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秋
【摘要】建设现代化实训基地是保证职业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大数据时代和智慧旅游等新业态的冲击,现代化实训基地要顺应时代发展和行业企业需要,进行科学设计、合理配置和高效应用,要以现代化管理为支撑。
【关键词】专业建设 实践教学 实训基地现代化 产教融合
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是职业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体现。面对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加快实训基地现代化建设,实现实训平台教学应用及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意义十分重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明确要求,“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一、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应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严格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并着力突出时代特色和应用价值。
1、先进性原则。现代信息技术给旅游行业带来了全新的革命,并催发智慧旅游等新业态的兴起。伴随旅游行业智慧化的不断延伸和扩展,5G、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移动通讯技术和传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旅游活动、服务与管理得到了智能化全面升级和重塑,这些都对专业人才的素质及技术水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并体现出一定的预见性、前瞻性。应以大数据和智慧旅游发展为依托,以信息化技术成果为载体,以满足市场前沿性、发展性需求为目标,将远程导览、景区信息化管理、自助旅游、旅游数据中心等模块应用于信息化教学平台,在建设智慧旅游概念店、微课功能教室、3D情景教室、虚拟景区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应向德国、瑞士、日本等国家学习,将最先进的设备设施及管理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之中,使学生学到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
2、仿真性原则。实训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平台,要充分体现生产性功能,展现酒店、旅行社、景区等真实生产场景,全面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实现校企一体化。要积极开发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功能,推进前店后校项目建设。要制定符合真实生产标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使学生能够按照岗位(群)的技能模块要求得到系统性、针对性的训练。
3、标准化原则。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标准、专业建设标准、实践教学标准、设备设施标准等,确定有效的实训基地标准体系。实训基地的建筑面积要能满足实习实训需要,实训设备配备要达到一定规模,并体现高端性、先进性,实训工位要符合教学需要,实训基地管理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4、实用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要突出便捷和高效功能。实训基地不是门面摆设,要严格执行实践教学计划,合理配置和使用,加强维护和管理,确保实训课程的开出率和应用效果,实现基地建设应用价值的最大化。
二、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模式
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有学校主导、校企合作、引资援建等多种模式。
1、学校自建自管模式。由学校筹资或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专项资金,学校自主规划和建设,自行管理。目前这种模式较为普遍,其优势主要体现为学校的自主性和可控性,教学针对强,管理便捷。缺点是资金投入单一且有限,企业融合度不够,与市场对接有一定困难。
2、校企共建共管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共建协议,共同规划、开发和管理,形成合作联盟。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校能吸收企业资金,在设计、建设和管理方面能融入更多企业文化元素,使教育教学更贴近市场需求。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关系比较复杂,共同管理在操作上有一定障碍。
3、引资援建模式。这种模式更多以国内外资助方或投资机构为建设主体,通过资金、土地资源、设备实施、技术及优惠政策等多种投入方式与学校进行合作。在管理上,有学校单独管理、对外授权管理和合作管理等多种选项。这种模式面向社会,多方合作,资源共享。但学校自主性受到制约,运行成本较高,管理上协调难度较大。
三、现代化实训基地的管理策略
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设计和建设方面需要高端定位和科学设计,在管理上更需要现代化手段和技术的有效应用。
1、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实训基地的管理多以学校自主管理为主,一般由专业(系)进行管理,有的由学校设立实训处或实训中心管理,校企共建、引资援建的实训基地管理则更具多元性。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都要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明确的管理职责,管理制度要健全,人员配置要合理,要保证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
2、广泛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应以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技术为支撑。通过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构建实训基地资源服务可视化运营平台,实现管理网络化、信息化;通过各实训功能区一卡通等技术,实现管理手段的智能升级;通过门禁、摄像、智能监控等多个系统,形成大数据网,构建实训状态的绩效分析体系;通过设备设施的智能监测和维护,保证实训基地应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3、实施校企一体化管理。产教融合是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指标。要引鉴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引入企业“8S”管理、目标管理等现代管理模式;要让企业深度参与实训教学与管理过程,实现校、企共同管理;要营造浓郁的职场氛围,各功能区域要按酒店、旅行社、景区等实际场景进行设计,实现与生产环境的全面对接;要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内容要与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完全对接。
参考文献:
[1]张莉.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思考管理[J].《观察》,2012.03
[2]王冬梅.邱瑛高職院校旅游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3]茅晓玲.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