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区域特色 丰富政策供给

2020-11-26 03:54:46外汇局福建省分局编辑靖立坤
中国外汇 2020年23期
关键词:台资外债分局

文/外汇局福建省分局 编辑/靖立坤

福建省分局组织辖内各外汇支局和银行,为企业开展多样化、广覆盖的交流提供指导、服务,保障试点政策顺利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外汇局福建省分局(下称“福建省分局”)立足福建特色,持续探索和深化外汇领域“放管服”改革,争取更便利的试点措施,以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让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感受到外汇改革带来的“获得感、满意度”。

实现试点升级新突破 探索两岸发展新路径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早在2018年7月,福建自贸区福州和平潭片区、泉州金改区、漳州台商投资区等特殊经济区域,就获批施行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改革试点,率先在全国实现了“资金结汇使用、境内股权投资、外资外汇登记、外债开户选择、外债注销登记”五项政策突破,切实便利了台资企业跨境投融资。由于公司采购原材料金额较大,“以前一笔资本金结汇业务需要财务人员提前两三天准备材料,结汇时银行还需要审核合同、发票,办完一笔业务往往需要三四个小时。”福建某特殊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表示。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实施以后,企业不再需要事前逐笔提交资金真实性证明材料,凭支付命令函即可在银行直接办理,业务时长缩短至30分钟以内,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升。

为回应市场更高开放水平的发展诉求,丰富外汇政策供给,2019年9月,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福建省分局将试点政策进一步扩展适用于全省(不含厦门、自贸区福州及平潭片区)的台资企业,并将五大核心政策进一步升级,向福建省台资企业释放出更多的政策红利。

一是收入使用管理再优化。试点政策升级前,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和结汇使用管理实行“先用后审”,允许台资企业先行支付或结汇使用资金,事后在其承诺期限内向银行逐笔提交用途证明材料并配合审核;升级后实行“先用备查”,企业支付或结汇使用资金后,自行保存有关证明材料供银行或外汇局抽查。福建省分局在资金结汇使用方面推出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较全国推广提前近7个月。升级后的试点政策,更符合市场交易习惯和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不仅台资企业可以享受更高效的资金结汇使用便利化,银行业务审核的效率也得到提高。建设银行漳州分行国际业务部郑经理表示,“资本项目便利化是对企业和银行的双向政策红利,在守法经营的企业享受到便捷的外汇政策支持的同时,合规经营的银行也能有效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和金融服务能力,收获客户的好评”。升级后的试点政策,也使台资和拥有台资背景的银行享受到了同样的政策优惠。“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商源相连。试点政策最大程度地节省了企业材料准备时间,不仅加快了我们的业务办理效率,也有利于提升银行形象。”台资银行彰银银行福州分行在完成台企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升级后的首笔业务后,体会更加深切。

二是直接投资登记更灵活。政策升级后,试点企业可自行选择任一试点银行办理境内直接投资基本信息登记、变更与注销手续。此举给企业的异地投资带来了更多便利,也为台资企业的经营创造了更大空间。台资企业福州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注册地位于福州市永泰县,但建设初期企业主要管理团队在泉州办公,两地相距140多公里。以往,企业人员需驱车2个多小时前往注册地永泰县办理境内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往返极为不便。试点政策升级后,企业在泉州市就可以异地完成直接投资登记,有效解决了企业注册地与办公地不同而产生的跨区域办公不便的难题。企业负责人在登记顺利完成后也欣喜地表示,“这个政策为我们节约了不少脚底成本和时间成本,真的是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便利化试点带来的政策红利”。

三是外债注销登记再简化。试点政策升级后,台资企业在办妥外债还本付息和外债账户注销后,除可向外债账户开户银行申请办理外债注销登记外,也可向福建省分局辖内其他任一试点银行申请办理。同时,企业也可在办妥最后一笔外债还本付息并及时关闭该笔外债项下所有外债专用账户后,直接在试点银行办理外债注销登记,外债注销登记的业务时限要求也予以取消。试点升级一年以来,已有20家试点台资企业选择就近在试点银行办理近40笔外债注销登记业务。“现在银行办理完一笔外债偿还和关户手续后,一并办理了外债注销,免去了我们跑外汇局的时间和路程。”福建某蛋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感慨道,“外汇管理政策是越来越便利企业了。”

福建省分局还组织辖内各外汇分支局和银行为企业开展多样化、广覆盖的交流指导服务,保障试点政策能顺利落地见效。台资企业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侯先生表示,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宣讲,企业能在第一时间对升级版试点政策有所了解;而外汇局工作人员在了解企业需求之后进行的点对点指导,则真正使试点政策成为助力公司二期建设的“及时雨”。该企业也成为当地第一家享受升级版试点政策的台资企业。

试点升级一年来,超过80家台资企业办理了近700笔便利化试点业务,金额累计近7.5亿美元,办理主体、办理笔数和金额,分别较试点升级前增长108%、108%和77%。

