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迪去过巴黎吗

2020-11-25 01:50朱兴国郭春宁
油画艺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莫兰迪莫兰立体主义

朱兴国/郭春宁

在当下的语境中,有一种被称为“莫兰迪色”的色彩风格,受到广泛的讨论。2018年电视剧《延禧攻略》颇受关注,其中的色彩搭配采用的“莫兰迪色”令人印象深刻,也引发了国内观众对“莫兰迪色”的热议。实际上,“莫兰迪色”并非特指莫兰迪作品中某张画上的颜色,或能够在莫兰迪作品中一一找到具体的对应的颜色。可以说,“莫兰迪色”是一种泛指,指色彩关系中低纯度,低饱和度,邻近色弱对比的色彩搭配(图1)。

除了在影视作品中获得瞩目,“莫兰迪色”所具有的深沉、内敛的高级灰成为多年来流行文化和时尚美学领域共同的选择,涉及景观、家居、服装及艺术衍生品设计等(图2),“莫兰迪色”所呈现出来的简约舒适,大方内敛,被形容为“低调的奢华”,其后也衍生了所谓的“静音色系”、“雅灰色系”和“性冷淡风格”,这些话题标签都与“莫兰迪色”联系在一起。

图1 “莫兰迪色”色彩示意图

图2 “莫兰迪色”在现当代时装设计中的体现

“莫兰迪色”流行,艺术家莫兰迪却非广为人知

青年策展人雷宛莹(晚晚)女士在接受笔者采访中提到,今年她在北京策划了一场亚洲最大规模的莫兰迪作品展——“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做这个展览的一个起因,源于她的很多朋友热爱“莫兰迪色”,身上穿着、家居选用,都是“莫兰迪色”,但这些朋友却并不清楚莫兰迪是谁。这个展览恰在此时予以公众一个认识莫兰迪的契机(图3)。展览汇集艺术家一生不同时期、不同媒介、不同主题的作品,以“感知”“静观”“景致”“晚期纸上作品”为主题,由四个单元、七个空间部分的展示所组成。展览将莫兰迪视为一个重要维度,回顾意大利中世纪晚期现代艺术的发展,关注画家对形式的沉静探究、对静物冥思式的反复描摹,聚焦其内省的画面气息与哲学思想中有关永恒的概念之联系,探寻其作品的深层内涵。

艺术家莫兰迪,全名叫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是生活在1890 年到1964 年的意大利画家(图4)。几乎所有跟莫兰迪相关的介绍,都会提到几个标签,比如“僧侣艺术家”“隐士”“宅男”等,一生只画些瓶瓶罐罐。的确,在长达五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莫兰迪钟爱静物绘画,他画中的主角大多是瓶子和罐子,且多数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这些瓶罐经过简单改造,标签被撕掉,有些被莫兰迪重新涂上了颜色,随后就成了天天陪伴艺术家左右、一生不断被观察和描绘的“模特”。莫兰迪在1964年去世前一天还在画的静物画(图5 左),是大师艺术人生的最后一幅杰作。莫兰迪故居中最后一幅画的静物被管理人员保持原貌至今(图5 右),由此我们可以窥视艺术家如何摆放和观察其钟爱的研究对象。

图3 “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莫兰迪个人回顾展,木木美术馆

图4 莫兰迪肖像照片,摄影师赫伯特·李斯特

莫兰迪绘画备受瞩目

西方学界从20 世纪20 年代就开始了对莫兰迪艺术作品的关注、评论和研究,至今已经有超过90年的历史。同时,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也早在20 世纪70 年代相继开始了对莫兰迪及其作品的研究,并在其国家重要美术馆中举办过莫兰迪个人回顾展。二战以后,莫兰迪的作品常在欧洲重要展览上展出。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受到莫兰迪影响,如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y)等战后抽象主义绘画中的艺术大师,在采访中坦言自己对莫兰迪作品的崇敬。

