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浩瑜,董志良,都沁军,巴琳燕
河北地质大学 城市地质与工程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显著加剧了银行的风险。针对银行实现“互联网+”的研究日益增多。然而在分析“互联网+”银行商业模式创新机理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扎根理论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方面的分析研究可以较为准确地定位到银行“互联网+”发展的几个方面。能够使银行更好地在新形势下实现创新转型的成功。
商业模式创新既可以看作是一种结果,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过程。商业模式创新是对传统企业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有一些学者[1-3]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之间出现的博弈行为,是对现有的竞争市场中固有的模式做出的突破行为,是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所采取的持续性革新的行为。李富[4]提出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绝对的优势,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变革。但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还存在着让人不可小觑的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去解决。Osiyevskyy[5]等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为寻找与企业有相关利益的人获取收入和价值的新的方法和新的逻辑,是对企业的一些惯例所做出的改变。Sosna[6]等认为,假设一个企业的竞争强度增加或者是企业的经济开始出现衰退的现象,那企业则在很大程度上会开启商业模式创新。同时,他还提出,管理者心理和情感上的变化也会对商业模式创新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赵超华[7]的研究中,以互联网为背景,得到的结论是:企业家的精神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同样企业所处的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Guo[8]提出企业要想很好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就必须要能察觉到潜在的机会,要充分利用和协调自己手中的资源抓住机会。由此可见,本研究所表述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为:为了使企业长久持续的发展并在竞争中有良好的优势,企业必须在大数据驱动下对企业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也同时受到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建构的双重影响。
对于银行进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张常胜[9]提出商业银行要培养互联网思维,首先要进行服务观念上的改变,要把重点放在使全员养成以客户体验为先的思维理念。姜丽明[10]提出,商业银行必须要使得组织保障得以加强,也要做好人才培养,同时要使得自己的信息系统得以完善,这样才能为银行创造出良好的环境,达到很好的发展目的。还有一些研究[11-13]提到了银行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阻碍,许多银行缺乏创新的业务人员,在进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时没有合适匹配的人员,导致一些业务只能在较小的领域中进行开展,再加上一些银行制度方面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开展互联网新兴业务,使得商业银行的发展缓慢。同时银行模式进行创新时,资源短缺,关键的一些资源不能及时配置到位。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互联网+”银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效果。由此可见,银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因素为:互联网创新型人才的储备量,服务观念及思想上的创新,必要的制度上的保证,关键资源的配置问题。
本研究选取了中国工商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银行实施“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研究分析银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深化理论研究。
扎根理论是指运用一系列系统化的程序,对收集来的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并对其进行不断地归纳和分析,从而建立起原始资料之间的联系,形成一套理论。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资料数据收集与整理;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扎根理论适用于现有理论基础薄弱的研究。鉴于目前“互联网+”银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基础薄弱的特点,本研究选取了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其能够有效地总结银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
根据此次研究的需要和其可行性,选取了中国工商银行的11名员工来进行访谈(其中预留3名的样本采集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选取的员工都是一些工作年限长、涉及业务面广、职位较高的人群。符合理论饱和度原则,即选取的人数不再提供其它的新的信息为度量。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开放式的问题:导致银行开展互联网创新的是什么?就您所了解的情况而言,目前银行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创新?“互联网+”银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的影响因素包括什么?同时还寻找了关于互联网与传统银行融合创新发展的一些文献以及中国工商银行的一些官方数据和有关的银行内部员工访谈记录来作为原始资料,并将其整理成文字资料。最后通过对访谈内容的整理汇总和一些相关文献的梳理,形成了所需的研究资料。
开放式编码就是对收集来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地分析,并将其概念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首先要将原始资料打散开来,并且赋予它们以概念,然后再将它们重新的组合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从原始资料中去发现概念类属,然后为其命名。经过多次的提炼,删除了一些重复性的记录,最后提出了32个初始范畴。
表1 开放式编码形成的范畴
主轴式编码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起各个类属之间的关系,并表现出它们之间的有机关联。在这一过程中每次只围绕一个类属去进行分析,并从中去寻找相关关系。当每一组类属之间建立相关关系后,要从中辨别出主要的和次要的类属。在主轴式编码过程中共得到20个副范畴,7个主范畴。
进一步对这7个主范畴进行分析,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客户流失的促进两个副范畴属于大环境的带动这一主范畴。紧抓实际和明确发展思路两个副范畴属于前瞻性眼光这一主范畴。战略结构的规划和整体布局两个副范畴属于战略布局规划主范畴。以客户需求作为导向、互联网思维变革、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留住长期稳定客户和用户体验这六个副范畴属于客户理念为导向主范畴。科学地进行运营、协调整合资源、银行高层重视转型创新、建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以及合理的组织架构这五个副范畴属于优化运营模式主范畴。银行有形资源和银行无形资源这两个副范畴属于自身的优势这一主范畴。增强自身业务能力和调整业务模式这两个副范畴属于优化业务模式主范畴。
表2 主轴式编码过程与结果
选择式编码是指在进行深入分析以后,从已有概念类属中选择出一个核心类属,并围绕这个核心类属去构建理论。本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更多地是分析得到主范畴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一条完整的“故事线”,以此来串联起工商银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内在逻辑。
对形成的主范畴进行分析与阐释:
(1)大环境的带动主范畴
由于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传统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导致各种传统理财产品的收益受到冲击,银行客户的需求开始向着便捷、收益高的服务和产品进行转变,随着网上银行以及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工具的出现,使银行的客户大量流失,这样的大环境的变化和驱动使得传统银行被迫进行转型创新。因此,大环境的带动成为银行进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首要驱动因素。
(2)前瞻性眼光主范畴
在银行高层觉察到大环境的变化后,银行就开始着手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这一过程中,领导者具备的前瞻性眼光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要求领导者对业务机会做到及时的把握,并抓住新常态下的机遇,紧抓时机,依靠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力量,进行适合自己的体制改革,迅速进行战略定位。
