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发行负利率主权债券
11月18日,财政部顺利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其中,5年期7.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152%;10年期20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318%;15年期12.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664%。此次发债是2019年重启欧元主权债券发行后连续第二年发行,也是截至目前我国境外主权债券发行的最低收益率。其中5年期采用溢价发行,票息0%,首次实现负利率发行。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此次发行采用“三地上市、两地托管”模式,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三地上市。同时,为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首次在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托管清算此次欧元主权债券5年期品种,将有力促进香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从簿记情况看,国际投资者认购踊跃,订单规模达到发行量的4.5倍,且投资者群体丰富,涵盖央行、主权基金、超主权类及养老金、资管和银行等。欧洲投资者最终投资比例高达72%,体现出国际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信心。
胡昆
中国银行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中国财政部作为超主权发行主体,连续四年在国际市场出现,并且连续两年发行美元主权债券和欧元主权债券,每年发行规模合计达百亿美元。这体现了财政部已经成为在国际市场进行常态化发行的成熟发行人,已经构建起以美元和欧元计价的中国主权债券利率曲线。这将对所有“走出去”的中资企业起到良好的利率基准作用。
温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目前欧元区的存款基准利率已经是负值,欧洲多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在负利率区间,这次我国财政部发行的5年期欧元主权债,发行收益率虽然为-0.152%,但是与其他欧元区主权债券的收益率相比还是较高的;而且,市场预期欧元区基准利率还有可能继续下降,也就意味着债券价格会上升。这对投资者而言,即便不持有到期,通过二级市场卖出也可以获利。在此背景下,国际投资者抢购中国主权债券,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主权债信用评级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对中国经济更有信心。
《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引热议
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官方网站、官方微博、政务微信公众号开设“央行研究”专栏,首期刊登文章为央行行长易纲发表的论文《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文章指出,研究发现,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宏观杠杆率上升较快,金融资产风险向银行部门集中。针对这一问题,须着力稳住宏观杠杆率,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直接融资,让市场主体能够自我决策、自担风险并获得相应收益。由此在保持杠杆率基本稳定的同时,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文章刊发后,引发市场热议。
连平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回顾从2007年到2018年国内的经济发展与金融资产结构的变迁,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对未来的政策制定也有很多启示意义,特别是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当下。过去十年,在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时候,信用宽松,居民、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债务扩张是扭转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举措;但杠杆率的快速上升又蕴含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会发现,在经济景气度下行阶段,政策以稳增长为主;而在经济景气度上行阶段,政策强调的则是防风险。
赵建
西泽资本(香港)首席经济学家
《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特别提到,正是基于对通过债务过快扩张推动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的判断,决策者强调,不搞强刺激,在保持总需求基本稳定的同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央行货币政策保持了独立性,并且在全球央行开启量化宽松和负利率政策的氛围下,坚持“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实施定向降准、LPR机制和人民银行再贷款等重要举措,为支持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同时也及时预防了财政货币化的倾向。
朱振鑫
如是金融研究院执行总裁
《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指出,在中国金融资产总量稳步增长、金融深化继续推进的背后,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直接融资这个短板。发展直接融资要依靠改革开放。所以我们看到从去年到今年一个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当然,仅靠注册制是不够的。还需要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律体系,健全金融特别法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以全面推进对整个资本市场的改革。
世贸组织成立25周年对话议改革
11月19日,世界贸易组织举行高级别线上对话会,纪念该组织成立25周年。来自多个国际组织、政府和企业的代表在会上强调,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但世贸组织也需更新规则,以适应贸易环境的变化。
戴维·沃克
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主席
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在支持全球经济增长和保持经济稳定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但现在的世界与25年前相比有很大差异,世贸组织需更新和调整规则,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贸易环境。世贸组织须落实制度性和实质性改革以提升韧性,需要所有世贸组织成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新树立共同目标。
艾伦·沃尔夫
世贸组织副总干事
未来的WTO将更加有效和富有弹性,其对成员的治理将得到改善,由积极主动的独立秘书处提供服务。该秘书处作为世界贸易体系的守护者,负责监测、提供分析、提出提案并增加对WTO的问责制。但前进的道路通常并不容易,所有成员都需要为新的共同目标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王受文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
世贸组织为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和让数亿人摆脱贫困,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即使在新冠疫情阴影之下,各成员也基本遵守了世贸组织原则,更多地采取促进贸易而非阻碍贸易的措施。尽管尚未解决涉及上诉机构、新总干事任命、农业补贴等问题中的分歧,但成员们参与对投资便利化、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国际规则的讨论,则体现出世贸组织仍能有所作为。
萨宾·韦恩
欧盟贸易总干事
WTO建立的原则是非歧视、可持续性、可预测性、公平性和逐步自由化。这在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以便使全球经济摆脱当前的危机。不幸的是,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已经陷入危机数年。WTO缺乏共同的目标意识,未能适应过去十年全球经济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WTO改革放在中心位置。这种改革需要在该体系的基本原则上建立,这些基本原则仍然要像1995年那样有效。
谢丽尔·斯宾塞
牙买加驻世贸组织大使
WTO在鼓励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改革贸易政策、解决贸易争端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不幸的是,经验表明,WTO对帮助贫困成员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做法令人失望。最不发达国家在整个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仍然很小。
央行报告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
11月26日,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专栏文章《走向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指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方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汇率弹性,注重预期引导,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谢亚轩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央行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词就是三个字—“市场化”,其含义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在汇率水平的决定上,央行退出常态化干预,让位于市场供求。这是央行早在1994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初就已经确定的基本方向,近年来得以实现。今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市场有观点认为央行可能重新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央行资产负债表将重新开始扩张。对此,结合本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可以明确知晓,央行将坚持退出常态化干预,再次通过外汇占款来投放基础货币和扩大资产负债表的可能性极低。
二是调整宏观审慎措施,让外汇市场供求双方的选择更为自由。这方面的举措包括: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对外投资额度的发放;将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调整为0;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逆周期因子的淡出;扩大合格境内有限合伙(QDLP)和投资企业(QDIE)的试点规模和试点范围等。这些措施与此前的一系列措施一起,使得外汇市场的供应方和需求方在做出选择和决策时都能够更多从自身基本面出发,更为自由。
三是从结果来看,市场化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加大,弹性增强。据统计,2020年前9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化波动率为4.25%,与国际主要货币基本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市场化与汇率波动加大之间的关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市场化意味着汇率这一价格信号将由多变的外汇市场供求决定。同时,由于汇率的资产价格属性,往往还会发生超调反应。另一方面,市场化同样意味着我们要相信并且依靠汇率这一价格信号并发挥其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