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现代化研究助力中医药守正创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志刚教授团队学术思想概述

2020-11-25 03:09田会玲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年8期
关键词:五脏针刺针灸

一、团队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李志刚教授团队是一支国内临床能力突出、学科特色鲜明、学术影响较高的科研团队。该团队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100余人,现团队成员包含中高级职称近20名,遍布于临床、教学及科研岗位。

团队负责人李志刚教授(图1),为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针灸学博士,针灸推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穴位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中医学科终审专家。李志刚教授团队连续承担了国家重大项目、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等共30余项(表1);已发表研究论文190余篇,SCI论文收录29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90分(表2),主编教学、科研、健康科普方面等著作180余部(表3)。曾先后出访美国、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促进了针灸在国际间的传播。

二、学术思想

针灸治疗疾病以其适应证广泛、疗效迅速、治疗方便及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不仅深受国内广大人民群众欢迎,而且被愈来愈多的国家和地区人们所接受。目前,已经走向了世界180多个国家,并逐步进入主流医学体系。针灸国际化的态势标志着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针灸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服务“健康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升学科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新要求,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新机遇[1]。李志刚教授从医30余载,师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擅长运用针灸治疗各类疑难杂症。李志刚教授长期致力于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医德高尚。在长期的中医针灸教学和临床工作中,将针灸经典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

1 针灸理论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1.1 小针灸,大临床

李教授提出“小针灸,大临床”思想。临床有狭义及广义的区别。狭义的临床是指以治疗为直接目的的医疗活动;广义的临床是指把针灸诸学科中四根顶梁柱经络学、腧穴学(含腧穴配方学)、刺灸学和针灸治疗学结合为一个体系,形成以此体系为中心,以针灸的其它诸学科(如实验、医史文献等)为辅助的一个完整的针灸临床研究学术网络。要想临床疗效能较有把握地提高,要想对临床治疗有关规律能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予以阐发,就必须改变狭义的临床观念,走“大临床”的研究道路[2]。另一方面,“小针灸,大临床”是指针灸全科化,即将针灸疗法应用于内、外、妇、儿及杂病治疗中,创新诊疗模式,凸显中医优势,提高临床疗效。针灸针虽小,但治疗作用大,对于疼痛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均具有可靠疗效。

图1 李志刚教授工作照

表1 近5年承担主要项目一览表

表2 代表性文章

表3 代表性著作

除针灸治疗范围广外,小针灸,大临床还包含对针灸医师的要求。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在疾病诊断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代针灸医师要学贯中西,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的基本原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现代科技手段延伸诊断视野,开拓微观辨证学,使传统的宏观唯象辨证进展到与实验研究及微观、微量、超微结构检测、观察等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水平,促进在诊断上的宏观与微观的辨证统一,完善明确诊断,确定针灸治疗适用病种,提高疗效。如腰部疼痛患者,经针灸治疗后,疼痛不减,要及时完善CT、核磁等检查,明确诊断,排除肿瘤等因素导致的疼痛。

1.2 重视调神

关于“神”的概念,《说文解字》中有“天神引出万物者”,《广韵》中“神,灵也”,中医有关“神”的阐述颇多,“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神者,正气也”、“两精相搏谓之神”,狭义上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可反映在五脏神、七情。广义上指生命的主宰,可统摄人体一切生理、心理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3]。神对机体生命有着重要的调节功能,也是反映生命力盛衰的外在综合表现。现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生活压力日趋加重,各种手机、电脑信息充斥日常生活,大量消耗人的精力,出现疲乏、困倦、失眠、抑郁、焦虑等亚健康状态。中医认为,这属于“扰神”。安神定志,补养“五脏”神,对改善人群亚健康状态至关重要。李志刚教授临床上常用五脏俞调“五脏神”、改良的“五心学说”调“心神”以及以督脉腧穴“通督启神”(图2)。

1.2.1 应用“五脏俞”调整“五脏神”,治疗现代疾病

五脏皆藏神。《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以五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与记忆、意识、逻辑、思维推断及各项机能密切相关。神分属五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实为“同源用歧”。《黄帝内经·灵枢》中指出,“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五脏神对机体精神、意识思维及各项生理活动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是五脏生理机能正常运行的外在表现(图3)。五脏功能不调,可引发各种疾病,如失眠、焦虑、神经官能症以及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心被病邪所扰而见神疲乏力、神志不清,或精神失常,称为邪闭心窍[4]。

