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新颖,尚国琲
河北地质大学 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中国正在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在构建形成。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方略,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引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导向,是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国土空间规划“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1]。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形成完善,与之相应的职责、机构和编制也随之调整,原属住建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划归自然资源部,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成为自然资源部的主要职责之一[2]。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空间规划体系和管理机构的变革,社会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3]。国外经验和国内实践表明,城乡规划是未来构建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规划体系的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城乡规划专业。空间规划体系涉及到国家、省、市县、村镇多个层次,同时又包含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等多个类别,涉及多元空间要素,综合性非常强。城乡规划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既要能够了解和掌握空间规划综合性的基本特质,更要掌握解决某类空间问题的能力和特长,需要更多相关专业和相邻专业知识的融入,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体系设置是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这就要求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既要兼顾城乡规划专业共性核心课程的要求,也要着力培养发掘自己的专业特色,扩展其尺度和维度[4]。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空间规划变革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面临重构与挑战,也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城乡规划学从工学门类向工学、理学、管理学融合发展趋势已经显现[5-6]。
河北地质大学创办于1953年,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自然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学校坚持“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办学方向,逐渐形成了“突出资源环境与经济管理总体特色,强化地球科学、经济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测绘科学、建筑工程科学、信息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等多层次学科专业群的协同发展和深度交叉融合”的办学特色。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组建于2012年5月,由原公共管理学院、勘查技术学院、资源学院的相关地表专业组成。目前学院设有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城乡规划和遥感科学与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拥有土地资源管理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河北地质大学2003年设置的理学门类下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2012年国家专业目录调整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在此情况下,2013年河北地质大学在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的基础上,转而发展工学门类下的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并调整至新组建的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因此河北地质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天然具有与地理学、管理学、工学学科门类下相关专业的融合发展优势。
河北地质大学原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是2013年制定的,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平台、集中实践教学四部分组成。学科基础课包括地貌学、测量学、建筑设计基础、景观艺术造型、多媒体技术与空间、城乡规划原理、城乡地理学、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城乡规划分析方法、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共计528学时,其中课堂476学时,实验52学时,33学分,占总学分的19.13%。专业必修课包括住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城乡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设计概念、景观工程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共计352学时,其中课堂280学时,实验72学时,22学分,占总学分的13.33%;专业选修课包括城市休闲游憩与旅游规划、景观设计规划方法论、园林植物与应用、中外建筑史、土地开发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中外园林史,一般208学时,课堂至少176学时,实验32学时,学分10分,占总学分的5.80%。集中实践平台包括公益劳动、城乡地理认识实习、城乡规划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共计26周,26学分。课程总课时1 088学时,其中课堂932学时,实验156学时,实践26周。
2.3.1 目标定位不尽合理
城乡规划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城镇规划、城镇设计、城乡土地利用等方面知识,能在城镇规划设计、城镇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镇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乡道路交通规划、城镇市政工程规划、城镇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镇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乡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从学生培养和就业实际来看,以上目标定位过于宽泛,受师资力量和学习时间的限制,有些支撑课程没有开设,学生们不能很好地胜任本专业的城镇规划设计工作,也很难做好城镇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的工作,难以有效参与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镇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总体看目标定位脱离学校师资力量实际,课程设置难以支撑,目标定位难以实现。
2.3.2 课程体系不健全
开设理论与方法课程有城镇规划原理、城乡规划分析方法、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多媒体技术与空间、计算机辅助设计;城乡空间规划方面开设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城乡专项规划方面开设有住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实施方面开设有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景观类课程设置了景观艺术造型、景观工程与设计、景观设计规划方法论三门。方法类课程、景观设计类课程开设相对过多,城市总体规划与村镇规划等课程缺失,学生考研需要的中外城建史等核心课程及手绘和综合设计等提升学生实际审美和设计表达能力的课程还未开设。总体看课程体系设置不全面,结构不协调。
2.3.3 专业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河北地质大学原有课程体系设计偏向于理论和方法学习,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欠缺,导致学生时机工作解决问题能力不足。集中实践平台课包括公益劳动、城乡地理认知实习、城乡规划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总时数为26周。学生实习时间分散,难以全程参与项目实践。缺少充足稳定的高水平对口实习单位,降低了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效果。
2.3.4 专业方向特色不突出
河北地质大学是传统地质类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开设了其他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普遍开设的地貌学、城乡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学相关课程,河北地质大学及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管理学、工学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课程开设范围广而不精,主要方向不明确,特色不突出。
