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辞源》指出,“学”乃“仿效”也,即是获得知识;“习”乃“复习”、“练习”也,即是复习巩固。就我而言,我认为学习是生理,心理,行为诸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学习的目的就不言而知了。
关键词:学习的宗旨;生理;心理;行为
首先,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我们存在于这个社会环境中,我们作用于社会。那么,和我们所相处的社会必然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反馈。那么,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学习的目的主要就是由以下两个方面来构成:第一个是通过学习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另一个是通过学习认识自己,进而完善自我。这也可以用《中庸》里的一句话来概括——“”。《庄子·天下》中指出“内圣外王”,即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通俗的来讲则就是指通过学习完善自我的这一类人被称之为圣人,泽被天下(福泽、恩惠覆及到所有的人)的这一种行为被称之为功德。改造世界,就相当于“外王”,这是可以通过你自身的努力而得来的,这一点也较易习得,这在我们心理学中称之为习得行为。现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基本上可以包含在这部分内容之中。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他们的使命无不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服务。但认识自己,完善自我,即“内圣”这部分就较为难以着手了。从历史角度来看,自然、社会各类成功人物层出不穷,而成为圣人的人则屈指可数;从表现形式角度来看,功业也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但是由于“內圣”全在于自我修养,趋于内化,并且不会表现出来,所以知之寥寥。如此可以了解到,“外王”其实就是“内圣”的结果。《大学》中指出“格物致知”,目的就是“外王”和“内圣”这两者能够统一起来,即希望通过认识客观事物,进而完善自我,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可能大部分人认为治国、平天下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遥不可及。但是但凡你认真的想一想,法治社会中,你遵守法律,注重品德,公平正义,这是否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称之为一种特殊的 “治国、平天下”形式呢?
前面我们说过,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因此,您要改造世界,那么学习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指把前人的知识吸收后的故步自封,而是学习他们的创新的思想,继续改进他们未完成的果,甚至开创自己的一套成果。鲁迅先生曾经在《鲁迅杂文集》中写到:“所以现在的中国,社会上毫无改革,学术上没有发明,美术上也没有创作;至于多人继续的研究,前仆后继的探险,那更不必提了。国人的事业,大抵是专谋时式的成功的经营,以及对于一切的冷笑。”但是,纵观中国改革开放40年多年以来,“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量子卫星等等科技成果的涌现,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多年以来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成功科技的背后,都需要博古通今的知识的用以作为支撑。那么,这些精华的获得,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此。
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中庸》中也曾指出“修道之谓教”。从宏观的角度而言,人的禀赋彼此并不相同,各自的天性并不齐一,有人生来懦弱,有人本性强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从微观的角度而言,任何人的天性都不可能自发的达到圣人的境界,生下来就尽善尽美,谁都有不同之处。人性的缺陷和不足,不仅影响人的自身的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因此,如果过分的强调人性的合理性,放纵人性,实际上是把人等同于牛马之性。我认为,对人而言,能否正确控制自己的性情,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物诱情出的过程中,志决定情的摆向。为对情有正确的导向,需要通过教育来端正心志,形成正确的心理定式。这里可以用《诗序》的一句话来形容由情到礼的过程——“发乎情,止乎礼义”。所以,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此。
记得前不久看过的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我认为其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童年时期的小豆豆——大多数人的理想就如同尘埃中的那粒沙——渺小又真实。就比如我,追求的并不多。我就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努力的朝它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自己唯一的光;我就想带着我的父母一起去吃有着暖人广告的肯德基和自由、自享的自助餐,看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电影。所有所有我大学的“疯狂”,我都想带他们去走一遭,和他们过着充实而又简单的生活。谈论这个,并不单单是为了阐述我的理想,说明我的孝顺。只是想借此说明,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是主张“为政以德”的孔子、不都是发现了青蒿素的屠呦呦老师,更亦不都是使中国量子计算机诞生的潘建伟老师。我们必须要正视的事实是:我们大部分人基本是渺小的,怀揣着小小的理想。但是,理想再小,它仍旧只是一颗未破壳而出的一粒种子。你得给它不时地松松土、浇浇水它才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此。
通过上述的论说,我个人认为,学习的目的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掌握一定的基础性的知识(这里不单单指的是事实性的、概念性的、结论性的知识,还包括其它社会性的知识等)和一定的基本的技能(这里不单单指的是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还包括其它社会生存等技能),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作好铺垫并让自己成为有生存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 杨福家.直面“文凭贬值”背后的教育失衡[N].文汇报,2013-07-05(005)
[2] 汪金友.学生 学习 学历[N].邯郸日报,2012-06-09(001).
作者简介:龙雨莲(1994—),女,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理论与体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