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的实践研究

2020-11-26 09:12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疏义梅
中学政史地 2020年6期
关键词:史料核心习惯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 疏义梅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媒介,是沟通历史的桥梁。掌握史料的各种类型,明确收集史料的各种方法,并且能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证明历史论述是现代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不能将眼光局限在历史理论知识的讲述上,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培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中,使他们能灵活使用史料证明自身对于历史的各种认识,保证他们在未来历史学习发展中的竞争力。

一、培养学生的史料收集习惯

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渐进的,而史料收集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前提。因此,教师要适当调整历史教学观念,将培养学生史料收集习惯设定为教学首要目标,开展高效的历史探究活动。学生史料收集习惯的培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学生了解史料的各种类型。史料主要有文献、图片、文学作品等,不同类型的史料实证效果也有差异,教师要鼓励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史料,充实自身的史料储备,为之后的验证做好充足准备。第二阶段是让学生掌握史料收集的手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视野,发散思维,不断丰富史料获取途径,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保证史料实证的全面性。教师要把这两个阶段落实好,使学生在未来的历史学习中较好地运用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我重视学生良好史料收集习惯的培养。课程开始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通过书籍、网络等收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跨时代的发明及相关人物,结合教材对收集的史料进行适当筛选。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会充分利用课前时间,收集史料。有的学生找到的是图片,有的学生找的是文学作品,有的学生找到的是相关纪录片。在此以前他们形成了史料收集的观念,促进了史料收集习惯的养成。

二、优化学生的史料鉴别能力

史料鉴别能力的优化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关键。当下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真假难辨的信息充斥在日常生活中,这就导致史料也会出现偏差,因此,教师要着力优化学生的史料鉴别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某个观点的历史材料时,要强调区别史料来源和性质的必要性,明确这些史料是第一手还是第二手、是客观表述还是主观认知。但是,为了保证学生史料鉴别能力优化的有效性,教师不能进行过多干涉,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实践鉴别技巧,帮助树立史料鉴别信心,使他们敢于质疑史料,促进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养成。

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时,我致力于学生史料鉴别能力的优化。教学一开始,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史料,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这些史料进行真伪辨别。学生通过鉴别发现不同角度下史料内容的差异,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判断能力。这也是培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

三、完善学生的史料论证能力

完善学生的史料论证能力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目标。学生史料收集习惯的形成和史料鉴别能力的优化实质上都是对史料论证能力的完善,是提升历史综合能力的必然结果。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能一味地灌输历史理论知识,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历史材料正确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的一些独特见解,使其养成理性的生活、学习态度。教师在完善学生史料论证能力的过程中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讲述史料论证的各种技巧,并且鼓励学生将这些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学习中,逐步明确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积极作用。

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开展的重要目标,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适当优化升级,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养成史料收集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史料鉴别能力和史料论证能力,为他们之后的发展扫除一些障碍。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必然要求,也符合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诉求。

注: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普通课题“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成果,立项批准号:18PTYB031。

猜你喜欢
史料核心习惯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上课好习惯
史料二则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