图2 重视“调神”思想图

图3“五脏神”对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不同调节作用示意图

临床上,对于失眠、抑郁状态、神经官能症、亚健康状态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李志刚教授常通过针刺“五脏俞”来调节“五脏神”,使气血平和,神有所舍、尽得濡养。“五脏俞”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是指五脏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位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其“本于太阳而应于督脉”,穴位对应临近胸腹部的五脏位置。《针灸大成》中治疗“五脏结热,吐血不已”的针灸配方为五脏俞加膈俞。金针大师王乐亭将其用于治疗五脏虚弱、气血两亏及久治不愈的病证。现代研究表明,五脏俞和膈俞针刺法可治疗失眠、抑郁、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且收效显著。中医认为,五脏藏五志,因此可用五脏俞调理五志。五脏俞配合印堂,可加强安神定智作用;配合风池,可祛风;“头项寻列缺”,配合列缺,可调治整体[4]。如实践中,李教授应用调节五脏神的方式治疗失眠症,常针刺1-2次,患者即反馈说针后睡眠时间增加,睡眠质量明显提高,醒后身体清爽,“好多年没有睡过这么舒服的觉了”。

1.2.2 改良“五心学说”理论,调畅神志

同时,李教授常用改良的“五心学说”理论治疗现代疾病。传统“五心穴”即劳宫(双)、涌泉(双)和水沟,为醒神开窍要穴,因位置分别为头心、手心、脚心,故名五心穴。劳宫是心包经之荥穴,性清善降,可代心受邪,清心降火。《勉学堂针灸集成》言:“荥主身热,心邪也。”荥穴主治心之疾患,心属火,身热为心火亢盛的主要症状之一,热伤神明则心烦失眠,故刺劳宫可清痰舒气,开七情之郁结,清胸膈之热,清心安神。涌泉是足少阴肾经之井穴,阴阳二气之根皆从下而上,刺肾经井穴兼穴涌泉,可固阴阳之根、滋阴清热、交通心肾,使水升火降、上下相贯,若虚火上炎者,可壮水制火,实火独亢者,亦能釜底抽薪。水沟可安神定志,醒神开窍。天地交泰,阴阳交合,气血畅行,神府得养,魂魄意志各行所司。传统“五心穴”属通智调神之穴,醒神开窍之要道。李志刚教授改良了传统“五心穴”,将水沟改为膻中,改良后的“五心”即双手心、双脚心及心脏,常用穴位为双劳宫穴、双侧涌泉穴及膻中穴(图4)[4]。膻中系八会穴之“气会”,又为任脉、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阴、手少阴经之交会穴。《灵枢·邪客》言:“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膻中穴具有补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之功。劳宫和涌泉合用,起到醒神开窍、交通阴阳、沟通心肾的作用,合膻中有加强调畅气机、舒畅心智、放松心情的作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该五心穴区皮肤敏感,针刺时刺激感明显,李教授常应用刺激五心穴的方式安神定志,调节情绪,调整患者精神压力大、情绪障碍、失眠及亚健康状态等,疗效显著。

图4 新“五心学说”示意图

图5“通督启神”理论示意图

1.2.3“通督启神”

