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11-25 14:04:44
关键词:读题题意审题

薛 超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淮河中学)

所谓审题,指的是读题后要仔细思考、深入分析,进而弄懂题目给出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低段学生由于识字量少、对生活经验缺乏认知、思维发展还不成熟等,往往对题意理解不够,更无法准确解答题目。对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题,谈谈想法,对题目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标记。

一、训练学生多识字的习惯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一道题目中出现几个陌生汉字会大大增加学生读题和审题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数学老师要注意把数学里经常碰到,但尚未学习过的汉字教给学生,帮助学生识字。例如,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找规律”,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叫作“规律”,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学习。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学生要认识“锐”“钝”字,教师要重点解释两个字的区别,避免学生错把“锐角”写成“钝角”。学生在平时的家庭作业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也不能盲目跳过,应该查阅字典或向父母请教,加深印象。

二、训练学生多读题的习惯

大部分的低段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只是粗略地看一遍,对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理解不到位,也很容易漏掉重要信息,甚至做了很多题以后就想当然地去解题,从而导致解题错误。

例如:老师带着3名同学放学后打扫教室,教室里有2扇窗户,每扇窗户上有6块玻璃,请问每个人要擦几块玻璃?

这道题,有的同学没有注意到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而是只注意到了3名同学,最后直接除以3个人,导致计算错误。

因为低段学生接触数学题目不久,阅读能力上还需要提高,所以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精准把握每一个字,认真思考题目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进行解题。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进行读题示范,如何去看图示、如何去读字词、如何去停顿、如何去提炼数字等。这些内容都要进行示范,引领学生感悟读题方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数学也应该做到这点。

三、训练学生做标记的习惯

低段学生在读题时缺少方法和技巧,很多时候不得要领。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掌握读题方法时,要着重从眼、心、手三方面来配合。读题时,一方面要用眼看、用心想、用手圈点,根据题意,还可以画出草图,理解题意。通常一道题在初次阅读时,并不能准确把握题意,需要学生再次阅读,反复推敲,弄清每个要点,把握题意中的“关键信息”。如对题目中的条件,用引号标记;对于关键字用圆圈标记等。在读题指导前期,学生感觉很新奇,教师在读题时要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明明家7月份电费是208元,8月份电费是316元,请问明明家这两个月电费大约是多少钱?

看似一道非常简单的计算题,但有些同学没有注意到“大约”就是“估算”的意思,不需要很精确,甚至做错以后部分同学仍然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审题时,用圆圈把“大约”两个字标记出来,为后续的解题做铺垫。

四、训练学生全面整理的习惯

审题的最后一步是将读题和理解的部分相结合,以此判断最终解决题目的方法。这一步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难的,因为这需要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独立完成,是审题能力最终的深化,要求学生具有充分的数学基础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减少自己解题的时间,根据题目类型迅速判断出正确的信息和思路。数学语言有时候在学生的眼里是十分复杂的,需要老师进行细致的讲解,从而理解数学语言所代表的意义,学生才能真正地学会解决数学问题。

五、训练学生仔细检查的习惯

检查是一种反思行为,更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它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具体的检查要求并反复指导学生检查,否则学生的检查就会流于形式,毫无作用。例如,教师要求学生检查时眼睛要盯题,手里要拿笔,在草稿本上将题目用图形表示,计算题不看答案再算一次,把填空题或者判断题再认真读一次以检查题目中是否有隐藏信息或多余信息等。通过这些做法,学生明白检查不是一句空话,它是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的。长期坚持,学生才能养成检查的习惯。

总之,在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养成上,教师要先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再通过多次阅读,标记条件、问题和关键信息,再把握好数量关系,多角度提炼解题思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审题能力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需要学生在日常的训练中不断地积累与总结,教师须将整体过程完善,从而保证学生能够跟上逐步加深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并且在考试过程中做到科学审题,建立有效的数学思维,从而达到提升数学成绩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读题题意审题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心爱的读题猫
小读者(2023年8期)2023-04-30 02:27:02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三招”学会审题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教书育人(2019年4期)2019-01-11 02:05:25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新闻传播(2018年14期)2018-11-13 01: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