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云
(中轻物产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青岛 266071 )
财务会计之所以成为每个经济单位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一方面是因为有来自于经济单位外部的要求,如政府管理、税收征管、股东及投资需求等;另一方面是因为有源自经济单位内部管理上的需要。只要公司还存在,财务会计就会存在。财务部门除了按会计准则的规定记录报告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整体情况以外,在公司开展多种经营业务时,还会时常被管理层问及某个业务板块“是否盈利”“资金占用情况怎样”“可否提供考核依据”“有否异常状况”等问题。具体执行业务的部门也会提出同样的问题。因此,财务部门能否从自己的专业特性出发做出分类核算,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数据依据,成为财会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单项核算体系就是在这样的需求中诞生的分类核算方法。
实践结果表明,单项核算体系除了能够全面系统地回答管理层与部门关心的问题外,还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实现全成本核算、深化财务数据运用、合理布局业务发展等提供了有效支持。
单项核算体系不是我们这一代财务人员创建的核算办法,它至少是两代之前的财务“老法师”们精心设计的细分核算办法。在手工记账的条件下,凭借着一支笔、一把算盘与一个计算器,老一辈财会人员以精湛的手法,准确地记录、汇集了各种原始数据,精准计算并提供了单项核算的系列数据,为细化财务核算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作为现在的财务工作者应对此表示深切的敬意。
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会计准则与法律法规的不断更新,单项核算体系的具体运用方案在一代又一代的财会人员手中不断跟进、创新、完善。在继承理解原有思想方法和核算技术的基础上,财务人员不断设计出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核算方法,在单项核算中嵌入了内部银行等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模块,并实现了其核算体系的电算化。物产股份现在运行的单项核算体系已经成为可渗透到财务工作全过程的技术方法,涵盖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财务账户、商品核算、往来核算、费用核算、薪酬核算、其他各项资金核算、财务成果核算、对内报告会计报表、辅助记录、考核应用等各个环节,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分类核算方法系统。
单项核算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是诸多利益主体思想角逐、碰撞的过程。不同的利益产生不同的愿望,不同的愿望产生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又通过不同的具体核算来实现。其结果是有的做法一直运行至今顺畅无阻,有的做法起初被认为合理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并不与公司整体利益相一致,而有的做法一经讨论就发现无法解决的巨大难题而不得不放弃。推行单项核算体系时的困难主要体现在由此产生的观念方面的、技术方面的、逻辑方面的甚至是人文方面的障碍上。因此,运用单项核算体系需要确立一系列的原则,用来规避不必要的曲折。通过对单项核算体系历史演进过程的归纳,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财务会计有4 个基本假设,是对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空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这是最重要的原则,这4 个基本假设中的任意一个如果不存在,会计核算就无法进行,这是人们从长期的会计实践中总结得到的最宝贵的经验。不过在许多经济活动中,包括单项核算体系的建设与运行中,人往往会不自觉地偏离这些假设。偏离会产生以下后果:①特定概念不清、描述发生偏差,导致理解不一、无法协调;②具体核算实际上无法操作,导致客观上不能继续工作。
例如,在问及“××业务板块是否盈利?”时,实际是在问“××业务板块在某段时间内是否盈利?”,这里就有“会计分期”这一前提。如果不加设定,恐怕是无法回答的。这里某个业务板块是“会计主体”,盈利多少要用一种货币来计量,而且是在公司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向其分摊诸如折旧等综合性费用后才得到结果的。很明显,4 个基本假设一个都不能缺少。当我们在技术上遇到障碍时,请一定判断一下“基本假设”是否得到了遵循。
单项核算体系属于对内报告会计,但其结果数据要与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相一致。单项核算与日常会计核算同步执行,平时核算时编制的会计分录包含单项核算的内容,财务账户记录是同步进行的,“对内报告”与“对外报告”是统一平账的。
单项核算体系内各个“单项”执行的核算政策应相互一致。为了公平反映与合理评价“单项”情况,对各个“单项”采取的核算规则原则上需要一致。
此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单项”的核算不影响整体的核算,整体的核算必须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二是“单项”与“单项”之间互不影响。某个“单项”发生业务经营的变化,不对其他“单项”的应有核算产生影响。当一个“单项”新生或结束,并不影响其他“单项”的核算结果。
记入“单项”的成本费用,必须是主管此“单项”业务的部门可以控制的成本费用。维持公司整体运行的环境性费用不由业务部门控制,不宜作直接分摊。对环境性费用可采取间接分摊的方式,赋予业务部门可以控制的权重因素,或通过一定机制在事先确认需要其承担的份额。
单项核算体系的建立、内部核算政策的设定、具体核算方案的设计应体现鼓励业务发展这一原始动机。通过单项核算体系的运行,促使单项业务增收节支、加快周转、提高效益,也同时促使公司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单项核算体系会形成一系列数据结果,但无论单项核算的成果亦或其方法,都不应绝对地看待,而应相对地评价。
建立具体的单项核算体系时,首先需要确立“部门品种”序列。“部门品种”序列是细分的“会计主体”,以后所有相关的会计记录全部要落实于“部门品种”序列项下,所有的核算结果也全部要用“部门品种”序列予以反映。
需要特别指出,“部门品种”序列中的部门是核算概念,并不一定要与公司行政部门相同,只要后续运用没有冲突即可,一般可参照行政设置,并考虑将要发生的变化;“部门品种”序列中的品种并不指向物理属性,而是指向管理属性,是管理概念上的“单项”业务,是单项核算的最终主体。
××公司的“部门品种”序列中,每一个部门被赋予2位编码,部门内的品种也被赋予2 位编码。业务部门按需要可设置其他品种,用以核算部门内其他的业务对象,当这些对象“成长”后,可调整为主要品种。“公司综合”单独呈现为一个部门,下设“单列项”一个品种,用以核算公司层面的综合性款项及费用。所有部门(包括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下都设置“部门综合费”,仅用以核算部门层面的综合性费用。部门下的非“部门综合费”,皆为具体品种。
具体设置“部门品种”序列时,要汇集各方意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结合电算化系统提供的编码表功能,力求将其设置完好,做到编码风格统一、相同属性品种编码一致、编码排列考虑业务发展变化、疏密得当等。建议把“公司综合”及“单列项”的编码设置在最后。
“部门品种”序列的设置并非越细越好,从已有的经验来看,过多过细的设置不仅会大幅度增加核算上的工作量,而且以此核算所得结果会加大阅读评判的难度,反而会削弱会计用货币手段来综合反馈情况的能力。
单项成本管理的推行带动了各项成本的管理,有利于企业精细化管理,较深地从各个方面对成本进行控制与监督,调动和促进了整个企业各项管理。
对加强部门内部监督和核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加强财务对成本的管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让每一位员工都树立成本意识,养成精打细算的习惯,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随时掌握现场进度动态,真正起到了控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