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滋阳, 石宏伟, 王海军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有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聚焦“三农”,要求推动人才下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中央一号文件还要求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到农村创业(1)农业农村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EB/OL].(2020-02-05)[2020-10-15].http:∥www.moa.gov.cn/ztzl/jj2020zyyhwj/2020zyyhwj/202002/t2020020 5_6336614.htm.。高校作为人才供给侧,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资助工作模式、引导乡贤回归等方面肩负着时代使命。
自2007年国家教育资助体系公布以来,高校资助工作取得良好进展,帮助了很多农村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实现就业。同时,由“双创”到“三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日益成熟,大学生返乡创业也释放出诸多经济红利,扎实的资助工作和灵动的创业教育在培育新乡贤这一共同目标面前,呈现出更多融合发展的可能性。本研究针对农村籍大学生自身特点,结合既有学术成果,对我国高校资助体系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探寻两者互利共融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明确“创业型助困”的概念、环节及优势,并面向新乡贤的储备军构建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为农村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成长成才,为高校资助与创业教育融合完善,为乡贤反哺乡村成为常态提供启示。
文章的理论基础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在培育对象方面,农村籍大学生具备新乡贤的特点和潜质,是返乡创业、产业脱贫的重要人力资源。二是在培育手段方面,“助困”与“创业”分别以日益成熟的高校资助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为基石,并在发展型资助创新化和创业教育专门化的背景下呈现出相融相促的可行性,为“创业型助困”的萌生提供了丰沃的理论土壤。三是在育人平台构筑方面,创业型助困的理念和运行机制如何载体化、平台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相关理论可给予启发。
1. 知农爱农。农村籍大学生知乡情、爱农村,了解农村经济现状和人才缺口,具有勤恳务实的品质(2)刘祎.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6):101-102.。随着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曾经很多“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乡村一间房”的农村籍大学生呈现出强烈的返乡就业、创业愿景。调查显示,在高校所在城市外来的大学生中,36.4%的大学生有返乡发展的意向,其中对家乡的主观依恋正向影响他们的返乡意向(3)张蕾,刘晓旋.返乡的理性与非理性——城市外来毕业大学生的返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2):58-63.。此外,农村籍男性毕业生比女性毕业生返乡意愿更强(4)薛肖飞.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实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西部地区毕业生返乡比例最大(5)马莉萍,刘彦林,罗乐.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的性别差异:趋势与特点[J].教育与经济,2017(1):13-19.。
2. 惠农兴农。出于对成长环境、父辈寄托、个人意愿等因素的考量,农村籍大学生对惠农民、兴农业有更高的热忱,懂得知恩反哺、不计得失、返乡奉献。同时,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社会性,农村籍大学生在人脉资源、民风民俗、语言沟通等方面也具有相对优势(6)孔青,蒋保伟.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社会支持要素研究[J].中州学刊,2018,264(12):91-95;沈鑫泉.大学生回乡创业与地方企业互动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6):89-92.。此外,专业优势有助于农村籍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动家乡繁荣发展,如承包土地发展农业、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创办养殖场等(7)周宇飞.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基于面向农村创业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10(4):185-187.。
1. 资助育人体系逐步完善。高校资助体系既能分担经济困难家庭的教育成本,也是落实教育强国理念的重要保障。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可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前三个阶段分别是1949—1982年、1983—1992年和1993—2006年。这三个阶段分别诠释了我国高校资助体系的萌生、发展和完善过程,且资助类型以保障型资助为主。但要注意的是,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8)教育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EB/OL].(1993-02-13)[2020-10-15].http:∥www.moe.gov.cn/ jyb_sjzl/moe_177/tnull_2484.html.出台后,高校资助主体逐步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2000年又新增勤工助学、绿色通道及学费减免等资助途径。此后,高校资助体系步入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形式的调整期,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有研究指出,在第三阶段之后,政府资助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入学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9)甘宇.错位与链接:高校贫困生资助资源的配置及其减贫效果——基于C市33所高校调查的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4(5):54-60.。第四阶段是2007年至今。在《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10)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EB/OL].(2007-05-13)[2020-10-15].http:∥www.gov.cn /hengce/content/2008-03/28/ content_5504.htm.指导下,我国形成以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要方式,以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伙食补贴和特殊补贴为辅助手段,以社会捐赠为补充途径的混合式资助体系。在十八大明确提出“人才强国”“教育现代化”等(11)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全文[EB/OL].(2012-11-26)[2020-10-15].https:∥www. mj.org.cn/wsxy/tjyd/201911/t20191125_114871.htm.目标之后,我国高校资助体系由保障型资助逐步向发展型资助转变。