(3)战略布局规划主范畴
在银行高层具备前瞻性眼光的基础上,还要同时具备进行战略布局规划的能力,银行高层要在创新转型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做出整体性的规划,明确战略方向,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架构。
(4)客户理念为导向主范畴
在具体地进行创新实施之前,银行要清楚地认识到客户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对于传统银行的转变,首先要实现的就是思维的变革,这就要求银行员工做出互联网思维的变革,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服务体验,为留住客户资源,要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这样才能使得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的需求。
(5)自身的优势主范畴
银行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优势是进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底层基础,在这一过程中,银行本身具有的客户数量方面、资金方面以及信任基础方面和自身金融运作能力方面的优势有助于推动“互联网+”产品与服务的推广与创新。
(6)优化运营模式主范畴
在互联网金融条件下,由于传统银行在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经验及能力不足,这就需要银行高层加以重视,成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对有关互联网金融的资源进行整合,进行科学地运营来推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使得创新的方法更加合理有效。
(7)优化业务模式主范畴
银行要更好地实施“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要做到对自身的业务模式进行优化,这就需要银行运用大数据有效对用户数据进行积累,以便提供精准化的营销,同时银行要全面提高监管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做到自身业务能力的增强,为了更好地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银行应适当地调整自身业务模式,做到线上线下一体化,提升客户满意度。
通过对这七个主范畴进行分析梳理,得到了“互联网+”银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将它们总结成五大类的影响因素:外界因素、顶层设计因素、观念因素、组织因素以及资源优势因素。具体来说,大环境的带动这个主范畴形成了影响中国工商银行进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外界因素。前瞻性眼光处于核心的地位,它可以直接导致战略布局规划、客户理念为导向、优化运营模式、优化业务模式的改变,战略布局规划则提供了明确的战略指引,这两个主范畴都和高层的决策挂钩,构成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顶层设计因素。客户理念为导向使得在商业模式创新产品上有着正确的观念指引,这一主范畴是影响创新的观念因素。通过优化业务模式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便更好地实施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优化运营模式设立专业的机构部门并进行统筹规划可以将客户理念为导向进行很好地贯彻实施,这两个主范畴构成了影响工行创新的组织因素。最后,自身的优势是使得前瞻性眼光和战略布局得以实施的底层基础,这一主范畴构成了影响创新的资源优势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建立起一条“故事线”:传统银行的发展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导致客户大量流失,这样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传统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自身的资源优势的作用下,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工商银行高层领导紧抓时机进行改革,率先做好准备工作,进行战略结构的规划和布局,通过及时转变服务理念,以客户理念为导向,借助互联网,成立数据分析团队,协调整合资源,优化自身的业务模式和经营模式来进行银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本研究对预留的三个受访样本以及相关文献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对这三个人的样本数据和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同样地采取三级编码的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之前构建的模型中的范畴一致且没有出现新的范畴。这就说明了银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被充分挖掘,已经达到了饱和度检验标准。
根据本研究的问题,选取中国工商银行作为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对访谈内容的整理汇总和一些相关文献的梳理,形成所需的原始资料。然后采取扎根理论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和资料编码,从而进行银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机理研究。
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得知影响创新的关键因素分别为大环境的带动、前瞻性眼光、战略布局规划、客户理念为导向、优化运营模式、优化业务模式和自身的优势,将它们总结成五大类的影响因素:外界因素、顶层设计因素、观念因素、组织因素以及资源优势因素。
根据对影响银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扎根研究的结果,得到了如下创新机理:首先,银行高层应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把握机遇,顺应发展潮流进行创新改革;其次,根据战略方向,明确发展思路,做出整体性的布局和规划,为银行商业模式创新指引前进方向;再次,要做出互联网思维的变革,及时转变服务理念,创新地实施应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思维,并以此作为实施创新的先决条件;第四,实施商业模式创新应调动创新的积极性,银行应调整业务模式,协调整合资源,还应当在组织结构和员工激励等机制上进行适当的改革。最后,银行需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和能力来选择适合的创新强度和侧重点。
(1)企业具有的战略高度决定了它未来发展的高度,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变化日益复杂,这就要求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银行高层要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要紧抓机遇,果敢地进行创新行动。具体来说,这就需要高层管理者在进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率先去进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整体规划,并以此规划作为创新的行动指南。在行动指南的指引下,结合银行自身的优势特点和能力,进行恰当的战略布局的规划,构建独特的战略架构,形成银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策略。
(2)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更加实质性的挑战在于思维模式上的转变,银行进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要做到观念上的变革,变革的第一步就是做出互联网思维的变革和进行以客户理念为导向的创新。银行应该积极地转变其经营理念,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传统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中,真正地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于服务平台体系的建设,为用户带来良好的服务体验,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水平。
(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客户金融需求的变化,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同样也需要向多样化和差异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银行在进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时要做到组织上的变革,银行应建立起合理的组织架构来进行科学的运营,通过成立专门的机构和中心组织对银行互联网金融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起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部门协作机制,从而增强银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动性,通过对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的优化,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提供多样化和差异化的服务,从而更好地实施“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