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廷清
(福建省福安市第七中学 福建 福安 355003)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体育心理学科中一个极为复杂的研究课题,我们必须看到,尽管经过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和体育教师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一批成果,但还比较零散不系统,科学的实验较为缺乏。应用性的研究和推广化工作还不能适应体育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1]。同时,在教师中也普遍存在对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实际可行性的疑惑,普遍存在着即使认为是可行的,但又不知道该怎样进行“教学”的问题,为此对其进行认识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对今后体育课程及其教学内涵外延的提升和拓宽都是有益的。
1.1 心理品质的定义。心理品质是指个体人格的优劣、健全及协调性.它包括个体在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机、态度、性格及意志品质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有自信、乐观、认真、勤奋、乐群、坚强、执着、开拓等。
1.2 心理品质的性质。人的经历是多元化的构成的,它和人的认知结构、思维结构、知识结构、个性心理和道德取向都有很大的关系。人的思想和性格是动态可变的,所以心理品质也会波动[3]。心理品质的多元性,决定了我们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多渠道和多样化;心理品质的动态可变性,决定了我们培养良好心理品质需要进行教育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2.1 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多元化的,其中,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基础。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体育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爱国主义题材。例如刘翔夺得了第28界奥运会的男子110米栏的冠军,为我国争得了荣誉以及升国旗、奏国歌等等,通过这些题材,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爱国的道德品质等等。
2.2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通过自身的努力或集体的协作而获得成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要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重视运动技能的系统传授。我们应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进行体育活动。有了浓厚的体育兴趣,才能保障体育活动的持续进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2.3 把体育教学方法作为桥梁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是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如何以体育教学方法作为桥梁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是一堂体育课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所以在课上,我们要加强学生与老师,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助。让学生融入到班级大家庭中,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4 利用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良性及不良性竞争。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迟早要走出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因此,要想更好的生存,竞争意识的培养日趋重要。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室外教学、游戏教学、比赛教学等等特点,让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培养竞争的意识。
3.1 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体育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前提,它是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是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我们要使教学目标明确化。首先,体育教学目标要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其次,体育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行为的变化,要陈述学生学习的结果,说明在什么条件下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3.2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人类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发展与身体的发展一样,存在着阶段性,而且在同年龄阶段学生个体间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依据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更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身心发展的规律及个体差异等等。要与学生的需要、兴趣相符。同时学校的具体条件也是内容选择的依据之一。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等等因素同样也会影响和制约体育课的开展。
3.3 实施体育教学评价。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体育学习评价,不仅影响着下一堂课教学质量,更对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我们要从多方位进行评价,包括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他评、以及家长的评价等等。让学生通过自我认识及他人的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的方向,在老师的指引下,更好的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