2. 发展型资助存在创新空间。在政府支持、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下,高校资助工作以扶贫为手段,以实现扶智、扶志等为育人目标。但是,我国高校现行资助形式多属保障型资助,非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型资助。保障型资助是“输血式”资助方式,运用单一经济手段进行帮扶,往往忽略对受助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精神培育,容易形成“等、要、靠”等惰性思维,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型资助则是“造血型”资助方式,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出发点,以经济支持、知识传授、技能培训和素质提高为育人手段,推进扶贫、扶智、扶志深度融合,达成资助育人目标。新时期的学生资助工作绝不是简单地发钱、发物,高校应主动寻求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转变路径(12)高雷.发展性资助的“功能资助”意蕴与新要求——基于宿迁学院资助体系的梳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54-56.。有学者提出以经济帮扶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项目化“发展性资助模式”(13)王秀珍.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15-119.。张璇认为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有利于实现“济困”“育人”双目标(14)张璇,杨诗炜.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模式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5(6):30-32.。发展型资助以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配套经济、学业、心理、技能等支持,不断提升受助学生的综合素质(15)马彦周,高复阳.高校构建发展型资助的必要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82-184;高艳丽,马彦周,高源.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模式构建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6):164-166;刘世勇,王林清,马彦周.学生激励的新视角:发展性资助[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178-181.。发展型资助既需要高校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也需要家庭、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多主体嵌入,协同提升育人质量。
3.创业育人体系走向成熟。我国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起步较晚,21世纪之前处于探索阶段,而后发展迅猛,并于近年由“双创”教育上升到“三创”教育,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1世纪以前。1998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6)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1999-06-13)[2020-10-15].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0407/2478.html.的发布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的成功举办,正式拉开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序幕。这一阶段发展缓慢,实践形式单一,属于萌芽探索期。第二阶段是2000-2018年。双创教育在这一阶段发展迅速,教育模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先后经历了推进期、野蛮生长期和科学发展期(17)王歆玫.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研究——基于2008-2017年《中国教育报》的文本分析[J].高教探索,2018,184(8):109-115.。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2012-11-06)[2020-10-15].http:∥www.npc. gov.cn/zgrdw/npc/zggcddsbcqgdbdh/2012-11/06/content_1742192.htm.;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19)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 (2010-05-13)[2020-10-15].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 list/201105/xxgk_120174.html.指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并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一时期创业指导与实践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扩大了双创的目标人群;201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13)[2020-10-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提出“创新学分”,将创新创业由课外素质拓展强化为必修学分。基于以上政策,我国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为大学生营造出促学促创的良好环境。