莫兰迪作品在中国油画界的影响

画家们在莫兰迪的艺术精神和方法中,普遍感受到了语言和哲思的双重镜像。最早关注并研究莫兰迪艺术的是旅法画家司徒立先生,钟涵先生也是莫兰迪作品在中国最早的介绍者之一。钟涵先生曾谈道,“莫兰迪发展着一种宁静淡泊的境界,类似中国画史上某些‘逸品’那样的品格”,“看莫兰迪的画,可以体会一些同我国文人画相通的地方”,“作为现代意大利画家,莫兰迪固然与中国画家不同,但他在追求的方向上与其说是西方的,不如说更接近东方”。刘野在采访中,回忆第一次见到莫兰迪作品,“是在90年代的柏林的一家书店里,见到莫兰迪的一本画册,使我在对绘画的不安和狂躁中安静下来,直到今天,也是如此”1。

曾梵志在采访中坦言莫兰迪作品对他艺术的影响:“每次邂逅他的作品时,都恰逢我的创作发生转变,这简直就像冥冥之中被神指引一样。而随着我自己的变化,每次看他作品的角度都会发生改变。在我眼里,他的那些画既像一个永恒所在的过去,又像一个变幻无穷的未来。”22019 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开幕前夕,曾梵志还在高古轩香港画廊策划了展览“塞尚、莫兰迪和常玉”作品展(图6),将莫兰迪与塞尚,以及中国画家常玉的作品同时展出,试图揭示三者艺术内在的联系。

关于莫兰迪的谜团

但在对于莫兰迪的评价和描述中,笔者注意到,在不少网络文章中提到,莫兰迪的一生,和母亲还有三个妹妹生活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博洛尼亚,甚至都没有出过国。有文章说莫兰迪出过一次国,是去瑞士,还有人说他出过两次国,但都不是去巴黎3。对这些说法,笔者最初持怀疑态度,怀疑这些说法是为了把艺术家塑造成自学成才的天才大师而进行的夸张演绎。

图5 左图:莫兰迪生平最后一幅静物画;右图:莫兰迪故居里的静物“模特”

图6 “塞尚、莫兰迪和常玉”作品展,高古轩画廊(香港)

图7 莫兰迪艺术早期所处的现代主义发展阶段

图8 莫兰迪生平和艺术履历图

众所周知,巴黎从19 世纪中叶开始成为欧洲现代艺术的中心,而莫兰迪一生,刚好对应现代艺术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如图7所示。现代艺术从19世纪60年代印象派的出现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波普艺术的结束,而莫兰迪生于1890年,去世于1964 年,莫兰迪18 岁也就是1908年开始,在博洛尼亚美术学院求学,那会儿正好是现代艺术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时代。巴黎甚至成为当时世界艺术的中心,各国艺术家都奔赴巴黎发展。青年毕加索,就是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赶来,在巴黎发展继而名扬四海。中国的徐悲鸿先生4、常玉5、常书鸿6等青年艺术家们先后远渡重洋,奔赴巴黎留学,生逢其时的青年莫兰迪,就不想去巴黎看看吗?

难道是莫兰迪居住的城市偏远?莫兰迪出生、成长和生活直至去世的城市是意大利中北部的博洛尼亚,意大利和法国是邻国,而博洛尼亚去巴黎很方便,虽然那会儿还没有民用飞机,但其他交通工具都很便捷。那么是不是当时的意大利太保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北部工业发展迅猛,博洛尼亚正是意大利北部的工业重镇,世人熟悉的法拉利、杜卡迪等汽车、摩托车品牌诞生地(摩德纳)就在附近,各行业对外交流非常频繁,艺术行业也是如此。

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直到去世,莫兰迪曾多次受邀参加意大利国内外的展览(图8),不可能没有出国交流过吧?难道莫兰迪真的是不谙世事、只画瓶子的隐士,闭门创作的天才?而且据说他成名后连自己的展览开幕式都不去,说怕打扰了自己的清净。