“一企一策”优化服务 助力远洋渔业发展

远洋渔业是福建省特色产业。据统计,2019年全省远洋渔业企业家数、外派远洋渔船数及远洋渔业捕捞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三、第二及第一。为促进海洋产业的现代化,支持“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福建省分局深入调研远洋渔业生产经营特点及外汇收支需求、评估现行银企执行层面存在的难题,“一企一策”对症研究支持远洋渔业发展措施。

大型综合渔业集团企业HD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多家境内外企业,境外子公司为该公司提供境外仓储、加工等各种服务,需收取相关费用。经办银行反映,跨境收付款的相关单据为境外关联公司缮制,无法提供第三方单据辅证,银行难以客观评估服务计价,企业支付手续较为繁琐。对此,福建省分局多次走访企业、渔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与需求,协调经办银行为其量身定制《HD渔业股份有限公司跨境外汇业务管理办法》,通过额度测算+单据审核等模式,对企业境外服务费支付、加油款支付等需求进行规范化办理,预估其在远洋作业和海外基地投资建设中产生的跨境结算和融资需求的年度总额,由银行在总额内简化手续办理,有效解决了企业难题。企业财务人员反映,此项创新举措大幅简化了业务办理所需材料,充分支持了公司业务发展。2020年1—10月,该公司跨境外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

福州ZF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境外捕捞的鱼货在境外加工包装时,需向当地购买专用包装箱,并直接从境外发往目的地;同时,船只在境外维修时,维修零部件也是直接在境外采购境外使用。由于货物均不入境、无进口报关单,银行为企业办理付汇时存在顾虑。针对银行顾虑,福建省分局及时与经办银行沟通,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指导银行拓宽展业原则,支持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贸易发展,对于企业日常遇到的特殊业务或无法按现行法规提供相关材料的业务,建议银行关注企业主体背景、交易整体流程的逻辑性及合理性,通过财务记账凭证、进口渔货规模等其他辅助材料来佐证企业交易背景的真实性。经办银行积极走访企业,在充分调研了解企业业务后,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为企业办理了相关跨境支付。

2020年1—10月,福建全省远洋渔业经常项下收入与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9%和22%。

区块链科技赋能 助力涉外经济逆势增长

2019年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启动了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工作。福建省分局作为首批五家试点分局之一,积极聚焦金融支持抗疫和推进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 科技赋能,依托跨境区块链平台增加金融供给,进一步加快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措施的落地,努力构建跨境领域信用服务体系。

2020年以来,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影响下,国内外贸行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市场需求萎靡、生产停滞、供应链断裂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福建省分局积极指导辖内银行聚焦核心企业,依托跨境区块链平台,主动对接重点外贸企业及其需求,发挥核心企业的辐射效应,由点及面,带动上下游供应链中小企业恢复生产。2020年1—9月,全辖银行共通过跨境区块链平台发放贸易融资10.66亿美元,月均融资较疫情前上涨77.2%。其中,向重点外资外贸企业发放融资929笔,金额占比70.5%。区块链服务平台为支持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实现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是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基本盘”。福建省分局准确把握福建经济的增长特点与规律,鼓励银行应用跨境区块链平台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增强银企之间的信息透明度,降低融资门槛,聚水成涓,以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福建某民营小微企业的货物主要出口欧美国家。由于境外疫情严重,企业的出口货款无法及时回收,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银行在区块链服务平台上快速核验了我们的报关单,在公司申请的当日就放款109万元人民币,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该企业财务人员激动地表示,并指出,这也得益于“信用良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疫情防控期间,全辖银行累计通过跨境区块链平台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融资1853笔、合计约4.6亿美元,切实推动了信贷资金流向小微企业。

2020年6月,福建省分局顺利完成兴业银行直连接入区块链服务平台验收,初步实现了跨境区块链平台应用与银行贸易融资业务流程的融合。现在,借助系统直连,银行能够将区块链服务平台的企业报关单核验、跨境融资与交易等信息,作为企业授信或审核融资项目的参考。此外,福建省分局还与税务部门签订了税务发票数据交换备忘录,在全辖范围实现了资本项下支付所需税务发票数据的共享,加强了联合监管,高效推动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核应用场景试点在辖区落地,为银行提供了发票批量核验功能,每笔业务平均可为银行提速1—2个工作日,解决了银行审查企业发票信息、履行真实合规要求的难题,有效提升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事后审核的效率和效果。2020年9月,全辖已有598家银行网点开通了该应用场景使用权限,共办理了53笔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核业务,金额合计2.7亿元人民币。

猜你喜欢
台资外债分局
一分局简介
起底中资房企海外债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0
合规视角下的外债业务
中国外汇(2019年15期)2019-10-14 01:00:44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28
台资企业涌入大陆上市
华人时刊(2018年15期)2018-11-10 03:25:30
从“台资”到“台智”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7
台资升级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6
建筑史话
上海联新:台资的连锁梦
中国卫生(2014年2期)2014-11-12 12:59:56
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