第三阶段始于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要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21)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惟创新者行稳致远[EB/OL].(2019-03-15)[2020-10-15].http:∥opinion. people.com.cn/n1/2019/0315/c1003-30976779.html.。“三创”基于“双创”发展而来。三者关系紧密、相互促进,早在2007年就有学者提出“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涵(22)陈子辰.创新创造创业——关于研究生素质教育内涵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2):23-26.。创新强调突破,鼓励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取得成绩;创业强调转化,倡导将理论付诸实践;创造强调原创性,主张从无到有。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属于“创业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生态系统”由英国生态学家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提出,后来这一概念被运用于创业领域,产生了“创业生态系统”。Isenberg认为市场、政策、资金、人才、文化及专业支持是创业生态系统的黄金标准(23)ISENBERG D.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strategy as a new paradigm for economic policy: principles for cultivating entrepreneurship[J].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European affairs, Dublin, Ireland, 2011(1):76-80.。林嵩认为,在创业生态系统中,新创企业与创业生态环境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并最终达成动态平衡(24)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4):58-62.。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来源于Dunn对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和培训的研究。由此,学界将创业生态系统和高等教育相结合。
伴随着政策的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张宝强认为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高校是主导生产者,学生是从属消费者,实习实训中心等是传输分解者,政策、经济、教育等大环境是基础影响者(25)张宝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实现机制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5-99.。刘海滨将创业生态系统定义为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由高校、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以及课程、项目、资源、政策等多要素构成的自我调节、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系统(26)刘海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2):42-47.。可知,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兼具创业和育人双重导向,包括主体(高校、学生、政府、企业等),要素(课程、实践、项目、培训等)和环境(政策、文化、思想等)三大因子,最终形成相辅相成、动态平衡、良性循环的共生共享生态体系。既有成果大多参照生态系统理论,并采用主体划分法,对系统中各类因子进行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
从发展阶段来看,发展型资助是高校资助工作的转型方向,同时创业教育已步入“三创”阶段;从研究内容来看,尚未见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关注学生资助的文献,且涉及学生资助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研究很少。资助工作和创业教育兼具育人功能,可以此为切入点,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寻定发展型资助的创新突破口,构建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明确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群落的作用,以及群落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系统的资源汇聚、价值交换和平衡调节机制,为培育新乡贤筑牢育人平台。
目前,农村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创业受多方面制约。一是资金限制。农村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助金额有限,缺乏创业启动资金。二是专门教育资源匮乏。创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缺少专项创业引导。三是发展型资助的实际运行模式亟须创新。传统资助模式与学生黏性不足,难以发挥资助工作体系与创业教育资源互融后的育人优势。借鉴既有学术成果,本研究深挖“创业型助困” 的概念、环节及优势。
创业型助困是指针对品学兼优的农村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资助,开展助学性质的创业项目培训,帮助其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在返乡创业实践中立己达人、惠农兴农、反哺家乡。一方面,帮助其树立自立自强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做到扶贫、扶志、扶智相统一;另一方面,引导其反哺乡村建设,推进创业项目转化,以创业致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等战略目标。
创业型助困分为四个环节:一是依靠相关政府部门完善资助体系,并引入社会资助力量,向农村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帮助其解决生活、学习方面的实际困难;二是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在传授创新创业专业知识时,兼顾培养其自立自强、开拓进取的精神;三是定位乡村主市场,针对性开展创业培训、组建创业团队、孵化创业项目、引导项目落地,带动乡村经济转型发展;四是形成创新思维、锤炼创业技能,将所知所学服务于乡村建设,实现个人成长和乡村振兴共进。
相比于传统资助模式,创业型助困具有全方位、可持续、高站位、广受益等优势,可更好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由“他助”到“自助”,“解困”到“成才”,“立己”到“利他”的功能完善。