谜底揭开

笔者在一份文献里查到来自莫兰迪本人的确切的回答,莫兰迪在罗迪蒂的采访中坦言,说一生仅有两次出国经历,没有去过巴黎7。莫兰迪并非是因为不想去巴黎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莫兰迪大学时代遭遇父亲的去世,失去了家庭支柱,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受到经济条件、家庭负担的影响,莫兰迪没有条件去巴黎闯荡。莫兰迪在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博洛尼亚的一个社区学校教小朋友画画补贴家用。

谜底揭开了,莫兰迪一生只出过两次国,并没有去过巴黎,而且很少离开博洛尼亚。莫兰迪是真的宅,他确实如修士或僧侣般独处、克制和隐忍,只专注于描绘瓶瓶罐罐主题的静物画。但这样的一个答案虽然有助于树立一个天才人设和艺术家传奇,却无助于我们向莫兰迪学习更多的东西。譬如,莫兰迪的艺术风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大隐隐于市

约翰·伯格评价莫兰迪:“他是一个在人群中度过一生的独居者。跟隐士恰好相反,他跟邻居以及城市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却又追求并培养纯粹的自我孤寂。这是一种存在于意大利的现象,可能在百叶窗和遮阳板背后发生。不是山林洞穴的孤寂,而是阳光在建筑物之间反射的孤寂。”8

莫兰迪的一生很少出国,在博洛尼亚过着隐遁者的生活,但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密切关注欧洲现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并进行批判性的学习和研究。20 世纪初,欧洲的物理学、数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社会科学极速发展,以及以巴黎为中心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对莫兰迪的艺术开端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使得莫兰迪艺术—开始便带有现代主义艺术的问题意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意大利传统艺术的模仿和继承上。

图9 左图:莫兰迪绘制于1914 年的作品《静物》;右图:毕加索绘制于1909 年的作品《静物》

我们从莫兰迪1914年创作的一幅《静物》(图9 左图,布面油画,古斯托·乔瓦纳迪和弗朗切斯卡·乔瓦纳迪收藏可以看出,画家受到毕加索(Picasso)、布拉克(Braque)等的立体主义绘画的影响,在作品中尝试使用立体主义的语言,说明此时的莫兰迪,认同立体主义是观看世界、理解世界的另一种方式,是对欧洲传统空间观念的突破。值得注意的是,立体主义标志性的探索出现在1907 年,毕加索的《阿维尼翁的少女》明确标志着立体主义艺术探索的观念和实践,尽管立体主义这个称呼出现在1908 年,但直到1911 年,立体主义者阵营才开始出现9,人们才逐渐认识到立体主义的价值。此时的莫兰迪21岁,他在博洛尼亚美术学院上学期间,通过一些具有前卫意识的报纸、杂志和画册,紧密关注发生在巴黎的艺术动态,并与同学、老师展开讨论和交流。也正是在1912到1914年间,作为对立体主义运动的回应,莫兰迪画出了第一批具有立体主义探索的作品。用莫兰迪自己的话说,“如果我这一代的意大利年轻画家中有谁会热烈地去了解法国艺术的新发展的话,那就是我。在本世纪的前一二十年,几乎没有哪个意大利人会像我那样,对塞尚(Cézanne)、莫奈(Monet)和修拉(Seurat)等人的作品那么感兴趣”10。莫兰迪不仅对立体主义者熟悉,对启发了立体主义的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也有着深入的了解(图10)。莫兰迪曾坦言:“我刚开始画画时最喜欢的艺术家其实是塞尚……”11莫兰迪一生只有两次出国经历,其中一次就是去瑞士看塞尚的回顾展。可见莫兰迪对于立体主义艺术发生、发展的脉络非常清楚,而且颇有研究。但莫兰迪却没有像立体主义者那样激进,而是对流行的前卫艺术持有怀疑的态度,时而回望欧洲艺术更为久远的历史,又保持学习,不断地思辨,并在思辨中展开创作。

