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艳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小学,江苏盐城 224000)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纳入了大量的古诗文篇目,题材更加丰富,不仅有效地为小学生提供了学习古文的途径,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诗词素养和文学素质,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1]。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修订也使得语文教学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语文素养,创新语文教学的方法,主动积极地迎接挑战。笔者具有多年一线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希望能够在本篇文章中,对如何利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开展诗词教学提供自己的思路,希望与各位同行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如果想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培育学生掌握切实的技能,教师就需要结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知识,根据学生的具体素质差异和心理特点,合理地安排课程。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只需要求他们做到能够熟读古诗文,并能够默写下来即可,此时锻炼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学校,也可能是初次接触古诗文,此时只需要他们明白最浅显的意思即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不会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在小学中年级,学生可能对课堂相对比较疏离,产生叛逆情绪,课堂纪律比较散漫,很难融入课堂,但直观的形象思维有了很大的进步。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帮助学生融入古诗,带领学生了解古诗词译文、注释,普及基础的诗词知识,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逐步得到了发展与锻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之余,感悟诗词情感,对课程进行升华,帮助学生了解诗词意蕴,与诗人共情。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古诗词教学才能更加有张力。
我们虽然强调因材施教,但也要明确诗歌教授的共同点,即诵读这一模块必须贯穿小学诗词教学的各个年级,成为诗词教学的必备部分。小学生刚刚接触诗词,对文言文的认识尚不充分,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最初过分普及艺术手法和背后的意蕴情感,反而有些拔苗助长,教师最好先引导学生进行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韵之美。诵读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学习手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具有表现力,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诵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基本技能,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古诗词的博大精深与深厚意蕴,让学生在朗诵中与诗人共情,使诗词教学事半功倍。学生通过诵读锻炼了想象力,也能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写作中,这种迁移能力不是其他教学方法能够比拟的。现阶段许多学生常常进入写作误区,文章假大空,素材虚假,而通过诵读锻炼想象力的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通常采用的都是教师带领学生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方式。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保持对诗词的阅读兴趣,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更加不利于诗词在现阶段的流传与发展,可能会导致诗词教学失去活力。因此,教师应及时创新诗词教学方法,根据部编版语文教材不断革新。
《经典咏流传》是一个老少皆宜的著名节目。它的热播使得“唱古诗”变得更加普遍,成为一种文化潮流。这里说的“咏”,就是指将诵读与音乐结合,也可类比于唱诗。这样的方式使得经典更加经典、得以永驻,教师可以将其发展为一种新的诗词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在课间传唱经典,加深记忆,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培育学生的美学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探索力旺盛的时期,此时利用故事教授古诗文,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授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用故事一样的语言向学生描绘以下场景:太阳照耀着高高的香炉峰,袅袅紫烟从山顶飘出,远远望去,壮丽的瀑布就像广阔的长河一样,悬挂在山前。俯冲而下的水流似乎足足有三千尺,难道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这种故事化的叙事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诗词意蕴,这不仅降低了诗词的学习难度,而且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想要培育学生的美学能力,教师必须让学生感受到美,而美可以很轻松地让学生在诗词中找寻到。教师教注重美的古诗词,就要关注学生是否得到了熏陶、是否真正融入了诗词、是否真正与诗人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效果,教师利用诗画结合就可以比较轻松地达到,带领学生走入诗词。例如,在教授《渔歌子》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意自配图画,让“西塞山”“桃花”“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渔夫”这些具体形象都跃然纸上,进而跟随诗人的想象,“鳜鱼”映入眼帘,学生仿佛随着作者的步伐欣赏了一幅引人入胜的渔夫图。
在学生欣赏和品味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搭建作画的平台,让学生根据诗意自己或小组合作作画,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有动有静,有远有近,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美丽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黄”、柳“翠”、鹭“白”、天“青”、雪“白”,还有诗中暗含的江水之蓝、船木之黄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教师在教学这首古诗文时,可以设法激活学生根据自己对这首古诗文的理解,紧紧扣住上述的特征采用简笔画勾勒,根据古诗文和自己的想象涂上匹配的色彩;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画放在实物投影中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点评、补充。学生在此期间,吟诵诗句,陶醉其间,其乐融融。实践证明,一些写景的精美诗文,都可以引导有特长、感兴趣的学生作画,如《望庐山瀑布》《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游园不值》《山行》等。
这样才能有效地依托文本,更好地“用教材教”,体现大语文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部编本”教材走入学生生活,古诗文的教学对小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新课程标准,要充分认识古诗文教育的重要性,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并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不断诵读,贴近诗人生活,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建立健全个体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