1. 全方位:由单维度解困到全面发展。传统资助方式以物质帮扶为主,主要解决的是“上学难”的经济问题,属于单维度的保障型资助。创业型助困以物质帮扶为基础,重在丰富创业知识,开拓创新思维,培养创业能力,砥砺家国情怀,重点解决的是“创业成才”的育人问题,属于多重维度的发展型资助。创业型助困在“扶贫”基础上,融入“扶智”“扶志”理念,引导高校资助工作由单一浅层的物质解困,走向全面深层的能力及精神解困,帮助学生实现系统性发展,提升了高校资助和创业教育工作的指向性和精准度。
2. 可持续:变输血型帮扶为造血型解困。传统资助方式多为暂时性资助,难以帮助农村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从知识技能到思想精神的整体塑造,只能解“一时之饥”,无法解“长久之困”。只有将“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才能让受资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顺利走向社会,获得终身性收益。创业型助困更关注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创业的整体认知和技能把握。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输血”,而是主动进行“造血”,逐步提升创业素养,实现长远发展。创业型助困使高校资助工作少了些立竿见影的短视思路,多了些久久为功的长远谋划。
3. 高站位:从校内事务转向服务社会。从工作层面来讲,高校资助工作是承接上级部门任务、帮扶经济困难学生的一项校内事务。这种观点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虽有学者提出“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27)许国彬,杨敏生.高校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与其济困育人功能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20(4):22-25.,但也只是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缺乏更深远的立意和时代责任。创业型助困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精神培育,体现了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同时,其最终落脚点在于促进创业、反哺乡村,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高校资助、创业教育工作与科教兴国、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等国家战略同向同行。可见,创业型助困从大局思考,将高校资助等微观工作自觉放置于国家社会宏观发展中,具有更高的政治站位和社会责任感。
4. 广受益: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自身价值。传统资助方式旨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求学梦,受益者仅限受助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受益面窄,影响力小。创业型助困不仅涉及学生、高校、资助组织、企业,还涉及乡村产业、当地政府和村民。创业型助困有助于强化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增强资助组织的社会影响力,提高风投机构的投资回报率,带动村民就业创业,挖掘乡村经济发展潜力,扩大国家创新创业范围。创业型助困的受益对象由学生小我拓宽到社会大我,形成“助己—助人—助村—助国”良性循环,推进“青春梦”和“中国梦”同频共振。
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有利于涵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借助成功案例提供经验指导,形成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帮助创业者孵化创业项目,打造新型乡镇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农村籍大学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也是高校资助工作的主要对象。高校应主动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以发展型资助为发力点,面向农村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依托政府、企业、资助组织等多主体助力,培养受资助学生的创业素养和能力,将“学生资助—创新创业—乡村振兴”连点成线,形成“扶贫扶智—创业项目—反哺农村”的可持续循环的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达成高校育人、学生自助、产业发展、创业致富、风投收效等多重目标,帮助农村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从“被助者”到“新乡贤”的角色转变。
本研究以发展型资助为突破口,借鉴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相关理论,结合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与合作高校的运行模式,构建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见图1),并根据生态学理论,从生物群落、无机环境和能量转化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图1 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模型
1. 生物群落:系统主体。按照生态系统理论,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即系统主体,包括高校、基金会、受助学生、风投机构、当地政府和村民等。
高校和基金会在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提供优质的创业教育资源和系统性资助服务。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是一家以“助学创业、立己达人”为口号的非公募基金会,其宗旨是“资助贫困有志、奖励品学兼优;鼓励回乡创业,服务基层社会”。受助学子被称为“陶学子”,主要来自农村经济困难家庭。高校与基金会共同确定“陶学子”的选拔标准,在农村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中,通过比对学业成绩、师生民主测评和个人意愿选择,识别出贫困有志、品学兼优、乐于创新的陶学子。高校为陶学子提供优质的创业教程和名师辅导,使陶学子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基金会以助学金的形式提供物质经济帮扶,保障基本生活;以企业参访、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训练营等形式提供创业实践机会,提高创业技能;以引入社会专业资源和创业服务的形式提供孵化对接等实质性帮扶,促进项目落地。对于可行性项目,基金会协助联系当地政府,筹措启动资金,加大社会宣传,鼓励学子回乡创业,为项目市场化、产业化保驾护航。