从1920年所做的《静物》(图11左)、1927 年的《静物》(图12 左)中,能观察到莫兰迪艺术思考的波动,前者很难看出他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只能感到朴实的夏尔丹(Chardin)式的古典传统静物写生,用色非常克制,并尽可能消除光色和冷暖变化,但在构图上发生了微小而重要的变化,静物不再在空间中错落有致,而是一字排开。

1927 年的《静物》又体现出塞尚静物以及博纳尔(Bonnard)作品的印象主义色彩特点。这段时期是莫兰迪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如莫兰迪自述:“一个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几乎总是五指练习,这种练习会教给他老一代艺术家的风格准则,直到他自己成熟到足以将他自己的风格付诸形式为止。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从我1912年到1916年的作品里,你能直接观察到早期的巴黎立体主义者们,说到底还是塞尚的明显影响。”12

莫兰迪不但关注现代艺术,他对东方艺术也非常喜欢,在其工作室中,艺术类书籍数不胜数,其中有关中国古代艺术的书籍据查共有14本,在莫兰迪美术馆和格里扎那故居中分别藏有7 本。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绘画经典之作,如周昉的《仕女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八大山人的水墨花鸟,甚至还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13。

图10 莫兰迪早期艺术与立体主义绘画的对应关系图

图11 左图:莫兰迪绘制于1920 年的《静物》;右图:夏尔丹绘制于1720 年的《静物》

图12 左图:莫兰迪绘制于1927 年的《静物》;右图:博纳尔绘制于1927 年的《静物》

图13 莫兰迪个人藏书中有关中国艺术的书籍,书中涉及宋代瓷器等,并与莫兰迪作品相对照

值得注意的是,莫兰迪的绘画风格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而这些藏书大多是他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购买和获赠的,因此,虽然不能说中国古代艺术直接影响了莫兰迪的艺术,但是,这些书籍至少可以证明他对中国古代艺术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怀念莫兰迪》一文提道:“有一次,我和莫兰迪一起散步的时候,我们谈到了中国,谈到了唐朝到明朝的陶器还有神秘的漆器。”14(图13)

尽管学者未能从有限的文本中,或从熟悉艺术家的朋友那里找到莫兰迪作品受到东方艺术影响的直接证明,但这些藏书和莫兰迪友人的回忆,至少证明了艺术家晚期研究兴趣中,中国古代艺术是重要的存在。熟悉东方艺术的法国画家巴尔蒂斯(Balthus)曾说:“莫兰迪无疑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了,他把笔墨简省到极点。他的绘画境界,在观念上同中国艺术一致。”(图14)

图14 左图:中国南宋画家牧溪绘制的《六柿图》;右图:莫兰迪绘制于1956 年的《静物》

莫兰迪不但对当时的前卫艺术有及时的关注和研究,他对意大利本土的艺术也有着深入的研究(图15)。尤其是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盛期之间的这段艺术史,莫兰迪有着独到的见解。用莫兰迪自己的话说,“从1910 年开始,唯一让我始终保持兴趣的艺术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那几位大师的那种艺术——我是指乔托(Giotto)、保罗·乌切罗(Paolo Uccello)、马萨乔(Masaccio) 和皮埃罗·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然后还有塞尚和早期立体主义画家”15。他进而解释道:“只有了解过去几个世纪中最重要的绘画成就,才能帮助我找到自己的路。”这样的观念也决定了莫兰迪艺术将朝向与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完全不同的道路。

图15 莫兰迪喜欢的意大利古代画家作品与莫兰迪作品的对照

图16 莫兰迪故居中摆放的静物

莫兰迪最钟爱的意大利古代大师乔托、马萨乔、保罗·乌切罗以及皮埃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等,这几位画家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意大利中北部,乔托的作品在帕多瓦的斯克洛威尼礼拜堂、佛罗伦萨圣十字大教堂以及阿西西的圣方济各上下教堂的壁画上,而马萨乔和保罗·乌切罗的作品几乎全部都在佛罗伦萨,皮埃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作品则散落在中北部几个大区之中,但主要的作品都在离佛罗伦萨不远的阿雷佐城中。这些心仪艺术家的作品,莫兰迪都曾到访观赏。

