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 陈 昀
在新的教育时期,课程标准提出朗读和默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语言积累的重要步骤。古诗词是我国汉语言文学的代表和精华,让学生诵读古诗文,有助于学生不断积累语言素材,在感受更多的古诗文中实现博闻强记,当学生诵读了大量的古诗词后,就能在头脑中储藏大量的文化知识,实现不断的语言积累。
在教育新时期强调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如果没有朗诵,就很难写出一篇佳作。古人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地朗诵古诗文,往往能在文章的写作中拥有神来之笔,写出一篇篇佳作。当学生诵读古诗文,并深刻记忆后,写作时自然就会文思如泉涌。可见学生诵读古诗文,不仅有助于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拓展学生的写作面,更能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国的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学生往往在经典的诵读中可以感悟更多的真善美,也可以在经典的诵读中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逐渐培养出完美的人格。另外当学生诵读古诗文时,也是慢慢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在朗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进而促进智慧的发展,真正实现通过理性思维的培养来提升写作能力。
当学生在朗读古诗文时,通过朗读每一首诗,每一句词,便能不由自主地进入这首诗的意境中,在诗中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感受诗句所描述的境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这一过程需要学生的思维参与和想象力的发挥,而在小学生的写作中,想象力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想象力,学生语言就会枯竭。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古诗文朗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想象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中,当学习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时,教师应适时引导让学生发挥想象:竹林外桃花初绽放,鸭子感受到初春江水的回暖,快乐地在水中嬉戏。于是在学生脑海中便生成了一幅“鸭子戏水”的景象。这样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想象力就得到了发展,同时在古诗词的诵读中,学生也能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例如,当写到春天的景色时,就可以写鸭子、江水、桃花等等,让学生在不断感受古诗意境中扩展学生写作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当面临一个个的习作题目时,总是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写出来的作文枯燥无味。学生不断诵读古诗词,熟读成诵,日积月累,就能奠定语言基础,出口成章,并且在写作中可以将一些古诗词进行引用,为作文添彩。因此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要对古诗词的朗诵素材进行剖析,加深理解,实现学生不但对古诗词进行背诵和记忆,还要了解到如何实现在写作中恰当地应用。例如,在有关春天的写作中,可以用“春江水暖鸭先知”,或是用“千朵万朵压枝低”;在描写河水的美妙时,可以用“水光潋滟晴方好”或是“潭面无风镜未磨”;描写有关山的景色时,可以用“两岸青山相对出”或是“山色空蒙雨亦奇”。一边诵读古诗文,一边告诉学生如何进行运用,实现边说边练边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在写作中能得心应手地运用。
小学三年级教材中虽然包含多篇古诗文,但是为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提升学生的知识内涵,不能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古诗文阅读,还应该扩充更多的课外古诗文的阅读材料,让学生真正实现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以诵读经典促进写作的提升,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积极且有计划的指引,促使学生在日常练习中立足朗诵经典,提升写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推荐广泛的古诗文课外读物,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让学生在众多的阅读中领会更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是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领会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捷径。当学生阅读完一篇课外古诗文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古文的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推动读写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写作素养的真正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在要求学生书写读书笔记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的日记中多引用古诗文,进而在古诗文引用中既能深化学生的认知,又能使学生的作品更具品位。例如,有些学生在读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后,就会在自己的日记里感叹如果自己“少壮不努力”,在学习中偷懒,恐怕就会“老大徒伤悲”了,从而真正实现在古诗文诵读中活学活用,提高写作素养。
古诗文中饱含着中华文明的精粹和文化的内涵,教师应引领学生热爱诵读古诗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古诗文阅读和诵读习惯,让学生在日复一日、持之以恒的朗读中,日积月累,不断体验,不断感悟古人思想表达的艺术,不断汲取古诗文中的精华,并将这些内容不断进行内化,并活用于自己的写作中,从而实现以古诗文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以古诗文促进写作素养的提升这一目标。