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0-11-25 12:28徐筱明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策略

徐筱明

关键词:高职院校;招生困境;策略

高职院校肩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既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当前,高职院校招生面临诸多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如何破解招生困境,科学谋划应对策略,成为眼下大多数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招生困境的外在表征

高职院校招生困境的外在表征总体可概括为“招生难”,具体细分的话大致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招不足”。以江苏为例,截至2019年底,江苏共有高职院校89所,当年高考生源总数为33.9万,本科高校录取结束后留给高职院校的招生名额较少。据了解,除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等个别优质院校较好地完成招生计划外,大多数高职院校均未招足。二是“素质差”。高职院校录取在本科高校批次之后,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加之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开展中职注册入学、普高注册入学等招录形式,这类生源分数更低,导致整体素质欠佳。三是“秩序乱”。生源就是“口粮”,高职院校为了“生存”不得不抢生源,这就导致高职院校招生秩序混乱,甚至出现预科班、有偿招生等违规违纪行为。

二、高职院校招生困境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

1、社会认同度低。长期以来,普通高等教育价值观念深深根植于老百姓内心。他们认为,普通高等教育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上高职不等于上大学,甚至坊间将高职院校与技工院校混为一谈。在他们看来,上一本、二本普通高校才是首选,哪怕是退而求其次的民办三本院校。之所以选择报考高职院校是因为高考失利,成绩不理想,上高职实属“无奈之举”。

2、招生制度不公。从我国现行的招生体制来看,学校划分等级按批次进行招录,高职院校招录批次一直排在本科院校之后。这种来自于“胎中”的招生制度的不公平,势必加剧高职院校招生困境。

3、生源严重不足。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大、养老负担重、机会成本高等因素影响,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尽管2016年全面推行二孩政策,但结果远不及预期。此外,教育部官方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共有2.43万所,比上年减少298所,下降1.21%;招生1349.76万人,比上年减少32.73万人,下降2.37%;在校生3934.67万人,比上年减少36.32万人,下降0.91%。

4、高校规模扩张。高等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扩张无疑使高职院校招生雪上加霜。以本科高校为例,1999年全国只有597所,到2018年猛增至1245所;1999年本科高校招生93.67万人,到2018年猛增至422.16万人,规模翻了4.5倍多。以高职院校为例,1999年全国只有474所,到2018年猛增至1418所,翻了近三倍,使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更加困难。

(二)内部因素

1、招生宣传不佳。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逐渐扩张,招生宣传乱象也层出不穷。很多高职院校不能结合自身特点,一味追求“揽生源”目的,招生宣传不能实事求是,不能抓住特点和重点,急功近利,存在虚假宣传、无诚信招生,甚至挑战法律底线,有偿招生、违规招生,扰乱高职院校招生市场秩序,抹黑高职院校的群体形象,加剧招生困境。

2、内涵建设不足。由于盲目追求生源数量,大多数高职院校忽视自身的内涵建设。办学理念不明确、发展定位模糊、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轨、实训条件落后、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导致其培养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质量不高,不能“适销对路”。

3、就业质量不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容乐观。根据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从就业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角度来看,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17%、30%,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11%、28%;从就业月薪角度看,2018届本科毕业生月薪为5135元,高职高专毕业生月薪为4112元;从毕业生离职率角度看,201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23%,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的离职率为42%。

4、办学条件不优。根据教育部2004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结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研究成果不难看出,高职院校在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占比、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数值和生均占地面积等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与普通高校有明显差距,且存在地区、行业差异,说明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不高。以生均图书数值为例,在“04标准”中规定,我国不同类型职业院校生均图書标准分别为80元和60元,由于全国实际中位数为64,故这一指标存在近一半的不合格率。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

三、高职院校招生困境破解的应对策略

(一)国家层面

1、要更加重视高职教育。当前我国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因此,更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就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中国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因此,这就需要国家层面更加重视高职教育发展,在政策制定上予以倾斜,在资金投入上给予加大,凸显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功能作用。同时,要梳理我国高职院校现状,严格管控高职院校新增规模,通过合并、撤销、升本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做优做强做特高职教育,从而更好地保障高职院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深化招考制度改革。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浙江、北京等14省市作为前三批试点省份纷纷出台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高职院校推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考制度。这对高职院校招生是个好消息,但随之带来诸多问题。

