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创造和谐教育环境研究

2020-11-26 03:14:47宋志明潘书敬
成才之路 2020年32期
关键词:同构高校教师教学活动

宋志明,潘书敬,王 进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人类社会正走向多元共生、开放、回应、同构与共赢的局面,正面对人类社会知识总量爆炸式增长与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挑战。作为一名当代高校教师,必须积极回应这一历史大趋势中的必然与应然。然而,如何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如何承载起中国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历史责任,如何在日益市场化的社会情境中做到忠诚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如何“以人为本”创造和谐教育环境,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因此,高校教师需要认真审视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取向与行为,从理念先行,到积极作为,创造和谐教育环境,实施发展性教学。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和谐教育环境是时代的要求

教育是一项围绕人的发展和支撑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源和核心都是人。因此,当“和谐”逐渐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主话语的时候,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高校教师应该顺应时代要求,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认真审视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需要通过努力提高自身和学生的文化素质,需要通过教育工作培育学生“以人为本”的和谐精神,提高他们辨析事物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

教育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具有开放、同构与共赢的社会属性。因而教师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行为,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并具有社会属性。因此,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一个肩负特殊使命的人,一个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起社会责任,必须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为人师表、恪尽职守。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与教育行为,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纵观中国教育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中国社会的文明发展史。当这部文明史展现在我们这代人面前时,如何续写这部历史,是高校教师需要积极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和谐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所表达的各种关系、状态及趋势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

当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当以培育学生合作、友爱、团结、协作、创造、共赢的和谐精神为当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当以塑造现代文明、健康、进步的和谐文化为主旨。“天时、地利、人和”既是当代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和谐教育环境的基础,是时代的要求。

二、创造和谐教育环境,实施发展性教学

在当今的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个实践发展的过程”。但实现和谐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因而理想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既是高校教师不断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也是高校教师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创造民族文化的至高境界。在实践层面,高校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努力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实施发展性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1)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所谓教学,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与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是权威?顾问?或同伴?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是权威和顾问(授业、解惑),但“教学”中的“教”与“学”更应该体现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应该是一种有机的社会互动过程与同构性的社会行为。从教学相长的角度看,教师也应该是同伴。因此,教师必须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既必须对自己教学活动中的言行负责,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为人师表,起到垂范的作用。所谓“师德”与“师风”,不是空泛的说教,而应体现在言传身教的具体行为中。所以,现代教学要求教师随时在互动与同构性的教学实践中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需要教师具备持续构建和谐教学环境的能力。

(2)研究课堂教学,分析教与学的行为。教与学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而任何社会互动都是有条件的,并受环境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并分析教与学的行为。其一,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其二,组织学生积极探索,动手实践;其三,训练学生理性概括能力,发展其良好思维;其四,教师在教学互动中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并把问题推到极致;其五,作业设计与练习应具有探索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提倡兼容合作,共创和谐环境。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主动构建(能动性体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学生缺乏社会兼容性,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学会接受别人的合理内核,提倡合作学习。教师提倡并创建兼容与合作的和谐环境,既能培养学生合作、友爱、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求同存异的宽容精神,又能使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交流、展示自我、获取知识、享受成功的场所,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去创造、去体验成功,使师生在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互动。从教学相长的共赢看,学生的成功也是教师的成功。

(4)定期开展质量评估,为创造和谐教育环境提供保障。一个对教学行为负责的教师应定期自查教学质量,对教学行为的自我监控也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教学评估不应只是教育部或学校教务处的事情,还应该是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应结合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发展目标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有勇气客观评价自己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善于总结经验,以保证教学环境的和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角色转换,心态和位置都要调整好。

教师应该关注教学结果(学生分数的高低),进而关注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关注如何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创造和谐教育环境,实现成功教育。

三、结语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从事伟大事业的人。而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人民是“天”,祖国是“地”,教师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人才的“大任”。面对时代与事业,高校教师别无选择,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自己做起去书写历史与未来,成为一个不负天地之重托、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伟大事业的人。

猜你喜欢
同构高校教师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巧用同构法解决压轴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
同构式——解决ex、ln x混合型试题最高效的工具
高等代数教学中关于同构的注记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