鉴于课程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城乡规划专业教研室对原有课程体系做了较大调整,形成新的培养方案。调整后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仍由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集中实践四部分组成。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新生导论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基础(C语言)、测量与地籍测量、测量与地籍测量实验、地图学、遥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虚拟仿真设计、虚拟仿真设计实验、计算机辅助制图、计算机辅助制图实验、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城乡规划原理、地貌学,学科基础课程共计816学时,其中课堂672学时,实验144学时,51学分,占总学分的29.14%;专业必修课包括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建筑设计基础、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城乡规划手绘基础、城乡规划综合设计、住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住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实验、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实验、城乡基础设施规划、专业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专业必修课程共计400学时,其中课堂264学时,实验136学时,25学分,占总学分的14.29%;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公共政策、城市设计概论、城市休闲游憩与旅游规划、城市休闲游憩与旅游规划实验、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实验、中外城建史、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乡规划分析与方法、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专业选修课程共计160学时,其中课堂128学时,实验32学时,10学分,占总学分的5.71%;集中实践包括城乡规划地学认识实习、遥感与测绘技术教学实习、城乡社会综合调查、城乡规划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集中实践共27周,27学分,占总学分的15.43%。专业课总课时为1 376课时,其中课堂占1 064学时,实验312学时,实践27周。
3.2.1 专业基础课程的调整
专业基础课程调整较大,将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课与土地资源管理、测绘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基础课整合到一起,形成了学院几个专业共有的专业基础课,增加了新生导论课,地图学、遥感原理、虚拟仿真设计、虚拟仿真设计实验、国土资源管理学、测量与地籍测量、地理信息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地貌学、自然地理学,将城镇规划原理改为城乡规划原理,将建筑设计基础、景观艺术造型、城乡地理学、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等课程调整到专业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的调整和增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空间规划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需要奠定基础。
3.2.2 专业必修课程的调整
专业必修课程也有较大调整,将原专业基础课中的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设计基础、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纳入到专业必修课程,增设了城乡规划手绘基础,城乡规划综合设计,着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表达和审美能力,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增设了专业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总体上加强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3.2.3 专业选修课程的调整
选修课程由原来的7门增加到了10门,将城市地理学、城市设计概论、城市规划分析方法调整至专业选修课,增加了公共政策、中外城建史、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为学生未来知识体系的扩展创造力条件,以适应未来空间规划复杂多元系统规划的需要。
3.2.4 集中实践课程的调整
集中实践由城乡规划地学认知实习、遥感测绘技术教学实习、城乡社会综合调查、城乡规划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组成。较原方案增加了城乡社会综合调差,实习时间增加了一周。城乡社会综合调查和城乡规划专业实习均调整到第四学年上半年(共10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调整集中到第四年下半年(共11周),为学生较长时间到实习单位深入参与项目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解决问题能力。
3.2.5 核心课程的调整
原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城镇规划原理、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住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设计概论,共七门。调整后的核心课程包括测量与地籍测量及其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实验、计算机辅助制图及其实验、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原理、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建筑设计基础、城乡规划综合设计、住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其实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其实验,增加了3门。
3.2.6 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
从结构上看,专业基础课的课时量增加了288个学时,提高了18学分;专业必修课增加了48学时,提高了2学分;专业选修课的课时减少了48学时,学分未变。实验课学时量由156学时增加312学时,增加156学时,实验课的比重大幅增加;课堂由932增加到1 064,增加了132学时;集中实践增加一周,学分未变(见表1)。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的课时量和学分均有所提高,特别是专业基础课增加明显,实验和实践课时也有所增加,课程体系结构得到优化。
表1 新旧培养方案课程结构对比
总体来看,河北地质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是方向更明确,增加了城乡规划综合设计、城乡规划手绘基础等课程,着力培养能够胜任规划设计单位、政府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城乡规划设计及其它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二是特色更突出,学科基础课融合了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形成了几个专业共有的专业基础课,凸显了城乡规划的地学和信息化特色;三是体系更完善,调整增加了核心课程,开设了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相关课程,为学生分析城市和城乡规划提供了更多视角和工具;四是结构更合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课时增加,实验课时和集中实践的比重提高,有助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尽管河北地质大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方法类课程比重过大,在有限的课时量约束下,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等部分课程占用学时较多;核心课程的设置口径过宽,缺少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的相关课程,部分课程对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所偏离;专业课集中在第三学年,学生课业压力较大。
空间规划变革背景下,现有课程体系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首先要着眼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及机构调整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确立鲜明的特色和方向;其次立足自身加强对城乡规划空间规划转向的适应,进一步深入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再次要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调整各类课程的课时比重及核心课程的设置,加强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四是引入OBE、新工科等理念,调整专业培养方式和课程体系;最后在课程组织上要围绕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知识体系涉及的知识领域构建若干课程群。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背景下地方地质类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