受助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不断汲取高校和基金会提供的丰富“养分”。陶学子直接开展创业活动的难度较大,同时对高校和资助组织存在资源依赖性,需要借助两者提供的能量和养分,如助学金、返乡创业课程、创业指导、心理教育等,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等)。受助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在吸收、利用、转化养分方面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教育客体的外部因素来讲,不同客体的成长历程、民俗文化、家乡产业特色和经济水平千差万别;从教育客体自身来看,不同客体的学科背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自身潜力因人而异。面对广泛的教育资源,受助学生从被动依赖转向主动创造,逐步将外部教育与资助平台的资源要素转化为自身的能力、素养、格局和情怀,以实现学涯和生涯的个性化成长。
风投机构、当地政府和村民处于辅助地位,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对连接系统主体和无机环境起到桥梁作用。风投机构对创业项目进行投资,提供天使资金和市场化运作辅导,分享投资回报。当地政府对项目进行审批授权,以政策倾斜、税收优惠、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提供支持,联合市场监管、科技、税务等部门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利用行政手段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打造有利环境。当地村民积极参与,为项目提供人力资本,同时解决留守、就业问题。
2.无机环境:无形支持。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为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的构建,有赖于积极的政策环境、产业环境、社会舆论导向和校园文化环境。
政策环境。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支撑服务平台,完善乡村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精准聚焦脱贫攻坚和补齐“三农”短板。这些政策都为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利的导向和支持。
产业环境。产业环境包括乡村的基础设施、业态模式和民俗文化等。在基础设施方面,农村人居环境、交通设施、教育医疗配套资源加快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生态化、绿色化日益明显。在业态模式方面,创业型经济逐步成为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旅电商+农产品加工+基础农业”等新型融合方式正在促进农村新业态发展,持续激发农村创新活力。在民俗文化方面,乡村文化涵盖民族节庆、传统习俗、娱乐曲艺等软资源,寻根溯源的人文情怀和历久弥深的乡土情结,为乡愁乡情产业发展厚植文化土壤。
社会舆论导向。“乡村振兴”“大学生创业”已成为社会当前关注热点和发展热潮,各级各类媒体在解读利好政策、讲好新乡贤故事、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吸引兴村资源回流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构建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顺应社会舆论导向,更易获得相关利益方和其他各界人士的关注、认同和助力。
校园文化环境。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立足于高校,必然离不开校园文化。高校通过课程思政、团学活动、科技竞赛等方式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创新思维训练,激发学生艰苦奋斗、学用结合、创业致富、振兴乡村的时代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完备人格、砥砺奋进精神,为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精神养分。
3.能量转化:创业项目。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影响,促进各类促创要素的流动与转化,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产生的“物质能量”即创业项目,先后经历了“创业计划-项目孵化-项目落地”三个转化过程。
创业计划过程。在高校和基金会多方帮扶下,受助学生制定创业计划,完成项目初始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是创业普及阶段。受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实地调研,系统掌握农村三产融合相关知识,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定位、经验、模式和未来走向进行解读,对三产融合形成基本认知,并形成创建三产融合类新型农业企业的初步设想。第二是预加速阶段。通过创业学院、创业训练营、创业大赛、朋辈指导等途径,高校和基金会针对受助学生个体情况开展专业辅导和培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帮助其组建创业团队,并对前期设想进行可行性分析,形成创业计划。第三是加速阶段。由基金会邀请行内专家对创业计划进行评估完善,使创业计划符合项目化和产业化标准,完成项目初始化目标。
项目孵化过程。返乡创业项目在孵化阶段中面临品牌信誉低、融资能力差、融资渠道窄、创业类型雷同等现实问题。返乡创业项目在高校和基金会的指导下,引入风投机构进行市场化评估和投资,高校和基金会帮助返乡创业项目寻找合适的乡镇政府洽谈合作,以推动创业项目成功孵化。高校和基金会深化合作关系,在大学生资助项目的基础上,突出创新创业子项目,构建高质量的返乡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高校按照返乡创业教学改革方案,将基金会支持的返乡创业成功案例纳入教学内容,打造专门化课程体系和培训体系。同时,与泛农业投资机构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宽融资渠道,稳固融资路径。此外,政府应注重大学生返乡创业和地方精准扶贫的共域性,在政策引导和扶贫策略上一体化解决创业兴农和脱贫致富两个问题,在惠贷支农方面简化申贷程序、延长贷款周期,共同推动三产融合类创业项目孵化。
项目落地过程。经过创业计划、创业孵化两个过程,创业项目由虚转实,推进了农林牧副渔业与食品加工、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民俗文化、科技金融等产业深度融合,达成了满足市场新需求、更新产品新版本、打造农业新业态的目标。当地新乡贤组织对创业项目进行指导帮持,在推动项目落地、帮助企业盈利、吸收当地村民和返乡村民等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了贡献。同时,项目落地还可以反哺家乡建设,具体表现在打造乡愁乡情品牌、推进农村创业园区构建、丰富家庭创业模式、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推进农村居家养老等方面。此外,返乡创业典范能够激励并指导更多高校、基金会、风投机构、企业加入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延展系统边界,盘活社会资源。