脑是人体结构与功能最为复杂的器官,脑科学是以脑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汇合的新兴研究领域,是研究人、动物和机器的认知与智能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脑科学问题作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之一,是人类理解自然和人类本身的“终极疆域”。目前临床上如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颅脑损伤等,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针灸对于治疗脑病具有独特优势与满意疗效。督脉是联络五脏六腑与脑府之间的重要“桥梁”。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全身阳经。督脉循行贯脊,入络脑,故历代医家素有“病变在脑,首取督脉”之说。“脑为元神之府”,“督脉者,上额,交巅上,入络脑”。基于“脑-神”与“脑-督脉”在生理与病理上的密切关系,李志刚教授团队围绕脑病这一世界难题,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提出“督脉-脑-神”理论,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创立“通督启神”针法治疗脑病[5]。本法以“督脉-脑”系统为物质基础,“通督”为手段,“启神”为目的,选取“百会”、“印堂”和“人中”三穴为主穴,治疗各种与“脑”相关的精神神志类疾病(图5)。百会,属督脉,与手足阳经交会于巅顶,又名“三阳五会”。居“阳位”便于调动诸身之阳。《景岳全书·中兴论》“阳主神也”,助肾中真阴、真阳之气酝酿化合沿督脉上升而灌注于脑,温养脑神。《针灸资生经》“百会百病皆主”。从现代解剖学观察,百会深层为大脑皮层运动区和中央小叶附加运动区,浅层局部为帽状腱膜,周边向中央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分布有枕大神经和额神经分支,通过板障血管内外沟通,因此针刺百会,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印堂位于两眉之间,《灵枢·五色》眉间名为“阙”,是诊断患者神色、判断病情的重要部位。道家将印堂处称为“上丹田”,是人体“精、气、神”汇聚处,具有镇惊醒神,醒脑通窍明目的功效。现代解剖观察,印堂位于前额叶皮质在体表投影区内。前额叶是控制情绪的高级中枢,经颅刺激可增强调节压力的能力。人中穴:亦名水沟,乃人之鼻下口上,身居乎天地中,故名“人中”。该穴具有醒神开窍,交通阴阳的作用。穴居鼻唇沟上1/3处,与“心”居人身上1/3遥相对应,盖可通心神。其穴上通鼻之天气,下接口之地气。又临近任督交接处,可顺接阴阳,使天地之气相通,则神清气爽。临床常用于惊厥、休克、急性扭伤、脑血管疾病及精神类疾病。研究表明,针刺人中可有效改善卒中缺血脑区的血流灌注、提高能量代谢、促进缺血损伤修复[3]。三穴配伍共达通督启神之效。在“通督启神”思想指导下,李志刚教授团队结合手针、电针及音乐电针等干预方式,不断改进针灸治疗策略,孜孜不倦地探索提高临床疗效的方式。目前,“通督启神”针法已应用在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颅脑损伤等中医脑病的治疗中,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满意疗效[6-8]。

2 突出针灸诊疗特色,提高针灸疗效

2.1针灸诊疗特色

李教授认为针灸诊疗具有其特色,其辨证特色为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先辨其病,据病情来选定主穴,再根据症状辨其寒热虚实证,选择配穴,辨病和辨证相结合[9]。在针灸治疗疾病过程中,将疾病分为经络病与脏腑病,经络病在辨证时以经络辨证为主,适当结合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如对急性腰痛患者,如果是腰部正中疼痛,则选取督脉穴位人中;如是单侧疼痛,则选取手太阳小肠经经穴后溪,常一针见效。脏腑病在辨证过程中,以脏腑辨证为主,结合经络辨证等方法,实现辨证准,取穴精,疗效好。

2.2 穴法与手法结合

在大量临床实践中,为提高疗效,李志刚教授总结出应用针灸诊疗疾病过程中,需要穴法和手法相结合。穴法是指选穴方法,解决针灸部位的问题(穴位),手法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在选穴上,李教授博采众家之长,重视特定穴的应用,如五腧穴、八脉交会穴、俞穴及募穴的应用,并常应用靳三针治疗疑难杂病,如应用“手智针和“足智针配合四神聪、神庭治疗老年痴呆;利用平衡针治疗肩周炎和坐骨神经痛[9]。在针刺手法上,重视补泻手法。李李教授创新的提出针刺补泻是通过施用不同力度(即力量和速度)的针刺手法实现的。根据病情需要,应用适宜的针刺手法来控制针感。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通常在进针后,施以手法,在针刺部位产生胀感,继而产生舒适的酸、麻和触电样、线条牵扯样、线条样徐徐波动感觉,并使针感向远处或病痛处放散,以求立竿见影之效。李教授认为,酸胀属热,麻痒属凉。通过调整针刺手法,使针刺部位及辐射部位产生温热或清凉感觉,发挥温补或清热的效力。如对于寒湿膝痛,通过针刺产生酸胀感,起到温经祛寒作用;对于湿热下注导致的膝痛,通过调整针刺手法,产生麻痒的感觉,起到清热祛湿的作用。

2.3 李教授强调“三合”,要求得气,气至病所

李教授认为,精熟的针刺手法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强调在进针和行针时的“三合”,即力与针合、气与意合、意与指合。李教授认为,医者在针刺时宜静心凝神,“如待贵人”,力贯针中,力在针前,针随力入,带力进针,既可以减轻进针时针刺所致的疼痛,达到无痛进针的要求,又可以提高诊疗疗效。李教授要求针刺时必须使每一个穴位时都有得气的感觉。得气时,医者感觉到针下“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患者感觉到酸麻胀痒等感觉,如此可保证针针有效果[3]。