以江苏为例,高职院校招生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面向中职毕业生,包括中职对口单招、中职注册入学;一类是面向高中毕业生,包括高职提前招生、普高统招和普高注册入学。招生批次的多元化带来两个主要矛盾:一是高职院校教师疲于招生宣传,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二是生源来源、层次、结构不同,给高职院校具体组织实施教学造成较大冲击。所以,这些随之而来的新矛盾、新问题,势必要求高考制度改革要配套相关补充实施细则,以便于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减负、增效。

3、推进高职教育均衡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基本是省属或市属专科层次高校,大都由原来的中专学校独立或合并组建升格而成。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其办学和发展的数量、质量以及规模均受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严重制约。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地方财政实力雄厚,对高职院校的政策扶持和财力投入远远大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东强西弱”不均衡發展现象明显。因此,国家层面需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对中西部高职院校发展予以政策倾斜,实施不同地区政府区域补偿政策等,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中西部高职院校重点扶持,解决其制约发展的瓶颈,增加其招生吸引力。

(二)学校层面

1、明确定位,打造特色。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其最大特征是培养既“高”又“职”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要破解高职院校招生困境,高职院校自身要清楚自己所处的发展定位,这个目标定位既不能好高骛远,盲目追求大而全,也不能小家碧玉,固步自封小而碎。高职院校要坚守办学初心,牢记自己的发展使命,换句话说就是要紧紧围绕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样一个人才培养目标,坚守特色发展思路,按照市场需求变化,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

2、审视形势,转变观念。高职院校招生困境由来已久,且愈演愈烈。如何破解这个困境,转变高职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主要表现在“六个转型”:一是高职招生考试由原来的精英高等教育观视阈下的选拔性考试转型为大众高等教育观视域下的资格考试;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由原来的培养精英阶层转型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三是课程体系由原来的知识本位观下的学科课程转型为活动本位观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模块课程;四是教学由讲授为主转型为工学结合的模式;五是评价由原来的单一性评价模式转型为教育评价和社会评价并重的模式;六是教学制度由全日制学习为主的学习制度转型为各种学习制度并存的“学分制”教学制度。

只有切实转变高职教育观念,遵循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制定行之有效的招生制度和方案,才能有效破解高职院校招生困境。

3、狠抓内涵,凸显就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一般包含就业充分、就业适配、就业回报、就业平等、就业稳定、就业评价等方面内容。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高,说明人才培养质量高,就业就顺畅,招生就不愁,这样真正实现“招生一培养一就业”良性互动。从这个维度理解,狠抓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至关重要。因此,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

围绕专业(群)建设,要旗帜鲜明地明确其构建逻辑、核心内容、管理方式和评价机制。同时,还要通过狠抓课堂教学质量、创新打造双师队伍、提升科技服务质量、构建内外共治质量保证体系等配套举措和途径。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如何评价所培养的人”“培养人的质量保障体系”等问题,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轨迹。当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就业观念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也不可或缺。

4、精准发力,科学宣传。面对错综复杂、日益严峻的招生形势,要破解高职院校招生困境,首先需要高职院校深入“解剖”自我,清晰地认识自身发展历史、区位优势、办学规模、教学资源、行业企业背景、服务面向等因素,对纷繁复杂的生源市场进行客观研究,精准细分。其次,要精准定位、凝练特色,明确高职院校自身在全国、全省高职院校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外在形象。再次,要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生源来源,科学制定招生方案,划分片区,明确职责,全员发动,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创新招生宣传方式方法,积极宣传、推介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此外,还要主动与各省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发展规划处、教育考试院等加强联系、沟通,及时掌握招生政策,精准投放招生计划,做好计划调整、录取等工作。

5、多元模式,拓展类别。我国高职院校所属行业千差万别,导致其服务面向有诸多不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要破解眼下的招生困境,除了紧紧抓住全日制招生这个“牛鼻子”以外,还要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结合实际,积极拓展服务面向,实现创新驱动、“多点开花”。比如,围绕国家“百万扩招”计划,积极开展面向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工人、退役士兵等开展学历提升教育;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广泛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成人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行业技能鉴定服务等;探索开展高职国际化招生模式,加大高职的国际招生宣传力度,丰富生源来源。不同的服务面向及教育模式,有利于拓展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别,增加高职院校生源规模,有效破解招生困境。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