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结中的困惑探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0-11-25 13:32林国翠胡冲徐进芳
西部论丛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堂小结困惑初中数学

林国翠 胡冲 徐进芳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中增加课堂小结是每一节课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课堂小结的加入既可以总结整堂课程,也可以成为整堂课程的“点精”之笔,因此数学教师应当不断的探析和研究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困惑;策略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加入课堂小结,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并能让学生在每堂课后都能主动的和教师总结所学内容,还可以自主进行总结,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课堂小结的意义

课堂小结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将学习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还能让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清晰化,如果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的开展课堂小结,还能增加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不光如此,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关键,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在课后能做到自主学习和总结,课堂小结的加入还能让数学教师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让每一堂课都能发挥它自己的作用,供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课堂小结出现的困惑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改革,很多新颖的教学方法一拥而进,课堂小结也是如此,将全新的教学观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但是急于的融入会导致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小结时,出现种种问题和困惑,而这时就需要数学教师不断的构建和创新,让课堂小结更好的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一)在数学教学中是不是每堂课结束都要进行课堂小结

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其实每节课都可以融入课堂小结,因为课堂小结的作用本该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知识,还能让学生从小结中找到自己是否学会知识点。

例如:我们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数学教师要教育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勾股定理的探究和证明、勾股定理的应用和数学史的介绍等等,因为此堂课的内容和知识点较为复杂和任务繁重,因此有的数学教师让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发现以及证明环节进行讨论和探究,学生争先恐后都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这样的讨论环节就让此堂课丢失了课堂小结的环节,这恰恰是数学教师较为头疼的事情,因为数学教师不知道是让学生,在最后的时间里进行探讨好还是让学生们通过课堂小结多完成几道题好。

(二)数学教师缺乏对课堂小结的认知,以及如何开展课堂小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都缺少课堂小结的认知和课堂小结如何开展的方法,更不能将课堂小结进行丰富和细化,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小结的时候通常都是走形式,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就抵消课堂小結的环节,敷衍了事,让学生不能真正意识到课堂小结的重要性。

例如:我们在学习《因式分解-公式法》的时候,教师会用阐述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我们此堂课主要学习如何利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首先要掌握两个公式的特征,从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看,然后在其中选对公式,其次我们还要遵循先提公因式,然后按照公式的顺序,最后在看是否符合口诀,最终明白公式里的a和b在实际运算中代表的可能是一个数还是一个代数式”,然后为学生合理布置作业。在数学教师阐述的过程中,学生是懵懂的状态,根本不理解数学教师到底在讲述什么,而是都精神溜号等待下课,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能有效的学习到数学知识,由此可见,数学教师也根本没有将课堂小结重视起来,而是形式化的在与学生开展教育教学。

(三)让数学教师知道课堂小结的更多方法

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小结的时候缺乏经验和方法,但其实开展课堂小结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数学教师用心的去发现就能运用多样化的课堂小结。

例如:最常见的课堂小结,就是口头小结、板书小结,如果多样化点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小结、作品展示小结等等,其实只要数学教师用心的感知和探索,就能掌握更多多样化的课堂小结,从而更好的促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三、初中数学开展课堂小结方法策略

(一)数学教师深化教学理念

课堂小结的有效融入是需要数学教师对此的认知程度来决定的,很多数学教师对课堂小结的认知度不是很高,有些教师认为课堂小结的时间还不如多开展会教育教学,当数学教师这样的心理产生以后就会大量影响课堂小结的开展,同时学生也会对课堂小结越发的不重视,但是根据数学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会让学生更加对数学学习产生心理阴影和学习顾虑,久而久之失去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很多数学教师都在纠结此堂课到底开不开展课堂小结,但是数学教师不在课堂上开展一次又怎么知道它到底有没有作用,也不知道开展课堂小结能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该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在课程后开展课程小结,让学生通过课程小结的过程巩固知识点,从而更好的提高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兴趣。《一元一次方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知识点之一,因此很多学生对此不会产生多大的学习兴趣,但是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加入课堂小结,就会让课程更加受学生喜欢,积极的参与进来,集中自己的记忆力和注意力,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二)数学教师应当积累课堂小结方法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课堂小结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数学教师用心的去观察和探究,就能找到很多多样化的课堂小结方法,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开展课堂小结,增加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例如: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加入概括总结式,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并将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概括归纳,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有很多知识点都是相互连贯的,这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概括归纳,促使它们之间有连贯性,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教师也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分析比较式课堂小结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后能够仔细的分析和比较,将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分化,从而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比如我们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教材从中进行分析和比较,自己找到知识的重难点,从而更好的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学习内容。

总 结

教学的内容是死的,但是教学方式是活的,课堂小结的有效融入可以改变学生以往学习数学知识的态度和认知,同时也能通过课堂小结掌握正确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能自主的做到课后总结。

参考文献

[1] 王蕊. ARCS动机模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例析[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11):76-78.

[2] 高峰官. 重视数学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圆相关的最值问题”研讨课设计[J].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9(19):1-3.

猜你喜欢
课堂小结困惑初中数学
课堂小结给化学教学减负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数学教师的课堂小结方式探析
课堂小结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