产品,从而形成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都市圈实现了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了资源要素的利用率。都市圈内形成产业分工网络,大都市与周边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分工结构以垂直分工为主,而周边城市和小城镇间的分工结构则以水平分工为主。都市圈的分布也比较广泛,但形成都市区的地方,不一定能够形成都市圈。在一些高山峻岭地区,可能会形成大都市和都市区,但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基础设施的限制,大都市与其他城市囿于高山大川的阻隔,距离较远,经济联系松散,很难形成都市圈。
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也比较高。城市群的景观结构与都市圈相似,只不过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分布更广泛、更多样。在城市群内,都市圈间或都市圈与城市圈之间因为没有了“空白”地带,即孤立发展的地区,将会对区域内的资源要素展开竞争和合作,其实是大都市和大中小城市依托于所属的都市圈或城市圈进行的竞争和合作,实现了资源要素在极其广阔区域内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了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使得区域的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一般来说,城市群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等活动的枢纽所在地,是连接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节点区域。如美国波士华城市群,由以纽约、华盛顿、费城、巴尔的摩、波士顿等大都市为核心的多个都市圈及周边城市圈实现空间耦合而成,美国30%的工业产值创造于此,数量众多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总部集聚于此,其中,纽约不仅是美国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而且是全世界的金融、政治、文化、科技中心,华盛顿则是美国的政治中心。由于城市群的空间尺度最大,不可能广泛存在,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才有可能形成。
我国城镇化进程开始转向都市化阶段,大都市也开始由对要素和产业的向心集聚转向向外扩散。在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下,都市区、都市圈和城市群都陆续出现。无论是都市区,还是都市圈和城市群,都是经济社会较发达地区才有可能出现的地理经济现象,都要依托于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都市区、都市圈和城市群是区域都市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涉及的地域空间逐步扩展。大都市是都市区、都市圈和城市群形成的基础条件,而都市区是都市圈的基本构成单元和核心区域,都市圈又是城市群的基本构成单元和前提条件。如果一个区域出现都市圈与周边的城市圈不断相互发展,最终实现了空间耦合,城市群就形成了。从内部的经济联系来看,都市区内是紧密的上下班通勤联系,而都市圈和城市群则是较为紧密的产业联系,相对来说,都市圈内的产业联系要比城市群更为紧密。总的来说,我国城市和区域的都市化进程为我们研究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等城市和区域都市化的相关概念和发展课题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目前来看,国内的相关研究仍显薄弱。今后,我国学者要基于我国国情,深化对城市和区域都市化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形成机制、规模、类型、性质、特征、演进、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及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注释:
①作为城市,北京的人口规模指的是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城区不包括农村;北京市是地区概念,包括城市、城镇和农村,北京市常住人口超过2 000 万,包括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
②有人说,重庆市常住人口3 000 多万,是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是混淆了城市与地区的概念。重庆市是直辖市,不是一个概念意义上的城市,是一个与我国很多省区地域大小相当的地区,不仅包括作为城市的重庆,而且包括重庆市下辖的许多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大量的农村。城市与农村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城市是二三产业及其就业人口集聚的地方,而农村是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即农民集中居住的地方。城中村现象是由行政管理调整滞后造成的,城中村原有居民尽管拥有农民身份,但是基本上都已经不再从事第一产业,不属于概念意义上的农民,城中村也不属于概念意义上的农村。作为城市,重庆的人口规模应该是重庆城区的常住人口数量,大约有1 000 万人左右。
③2016 年6 月,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和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土地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政府部门规划的是未来可能形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但目前已经形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没有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