买不到的“模特”

历史学家约翰·雷瓦尔德(John Rewald)参观莫兰迪的工作室后写道:“这是由两个普通窗户照亮的中产阶级公寓的普通房间,没有广阔空间,却非同寻常——在地板、架子和桌子上,到处都是罐子、瓶子、盒子以及各种形状的各种容器。在架子或桌子的表面以及盒子、罐子或其他容器的平顶上,都有一层厚厚的灰尘。那是一种稠密的、灰色的、柔软的灰尘,像柔软的毛毡外套,其颜色和质地似乎为这些盒子、碗、咖啡壶、古朴的花瓶和锡盒提供了统一的元素。”(图16)

而约翰·伯格的评论更是一语中的,他说:“各种记号交织、颤抖、交替。阳光下,一片枝叶在一面墙壁前摇曳,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图案,眼睛慢慢记录并检视着它。换句话说,他画的对象在跳蚤市场买不到。它们不是对象。它们是地点(万事万物皆有其所),某件小东西在那儿成形。”16这里符合两个事实:一方面,莫兰迪将他的瓶子、盒子根据需要涂上了颜色,将上面的标签、质感、表面的反光减弱,“使被描绘的对象还原到物体自身纯粹中性和持久不变的形态”17;另一方面,莫兰迪画的的确不是瓶瓶罐罐,而是语言学上的关系,触及理念世界中抽象的美感。

莫兰迪将瓶子、罐子本身的陶瓷、钢铁、玻璃质感等物理属性逐渐抽离出去,它们变成了画面上一个个抽象的、相互关联的形体。既可以把它们看成静物,也可以看成是风景,也可以是建筑,柱形、长方形、方形、圆弧形的组合……它们似乎可以化身为你能想象的各种事物,这让它们远远脱离了它们本身作为静物的现实空间,进入了一个抽象的图形世界。莫兰迪曾说过:“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很难甚至根本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因为那个视觉所及的是由形态、色彩、空间和光线所决定的。”

图17 莫兰迪生平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来自同一组静物的非常相近的静物画变体,上面两幅《静物》均绘制于1954 年

从莫兰迪的工作方法也可以了解到,莫兰迪的确并非只是描摹眼前的瓶瓶罐罐。莫兰迪许多作品看上去画得很快,但他又并非高产画家,其原因在于,他常常要花上几周时间才能摆出一组满意的静物组合。这些瓶子画作中,乍一眼看上去都很相像(图17),然而其中细微的差异需要长时间的专注与敏锐才能捕捉。莫兰迪曾说:“我需要数星期的时间,为一块桌布挑选相配的一组瓶子。然而我仍然不时会在摆放距离上出错;也许我的步伐太快了。”摄影师赫伯特·李斯特(Herbert List)18曾拍过一张著名的莫兰迪肖像照片(图18),照片中的莫兰迪摆弄静物时的眼神专注而强烈,更像是一位正在布局谋篇的棋手,有评论者将棋手的对手,视作“死亡”19。

莫兰迪对画作题材的选择和工作方法有着清晰的认识,他在接受罗迪蒂的采访中曾指出:“我所关注的题材领域一直比其他大多数画家狭窄得多,所以重复自己的危险也就大得多,我想我通过投入更多的时间避免了这个危险,我还想过要把我的每一幅画都当作另一幅或另几幅围绕这少许主题的画的变体来处理。除此之外,我还一直过着非常安静和休闲的生活,从来没急着要跟同时代其他画家竞争,不管是在产量上还是在展览上。”20

结语

对于莫兰迪专一而忠贞的艺术道路,其自己所言或许是最为恰当的注解:“一个人可以环游世界而什么也看不见。为了获得理解,我们有必要别看太多,而是认真对待仅能看到之物。”