三、主要研究领域

团队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继承与创新并重,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生命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立足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关键难题,扎实推进针灸临床与科研融合,并积极响应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的宏伟目标,加强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努力推进针灸临床的现代化研究,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推广和中医事业的发展。

1“通督启神”针法治疗中医脑病的机制研究

脑科学是人类了解自然和人类本身的“终极疆域”,近年来随着脑成像、生物传感、人机交互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创新,脑科学已成为多学科交叉的重要前沿领域和各国科技战略的重点[1]。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中医关于脑的认识已基本涵盖了现代医学的各类脑病。当前,中医药日益成为攻克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工具。在多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下,中医药防治脑病的传统理论与生物学基础研究日趋紧密,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其中以针灸研究尤为突显。李志刚教授团队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坚持在整合及多维度科研思维指导下开展针刺治疗脑病的研究,积极探索“通督启神”法治疗中医脑病的深层作用机制,助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促进针灸全球化发展[10-12]。

图6“通督启神”针法对小鼠右侧海马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小动物PET成像技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认知、语言和人格等多方面的异常。阿尔兹海默病是目前全球经济负担最为沉重的疾病,据统计2010年全世界用于该病的花费为6040亿美元,其直接医疗护理费就占了全球医疗总费用的16%。因此,阿尔兹海默病是当前公共健康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已被确定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领域研究的重点疾病。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历史源远流长,针灸立足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疗效高,毒副作用小,对机体产生广泛的良性调节作用。针刺治疗本病越来越受到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针灸治疗阿耳茨海默病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产生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未发现不良反应,但其产生疗效的机制有待深入阐明。

李志刚教授团队勇于接受挑战,在“通督启神”理论指导下,结合电针、音乐电针方式,从不同脑区Aβ代谢、与AD发病密切相关的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通路及miRNA调控基因表达3个层次,积极探索了“通督启神”针法的深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通督启神”针法可通过改善神经元损伤、纠正Aβ代谢障碍,改善海马、额叶和顶叶的葡萄糖代谢情况(图6),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密切相关的免疫受体TREM2 及有关蛋白DAP12、S yk、PI3K、Akt、PLC-γ的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产物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IL-12 的过度释放,减轻炎症因子造成的神经损伤,从而有效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13-15],为临床治疗AD开辟新的途径并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2 针灸腧穴的现代化研究

针灸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优势学科领域之一,已在全球183 个国家和地区得到认可和运用。针灸的生命力在疗效,腧穴功效是实现针灸疗效的基础。穴位存在静息态和激活态2种状态,静息态提示健康状态,激活态提示疾病状态[16,17]。穴位敏化是穴位从“沉寂”到“激活”的动态转化过程,提供动态、客观的可视化证据是明确穴位敏化现象的关键。在近年来中医药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李志刚教授团队成立北京中医药大学穴位研究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穴位敏化的客观显像研究”,应用光声成像技术(图7)、纳米CT成像技术(图8)、金纳米微粒辅助成像技术对穴位敏化进行组织-细胞-分子三个层次立体成像研究,旨在突破穴位研究的技术瓶颈,推动穴位敏化研究向多维、纵深方向发展[18-20]。临床上,李志刚教授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临床优势病种的腧穴功效特点及其效益机制研究”,采用多学科的技术手段,明确腧穴功效特点及其与刺灸方法的关系;从腧穴局部组织形态、靶器官联系等方面入手,阐明腧穴功效的科学基础,是对针灸学原创理论的创新性研究,研究结果将极大地丰富腧穴功效的科学内涵,厘清对腧穴本质的认识,促进针灸腧穴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并且通过临床验证研究,促进其创造性成果转化,形成临床建议策略,优化腧穴临床运用,提升针灸临床诊疗能力,是正面应对针灸临床面临疗效提升等挑战的重要策略,对针灸临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7 BALB/C小鼠左侧上肢肘部不同穴区血管分布图及3D渲染图(光声成像技术)

图8 肥大细胞脱颗粒3D重建图(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CT成像技术)

猜你喜欢
五脏针刺针灸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针灸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漫画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