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练习设计更有效

2020-11-26 00:54:27包逢祺
关键词:课堂练习铅笔同学

包逢祺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小学)

课堂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思维习惯、提高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阶段。所以,练习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集体备课和设计教案时,教师要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区区一节课的时间,仅有40分钟,教师既要讲授新知识,又要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锻炼,就必须设计少而精又全而简的题目,让他们进行有效的练习。这样既能巩固所学内容,又能完成教学目标,真是一举两得。

某一次数学课堂上,讲授完“商不变的性质”的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数学作业:三位同班同学去商店里买铅笔,在小区内相遇,便聊起自己买铅笔的情况。姓吴的同学说:“我的铅笔真便宜,16 元能够买4 支。”姓李的同学抢答道:“我买的铅笔才便宜,3 支铅笔我只花了12 元,你们说便宜吧。”姓张的同学接着说道:“你俩都买贵了,我的才便宜,买了2 支,但我只付了8 元。”三位同学各说各有理,争论不下,你能充当裁判,帮助他们判断哪一个同学买得最便宜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一、体现练习的生活性

数学与生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课本上抽象的数学知识有效地融入丰富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学会用已学的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练习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师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数学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感受数学的伟大。前面的例子就是以生活中的事例,设计出“买东西谁的价格便宜”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后用数据说话,得出哪一位同学买的铅笔价格便宜,让他们运用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此问题,做到现学现用,并培养他们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此时,学生们都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验算、比较等方法,最后得出正确的结果。对于自己探索出来的结果,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记忆也更持久。

二、突出练习的层次性

课堂练习,教师要分层设计,要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切不可一刀切,超越他们的承受范围。设计的练习要求不能太高,要符合学生年龄结构的特点。练习题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有层次性,学困生可以做基础题,中等生可以做发展题,优等生可以做提高题,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需要。在上面比较铅笔价格的例子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生活经验,让学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用数学的方法算出三个同学所买每一支铅笔的价格,再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得出哪一位同学买的铅笔便宜。通过计算,吴同学:16÷4=4(元);李同学:12÷3=4(元);张同学:8÷2=4(元)。算出三位同学每一支铅笔的价格都是4 元。教师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要针对各位同学的不同特点,运用数学的方法,用数据说话,这样他们才能心服口服。此作业可以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做一些简单的除法计算,可以让中等生和优等生在计算的基础上想一想,为什么钱数和铅笔数量不同,铅笔价格却一样。这种形式的作业,让全体同学都动手和动脑,让他们主动探索,并进行验证。自己获得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学生对数学学习也更感兴趣了。

三、强化练习的针对性

教师设计的练习,不是机械性的,而要有弹性和针对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自身教学水平,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潜能,使课堂教学更有趣,更生动精彩。就拿上面的题目来说,教师根据教材需要,设计了生活中遇到的“比较价格”的问题,既满足了学困生的需求,又兼顾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还需设计精讲精练,力求高效练习,进而打造高效课堂。像上面的这个例子,学生从表面无法判断出哪位同学买的铅笔价格便宜,但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再对所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合理的结论,让全班同学心悦诚服。这类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于刚开始学“商不变的性质”这一课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学过后,教师需要再设计一些类似的、有针对性的作业,留给学生去完成,让他们进行巩固性练习。这样既能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又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四、注重练习的开放性

设计的练习质量如何,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他们的潜能。

例如,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笔者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有一个长方形,长19cm,宽4cm,现在要剪出边长为2cm 的小正方形,请问最多能剪出几个?

问题一读完,学生们就埋下头,开始计算起来,不一会儿,结果就出来了,许多孩子的答案是:19×4÷(2×2)=19(个)。

师:你们都同意这个结果吗?

生(大部分):同意!

师:老师可不同意这个答案,请你们拿出一张纸、一支笔以及剪刀,在纸上画出一个长19cm、宽4cm 的长方形,再在里面画出边长为2cm 的小正方形,试着画一画,然后剪一剪,看看到底是几个。

老师说完,学生们就马上动起来。学生小组合作,有的画,有的剪,都想验证一下答案。最后,操作结束了,同学们也有了答案,一共是18 个,而不是19 个。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积极参加,积极动脑和动手,主动去解决问题,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这不仅仅是一次纠错,更是学生技能的培养,让他们学会了一种解题方法。所以,开放性的练习,既要让学生易于解决,又要让他们易于操作,变“被动”为“主动”,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练习的设计与学生学习的效果有关。课堂上,教师设计的练习,要以生为本,既要关注学生形成的技能,又要培养他们思维的能力。另外,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课堂活动中的情况来把控教学进度,调整教学步骤,更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做出微调,以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学会释放学生,鼓励他们手脑并用,再用练习进行辅助,让他们主动解决遇到的问题,让课堂真正“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铅笔同学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家长(2023年2期)2023-03-14 06:54:44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新教育(2022年32期)2022-12-16 15:00:41
飞扬的铅笔屑
学生天地(2019年31期)2019-08-25 08:54:24
三支铅笔
帮助同学
优化课堂练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奇怪的新同学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借铅笔
小小铅笔,大有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