笔者查证莫兰迪有没有去过巴黎不是目的,本文目的是通过追问的过程,了解莫兰迪生活的时代、莫兰迪艺术的来源和发展。莫兰迪树立了艺术家的另一种形象和艺术生活。疫情期间,许多高校师生无法出国访学、深造,很多艺术家无法参加境外展览和互动交流,但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依然可以通过互联网、纸媒等方式,开阔视野,了解国际艺术动态,并与之保持联系,保持开放心态,保持对世界各个领域文化艺术的兴趣,同时,热爱本民族的艺术,树立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信心,踏实画画,保持专注,一样可以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图18 莫兰迪肖像照片,摄影师赫伯特·李斯特

注释

1.Giorgio Morandi:Late Paintings,David Zwirner Books,p.72.

2.Giorgio Morandi:Late Paintings,David Zwirner Books,p.80.

3.肖恩·斯库利在《莫兰迪本身就是历史》一文开始就提道“要知道,莫兰迪从未去过巴黎……”,《收藏与投资》公众号专访,2016年6月8日。

4.徐悲鸿(1895—1953),我国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1919年赴法留学,就读于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5.常玉(1900—1966),我国著名画家,1919年赴法留学。

6.常书鸿(1904—1994),我国著名画家,敦煌艺术学者,1927年赴法留学,就读于法国里昂美术专科学校。

7.爱德华·罗迪蒂:《对话——跟世纪中期的欧洲艺术家们的交谈》,载许江、焦小健编《具象表现绘画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第103页。

8.莫兰迪:《献给詹尼·切拉蒂》,载约翰·伯格:《抵抗的群体》,何佩桦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8,第195页。

9.1908年布拉克向法国秋季沙龙投稿参展,批评家路易斯·沃克塞尔(曾揶揄马蒂斯、德朗等人,并给野兽派“起名”的那个批评家)讽刺布拉克的作品都是些小立方块组成的,又为新的艺术运动“冠名”,“立体主义”由此得名。

10.爱德华·罗迪蒂:《对话——跟世纪中期的欧洲艺术家们的交谈》,许江、焦小健编《具象表现绘画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第104页。此外,莫兰迪大学时代遭遇父亲的去世,家里还有三个妹妹和母亲需要照顾,因而,受到经济条件、家庭负担等方面的束缚,莫兰迪在罗迪蒂的采访中坦言,他并非不想去巴黎,而是没有条件去当时的艺术中心闯荡,笔者注。

11.爱德华·罗迪蒂:《对话——跟世纪中期的欧洲艺术家们的交谈》,载许江、焦小健编《具象表现绘画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第104页。

12.爱德华·罗迪蒂:《对话——跟世纪中期的欧洲艺术家们的交谈》,载许江、焦小健编《具象表现绘画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第104页。13.高翔:《空间的静观:乔尔乔·莫兰迪绘画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第181页。

14.Karen Wilkin,Giorgio Morandi,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Inc.1997,p.31.

15.Michael Semff,Morandi,N Dep Legal 187 045/02,Tiragem/Print run:1000,Nov.2002,pp.182—183.

16.约翰·伯格:《抵抗的群体》,何佩桦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8,第190页。

17.司徒立:《莫兰迪》,载许江、焦小健编《具象表现绘画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第101页。

18.赫伯特·李斯特(1903—1975),德国摄影师,玛格南图片社成员。曾用十年时间拍摄意大利,其中包括像莫兰迪等艺术家。

19.菲利普·雅各泰:《朝圣者的碗钵:莫兰迪画作诗思录》,光哲译,商务印书馆,2019,第10页。

20.爱德华·罗迪蒂:《乔吉奥·莫兰迪》,赵千帆译,载许江、焦小健编《具象表现绘画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第105页。

猜你喜欢
莫兰迪莫兰立体主义
莫兰迪笔下的高级灰
立体主义迷宫
莫兰迪的夏天
安静地欣赏几支花瓶
《反思欧洲》的书评
总有斜阳照晚树
用几何体表现自然
行走的贾科梅蒂
论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