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侧重高校这一育贤主体而建,高校作为系统的生产者,在培育新乡贤方面起到了主推作用。在此系统中,资助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育贤的两大抓手,社会资助、行政倾斜、当地乡贤帮扶、风投支持等是高校可吸纳的外援支持,受助学子是高校的培养对象。高校借助系统化育人机制,推进资助和创业教育资源深度融合,引导受助学子返乡创业、成长为新乡贤,切实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双目标实现。具体培育路径包括:注重乡贤培育的系统性;提升资助模式的创新性;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促进社会资源的联动性;激发受助学子的主动性。
高校应重视新乡贤培育的长远性、系统性等特点,重新审视农村籍大学生培养工作。一是要站在服务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塑育人思路。高校尤其是涉农高校,应明确育人使命,强化涉农人才供给责任,完备新乡贤培育计划,汇聚各类平台资源,制定涉农学科教学任务,推行专门的育人绩效考核办法,不断提升育人思路与乡村人才缺口的匹配度。二是要突破学涯教育和生涯教育的时间跨度,让受教者终生获益。高校应依托高等教育推动学生终身学习,避免师生走入学涯规划与生涯规划相分离的误区。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尤其是接受政府和社会资助、有志于返乡创业的学生群体,高校应借助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诠释好该类学生的时代使命,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将“学干结合、以学促创”理念融入实现生涯价值的过程中。三是要涵盖育人组织、育人环节的广度,做到全链条育人。比如,拥有一流涉农学科的高校联合其他同类高校,建立新乡贤培育高校联盟,畅通全要素流通,共建专家库、人才库、案例库,及时分享经验、互借优势,推动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
培育新乡贤是加速资助模式转型、促进发展型资助优化的着力点,高校应在理念上更新、模式上创新、方法上比心,推进资助工作不断发展。在理念上,高校应突出发展型资助的先导地位,有计划、有步骤地缩小传统资助模式的比例和份额,分阶段、分类型引入和试行发展型资助模式,在保证完成现行资助政策规定的常规动作之余,有序提升发展型资助的比例,促使受助学子“等靠要、无付出”等惰性思维转变为“有回音、需回报”的积极心态。在模式上,高校应结合农村籍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成长阶段,分类分期纳入创业型助困计划,避免出现完全以年级和专业特点为划分界限的“一刀切”做法。创业型助困以农村籍大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强调学生的返乡意愿及创业潜力,同时匹配系统的返乡创业资助项目和体验课程,教育成本较高,对于不愿意返乡发展或者综合能力明显不足的学生,不纳入资助范围,仍以传统资助模式为主。在方法上,高校应提振受助学生的自强精神,做好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工作,避免产生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和盲目妄进的冲动心态。
伴随交叉学科的发展及背景知识、专业知识的扩增,农村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创新性品质日益凸显,高校应聚焦返乡创业教育的未来走向,在教改课题指南、教学课程设置和学科竞赛筹备等方面增强针对性:一是在各级教改课题指南中给予创业型助困和返乡创业教育一席之地,推进该领域的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探究,做到以研促教,国家、省级课题指南可从宏观层面进行限定,推动返乡创业教育的专门化改革;市厅、校级课题可从区域经济发展、学校教学模式层面进行引导,推动返乡创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转变;二是在创新创业学院的课程设置中,将返乡创业教学课程从普适类创业课程中抽离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提升教学目标的分化感和聚焦感,打破专业教育与返乡创业教育的壁垒,将创业教育中关于返乡创业的教学内容融入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返乡理念和创新思维;三是在各类学科竞赛中突出涉农选题,鼓励参赛队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专业知识解决农业领域的关键问题,提升农业创业中的科技产业占比,摆脱电商、民宿、乡旅等创业类型的局限思维。
在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中,政府、资助组织、风投机构和新乡贤组织的作用不容忽视,高校应与上述主体紧密联系,促进各类优质资源联通联动。一是要紧跟政策,吃透上情。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模式,赋予发展型资助更多创新空间,高校应牢把机遇,以创业型助困为支点,撬动科研创新、社会实践、海外游学等资助模式革新。此外,要吸引更多地方政府宣讲团走进高校,详细介绍引才计划和促创政策,将集成化的返乡促创平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解读给求职者。二是发挥资助组织的育人功能。高校应将资助组织的助人理念与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理念相结合,配合资助组织遴选受助学生,形成完善的资助计划,提供创业培训,及时反馈受资助学生的成长进度,实现精准资助。三是与泛农业投资机构互动合作。定期组织涉农创业团队参加泛农业投融资对接会,把握涉农行业发展趋势,寻求投融资机会;邀请相关创投机构负责人进校座谈,及时分享前沿信息,为返乡创业项目提供指导。四是与新乡贤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强化校友乡贤的带动作用,实现省市乃至村域生源的精准对接和支持。
高校应引导受资助人树立“打铁硬身、立己荣村”的成长理念,激发其干事创业的主动性。一是提高站位,加大宣传。高校应依托形势政策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受助学生理解返乡创业的深远意义,鼓励其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在创业学院纳新、创新工作总结、杰出青年表彰等环节,加大返乡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力度,提升广大师生的认同感。二是树立目标,精细规划。高校应依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数据平台”,分类统计大学生成长需求,基于学校返乡创业培养计划与农村籍大学生的职业目标,重点对具备强烈返乡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精细化职业规划。三是鼓励学习,加强指导。高校应熟知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教学和实践,积极寻找创业机会,探寻脱贫之路;创业导师应畅通沟通渠道,实现阶段性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及时给予学涯、职涯、生涯建议,帮助学生设计并运作出具有专业性、挖掘性和可行性的创业项目,以创业项目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推动农村经济良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