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理论探讨

2020-11-26 09:52:59陈文婷
时代经贸 2020年7期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会计制度财务人员

陈文婷

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做出了重要指示;在经济层面,党中央提出应构建科学、实用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体系。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需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严格执行。

一、《政府会计制度》概述

(一)《政府会计制度》的定义

从定义出发,“政府会计制度”指的是整合政府财政收支、资金用途等因素的科学体系,它可以科学并直观地呈现所有的资金运用状况。《政府会计制度》构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并存的“双功能”核算模式,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最终形成单位的财务报告。而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最终形成单位的决算报告,两者即相互衔接又适度分离,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会计核算,更加利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

(二)《政府会计制度》的创新内容

《政府会计制度》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第一,创新了政府会计核算方式。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平行记账”,在同一会计系统中同时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双重功能,以权责发生制为前提的财务会计和以收付实现制为前提的预算会计要相对独立地存在,同时又不能完全分割开来。虽然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难度系数,但能更加有效地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业务能力,期末同时形成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更好地实现了财务核算的目标,为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和利益相关人提供更精准的数据。第二,合理地细化了政府会计要素。为更加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详情,《政府会计制度》将以权责发生制为前提的财务会计细化为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等要素,将以收付实现制为前提的预算会计细化为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等要素。第三,进一步清晰了资产负债计量属性。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时,仅仅参考实际成本要素;但《政府会计制度》会综合地对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等要素进行参考,这样的计量方式更加科学客观,强化了财务会计的功能。

二、《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会计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详细论述如下:第一,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后,各事业单位能够更加精准地评估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收入支出情况,这为单位的管理和决策工作提供了更为客观、全面的参考;同时,采用平行记账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账目冲突。第二,资产与负债更加直观化。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后,财务会计中资产与负债的核算范畴变广,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等内容,更加客观和准确地反映出单位的资产和负债的实际情况。第三,强有力地监督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事业单位要做到恪尽职守,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收取和支出每一分财政资金。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存在极少数的投机分子,企图通过一些不法行为谋取意外之财。《政府会计制度》的使用,显著提升了各类账目的透明度,既可以从制度上避免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也可以为事业单位提供直观的财政收支情况,便于各事业单位客观评估资金使用效率,为后期的资金使用提供参考。第四,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从简单的收付实现制到“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同时不再区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整合了各行业会计制度,不仅增强了制度的可操作性,也使得各行业各单位的财务人员站在了同一个平台。

三、《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队伍建设

一方面,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流动性较小,这可能会造成财务人员“老龄化”的现象,无法及时掌握会计政策的变化。为避免出现这种问题,事业单位应定期调整财务人员配置,发挥青年业务骨干的力量,同时也可积极吸收新鲜血液。另一方面,时代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为帮助在职的财务人员掌握最新的会计理论和政策变化,各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技术研讨会、专家讲座等学习活动,让每一位财务人员都有机会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同时,单一的培训和学习并不能确保财务会计人员的学习效率和掌握程度,在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定期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还应合理地打造适合财务部门内部的竞争机制、奖惩机制,做到奖罚分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充分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源动力、学习源动力。

(二)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

《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为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了不小的挑战,比如需要核算的账目种类变多、账目范围变广。因此,各事业单位一定要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为财务人员减负,具体建议如下:首先,事业单位应充分调动内部资源打造适合自身的财务信息系统;若是有的事业单位内部资源较弱,可以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或与同行业的其他单位加强交流,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其次,事业单位还可寻求外部供应商,但切忌依赖性过强,以防加大内部财务信息系统的运行风险。此外,事业单位在搭建财务信息化平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信息化系统要与自身实际(现有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现有财务收支情况、业务核算需求等)相结合;第二,信息化系统要适合当下时代的需求;第三,还需要打造与之相应的监管系统。

(三)改进会计核算方法

在《政府会计制度》概述部分,已经简单提及会计核算的方法,此处再一次从理论层面对会计核算方法做进一步论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事业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会计核算方法也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当前,我国的会计核算体系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1.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各行业有补充规定的,可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在不影响会计核算的报表编制的前提下,按照补充规定增设或减少会计科目。2.事业单位应当对纳入政府预算收支管理的业务采用平行记账,确保账目的完整性、直观性、全面性。3.保证原始凭证和相关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同时应当重视并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不断,这不仅能使财务人员从大量繁琐而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高效的工作中去,更能准确和便捷地记录和提供各项财务数据。4.在成本计算和财产清算时,事业单位可以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手段,通过科学计算或建立电子档案库等方式,明确单位的资产现状,登记各类物资的保管和使用等,为单位的管理与决策留下科学的参数。5.编制财务报表主要是以特色表格的形式呈现财务收支、资金使用效率等,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要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编制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财务报表的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单位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不得随意改变报表的编制口径。

(四)加强风险控制管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当前阶段,大部分事业单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财务风险绝不可忽略,否则造成的危害将不可估量。因此,事业单位还应加快构建适合本单位的风险管控机制,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避免出现较大的风险。

四、结语

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不同经济环境和发展要求下,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应当主动改变原有的工作思维和模式,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跟上财务改革与创新的步伐。同时,事业单位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唯有更加科学、规范、严格地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进行各项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经济运营活动,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政府会计制度会计制度财务人员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16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经营者(2018年24期)2018-12-07 17:45:22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3:04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7
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商情(2017年29期)2017-09-14 04:10:05
《政府会计制度》模拟测试探究
新会计(2017年6期)2017-07-12 13:15:19
《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问题及改进
会计之友(2017年8期)2017-04-26 07:53:33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商业会计(2017年6期)2017-04-06 16:28:39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