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联星小学 欧阳小敏
课外阅读活动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它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同时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 万字以上。现行的统编教材加大了阅读量,同时要求老师重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几点做法。
良好的读书氛围能给人情感上的熏陶,使人不知不觉地爱上读书。因此,我们要让书香飘满校园,让学生与书为友,时时处处感受读书的快乐。教学中,我努力创设读书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读书的兴趣。
1.设立图书角
学校在每个班级都设立了一个图书角,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图书馆的氛围,我专门设立了一个图书管理员,学生借书、还书都要进行登记。当图书角里的书看完了,我让同学们选2 至5 本书带到学校,看完后又把它拿走,并带几本新的来,这样图书角就像一个迷你图书馆,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每到课余时间,学生就会手拿一本课外书安静地阅读起来,读到精彩之处,还会发出笑声来,看到同学们爱读书的样子,我的心里也感到无比欣慰。
2.保证阅读时间
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们学校设立了每周两节的阅读课,同时还利用早午读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有时我会和学生一起,手拿一本自己喜爱的作品,就那么静静地看,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有时我会和学生共读一本书,看完后,我们一起写读后感,再进行交流;有时我会亲自朗读自己喜欢的作品,把我的阅读快乐带给学生;有时让学生朗读他们喜欢的作品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从而感受优美文字带来的愉悦,体验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驱动学生学习的最大原动力,只有当学生有兴趣参与时,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因此,老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快乐接受自己想要的知识,使阅读成为“悦读”。
1.设置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每个小孩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从小在故事熏陶中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两眼闪烁着欣喜的目光,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因此,我常选择一些益智、生动的故事作形象的讲述,当故事讲到最精彩、最吸引的地方,我会戛然而止,此时学生被我吊足了胃口,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的结局。看到这样,我抓紧时机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讲《渔夫和魔鬼》的故事,当我讲到渔夫救起了魔鬼,可魔鬼却恩将仇报,要把渔夫杀死的时候,我停了下来,让学生猜想故事的发展情节。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我便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并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请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主动去阅读这本书。
2.引导学生从课堂阅读走向大阅读
课内阅读指导是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拓展,从课内带动课外阅读的开展,内外双修。在课堂阅读活动的开展中,我立足课本,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阅读以课本例文为指引,以段引篇,以篇引章。如《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三国演义》中其他一些有趣的故事,如《空城计》《无中生有》《暗度陈仓》等,孩子们听得兴趣盎然,纷纷说要看《三国演义》。又如在教学《景阳冈》《猴王出世》《“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些课文时,我又向学生推荐其余三大名著,介绍书中的精彩内容,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名著的魅力。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阅读”为“悦读”。
3.与影视作品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
众多的名著被搬上电视或银幕,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还有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 问》《哈利波特》等,每一个小孩子都喜欢看电视,我们应该把握名著上映的机遇,投其所好,引导学生看原著,如果能让学生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效果会更好。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每一天都有许多新书出版。学生要看的书很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看更多的书呢?我认为需要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才能读得更多、更有效。作为学生读书的引导者,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精读与粗读。对短小精悍、描写精彩的文章,我们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品读文中的好词好句,品读作者的思想情怀。对篇幅较长、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进行粗读,使读有重点。通过粗读扩大知识面,通过精读汲取精华。除此之外,还有跳读、美读、研究读等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
2.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用“△”画出好词,用“——”画出好句,并在句子旁边写出自己的所悟所得。遇到一些富有哲理或感人的文章时,还会让学生写写读后感,使学生的积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课外阅读。在教学中,我们有一种作业,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积累好词好句,写写感受。一年,两年……孩子们的书读得越多,积累的好词好句就更多,文化的底蕴也就深了。
课外阅读好处多多,但并非开卷就有益。当今社会上的书良莠不齐,学生辨别能力差,很容易被坏书所误导。因此,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那么该如何选择呢?我认为选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选择思想健康的书
“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多个高尚的人对话。”好书以他的健康思想教育人,以他的感人事迹鼓舞人,以他的高尚情操陶冶人,以他的科学知识丰富人。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读好书,使学生从书中认识真、善、美,陶冶情操。
2.应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的书
每一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其读书的兴趣也有所不同。如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类的文章,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喜欢传奇、惊险类的文章。我们应根据其兴趣进行推荐。
3.应选择不同品种的书
阅读的品种要丰富。古诗韵律优美、意境深远,余音绕梁;散文语言优美凝练,富有文采;小说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文章中的人性美、人情美给人以心灵的陶冶,常识性的文章,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凡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文体,我们都应让学生多读多看,拓宽孩子们的阅读视野,吸收多方面的文化营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为了让学生能持久地保持读书的兴趣,教师应定期开展读书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使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开展故事会、表演课本剧;办手抄报比赛、写读书笔记比赛;期末评选“阅读之星”或“读书小博士”……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现在,同学们每天都十分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他们在书海里尽情地畅游,沐浴着书的温暖,浸润着自己的心灵。
总之,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它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多种方式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尽情地在书海中拾贝。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就会形成“渠成水自来”的情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